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湘西雪峰山会战旧址——日军侵华罪证731细菌部队卫生防疫给水班旧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碛口李家山民居
2023-07-07
李家山民居位于山西省临县古镇碛口,系明清时期李氏家族所建。整个建筑依黄土山坡而建,毗邻黄河,犹凤凰展翅。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形式多以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依山就势,高低叠置,错落有序。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块石铺面
药泉山文化游览区
2023-04-19
药泉山文化游览区位于县城以南古鄯镇境内的小积石山麓,当地人称七里寺,距西宁市160公里,距县城50余公里,紧邻川官公路。七里寺以前称慈利寺,藏语称之为曼曲达杰日朝,意为药水兴旺静房。药泉山景区峡内海拔3200米,景区面积约53平方公里
紫柏山凤县旅游区
2023-03-10
陕西紫柏山凤县旅游区位于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的凤县南部,横跨凤县的南星乡和瓦房坝乡,总面积82.5平方公里,以紫柏山,熊家山和屋梁山之间的山间沟地为其主体;以南星乡的桦皮沟和瓦房坝乡的燕子坪为其中心
烟堆山崖墓群
2023-09-16
烟堆山崖墓群烟堆山崖墓群地处涪江东岸,江彰平原东部边缘。南北朝时期崖墓,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墓葬于浅丘缓坡处开凿而成,多为南北走向,暴露墓室形制简单。其中M1方向310°,墓道宽0.9米、高0.8米、墓道长2.3米,墓室长1米、宽2米、高0.8米
道山亭(福州乌石山)
2023-11-15
道山亭是程师孟所建,并约请他的前任、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作《道山亭记》,记述了乌山风景和福州面貌、风土民俗。道山亭旁有篆刻天章台。元朝萨都刺曾在此吟成《天章台上晚酌》一诗。道山亭之东有两块奇石
菩山第一泉摩崖石刻
2023-04-10
菩山第一泉摩崖石刻位于石楼镇大岭村环村路菩山北麓,年代为清光绪庚子年(1900)。位于菩山北侧村道边,在一块宽约1.6米,高约2米的山石表面,阴刻隶书菩山第一泉五个大字。上款光绪庚子年端阳,下款为山人陈维湘题
松兰山海滨度假区
2023-02-28
导游:从象山县城丹城往东,走出平原就是沿海丘陵,穿过不长的山岙,就到了海边的松兰山,山脚下即是一弯沙滩。象山海岸边类似这样的沙滩不少,岛屿众多,而松兰山是象山重点开发的第一个海洋旅游景区,已建成省级海滨度假区。:松兰山沙滩环山面海,山海相连
胜天红岩山旅游景区
2023-02-25
红岩山地处高县庆符镇与可久镇之间,位于北纬28°21′~28°24′,东经104°26′~104°29′,庆符镇城西6公里处,山体长6.5KM,最宽2.8KM,最高海拔为1008m。因整个山体呈红色,故名红岩山。红岩山山体神秘险峻,植被繁盛
山底抗日地道遗址
2023-07-05
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位于太行山南麓鼓山脚下,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义井镇山底村。山底抗日地道是由该村早期数名共产党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全村村民为抵御日寇侵略,有利歼灭敌人,于一九四二年在原有躲金洞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挖掘而成的
胜山要塞国家森林公园
2023-03-30
胜山要塞位于孙吴县沿江满达乡境内,黑龙江右岸,小兴安岭北麓丘陵山地之中,距孙吴县城40公里。始建于193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在中国东北部精心构筑的一个庞大军事工程。由胜武屯村上大队本部、胜山主阵地、茅兰屯野战阵地构成,总面积100余平方公里
四楞格子山城址
2023-03-29
四楞格子山城址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地址:梨树县孟家岭大河沿村新石器金类别:古城址管理单位:梨树县文管所是否开放:否四楞格子山城址东濒辽河,地表散布着极丰富的新石器年代:青铜时代与年代:辽金时代的文化遗物
威海老虎山生态园景区
2023-03-08
威海老虎山生态园集旅游、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为一体,位于威海市市区东南,与威海著名旅游景区——刘公岛隔海相望,坐落于环海路,交通位置优越;园区依山而建,北望威海湾,现有景点10多个,包括文物古迹、现代景观及茂密的原生态森林和人工果林园区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
2023-03-06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位于晋城市区北35公里的高平市神农镇,华夏始祖一炎帝神农氏活动的遗迹遗址,在全镇境内分布广泛,多达40余处。这里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发源地,这里传颂着精卫填海的美妙故事,这里有炎帝居住过的羊头山,有举国无双的明代炎帝陵石碑
山江苗王龙宫
2023-09-10
山江苗王龙宫山江苗王龙宫系龙云飞的旧宅。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砖木结构,穿斗式建筑,山墙为斜山顶。分为四合院,两侧建有保家橼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龙云飞在这里渡过了他的童年、少年、青年直到晚年。龙云飞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历史极其复杂
罗田鸡冠山摩崖石刻
2023-08-12
罗田鸡冠山摩崖石刻(含三豸堂,碑刻2块)在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张家村西北鸡冠山峭壁上。面积约60平方米,按凹凸自成3阶,自百上而下镌刻明正统二年(1437)、天顺五年(1461),成化七年(1471)分别为三监察御史张旭、张魁、张学御踢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