投稿    搜索
找到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有哪些 相关特产共 7500
亳州苏赵梨
亳州苏赵梨
2023-09-13
亳州苏赵梨:苏赵梨产于安徽省亳州市龙杨西北角的苏赵庄。苏赵梨源于明末。当时,村人为避兵乱而跑反,返家时,从西北河套里带回一棵梨苗栽在村东水塘边儿,本不以为意,谁知这儿的水土独特,竟然育出了一代名品──苏赵梨。苏赵梨的特点是酥脆可口,甜中带香,果肉纯白,味正多
苏赵梨
苏赵梨
2023-09-13
苏赵梨:苏赵梨产于亳州市龙杨西北角的苏赵庄。这儿地处亳州市的最南端,交通又不便,可谓穷乡僻壤。然而,因为出产苏赵梨,穷乡也跟着名产大名远扬了。苏赵梨源于明末。当时,村人为避兵乱而跑反,返家时,从西北河套里带回一棵梨苗栽在村东水塘边儿,本不以为意。谁知这儿的水
沙岗粉干
沙岗粉干
2023-09-02
沙岗粉干:沙岗地处楠溪江中游的一片广阔沙丘地带,位于枫林的西北,在这片沙滩上有新坊、镬炉、兆潭、东岸庄、徐家湾等村庄,统称为沙岗。制作粉干成为当地传统的家庭副业,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一代代沙岗人肩挑自己生产的粉干走村串户,用赚得微薄的钱或食物来养家糊口的同
广洋湖草编
广洋湖草编
2023-08-28
它起源于清末年间,志中曾记载。起初主要是自编自用,以实用为主、欣赏为次。广洋湖历史上就是个玉米之乡,作为粮食的附属产品的茅草、麦秆,和丰富的柳树资源,广洋湖人民用其独特的编织工艺对茅草、麦秆,柳条
伍佑醉螺
伍佑醉螺
2023-08-24
伍佑醉螺:伍佑特产。选用海滩中的泥螺腌制而成。明代民间早已有制作。每年夏季,选取产自滩涂上的个大、肉厚、不淀沙的鲜泥螺,经清水浸泡后,加入曲酒、赤砂糖等拌和,每天搅动,持续七天方可食用。其特点壳软透明,酒香浓郁,咸甜适度,细嫩鲜美,为佐酒佳肴。装坛密封后不变
垛田香葱
垛田香葱
2023-08-22
垛田香葱:垛田香葱兴化市垛田是我国最大的香葱生产基地、香葱之乡。境内岛状耕地通风好,光照足,四面环水易浇易排,且土质疏松,含有多种微量元素,非常适合香葱的生长。垛田香葱为四季分葱,一年四季分株繁殖,适宜生长季节为春秋两季。垛田香葱色泽鲜绿、质地柔嫩、香味浓郁
雷家店薄皮核桃
雷家店薄皮核桃
2023-08-17
雷家店薄皮核桃产地范围为辽宁省建昌县雷家店乡、二道湾子蒙古乡、娘娘庙乡、大屯、和尚房子乡、养马甸子乡、谷杖子乡、
北沙参
北沙参
2023-08-14
北沙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牛家营子村西山根村民刘彩红两口子来到自家地里,挖出去年种植的药材铁奇,然后翻整土地,准备今年种上桔梗。刘彩虹的丈夫说:去年种铁奇,今年种桔梗,轮番种。一般沙参销往广州,桔梗由博州客商收了再转销韩国,现在我们牛营子地区又有3个蒙吉药业跟
王过酥梨
王过酥梨
2023-08-08
王过酥梨:王过酥梨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泓芝驿王过村的特产。王过酥梨果实大,色泽金黄,皮薄,肉质细嫩洁白,汁多味甜,酥爽可口,为梨中上品。王过酥梨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王过酥梨,产于运城盐湖区王过村。由于小气侯特殊,王过酥梨果实大,色泽金黄,皮薄,肉质
文安熬鱼
文安熬鱼
2023-08-05
德归尤为突出。据《文安县志?物产篇》记载淀内鱼多,品种且杂达百,当推首者,德聚(德归古称)也。德归出产的银鲫、乌鱼锥、铁刺、雪莲等淡水鱼,肉厚多汁,鲜美爽口,为历代
百年名酒--张寡妇黄酒
百年名酒--张寡妇黄酒
2023-07-31
百年名酒张寡妇黄酒:吴忠利通区金积的张寡妇黄酒已有百年历史。此酒选用宁夏上等的糯米,加用冰糖、藏红花、黄桅子、花椒、人参等原料及水质甘甜清亮的井水,运用传统的秘方酿制而成。此酒色泽艳亮金黄,饮之粘唇蜜口,味道甘甜香洌,喝后余香绵长,沁人心脾,具有独特的风味。
清水粉壳蛋
清水粉壳蛋
2023-07-28
西周孝王时,嬴姓部落首领非子因养马有功,封为王室附庸,封邑在今清水县秦亭境内,是清水境内最早的城邑。汉武帝元鼎二年析上邽置清水县至今,以清泉四注而得名,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诞生地,是名副其实的轩辕故里,为华夏
渡河公传统工艺品
渡河公传统工艺品
2023-07-22
渡河公传统工艺品:制作渡河公是流传在广西上林县三里一带的壮族民俗。渡河公雏形的模样是无脸、黑头、无辫、四肢抱南瓜形状。发展过程中无脸黑头的渡河公被制作人加上了憨态可掬的笑,精巧的辫子,使渡河公有些阴黑的形象立刻变得灵动可爱起来。渡河公是用多种彩布缝绣小布人,
横沥甜玉米
横沥甜玉米
2023-07-21
横沥甜玉米:根据多年种植经验,横沥农民发现台湾华珍品种最适合当地种植。该品种表现生长势强,高抗大小斑病和茎腐病,丝黑穗病和弯孢霉叶斑病,高感灰斑病、纹枯病和穗腐病。易受玉米螟危害,种皮薄,食用品质好,市场效益好。株型半紧凑,株高150∽160厘米,穗高80∽
良溪罗氏柑普茶
良溪罗氏柑普茶
2023-07-21
罗天池原名汝梅,字草绍,1805年生于新会棠下良溪村,道光六年进士,被誉为粤东四大家之一。道光廿七年(1847年),罗在池辞官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