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漳州镇海角旅游攻略 漳州镇海角值得一去吗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漳州东门屿
2023-10-26
介绍漳州东门屿又称塔屿,位于东山岛铜陵镇东侧,整个岛屿呈工字形,面积80.514公顷。因其汇聚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之美,而被人们喻为海上仙山。与温州的江心屿、厦门的鼓浪屿、台湾的兰屿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屿。塔屿的几座山丘蜿蜒逶迤,千姿百态。南部天然洞壑,形态各异
漳州九龙公园
2023-03-17
九龙公园位于漳州市区胜利东路与元光南路交汇处,公园面积9.9公顷,其中水面面积4公顷,是市区最大的一个以水景为特色的市级综合性休闲公园。九龙公园历史上是漳州的东湖,公园1993年由市、区、镇三级政府共同出资3700多万元兴建,1995年底建成开放
海角一号
2023-04-12
在三亚市西线的南山山脉中潜伏着一条人迹罕至的神秘海岸线,它被密密麻麻、奇形怪状的岩石包围穿插着,形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自然形成的原始海滩,这些海滩形状各异,大小不同,有的可以策马驰骋,有的恰好刚刚可以容纳两个人的躺位,这些沙滩有着很多好听的名字
漳州豆花
2023-12-01
漳州豆花:漳州豆花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点,属于闽菜系。该小吃在豆花中放入已在骨头汤里煮熟晾凉的粉丝,再配上大肠、笋干等各种佐料,咸辣清香,爽滑利口。此外还有另一种吃法是豆花中加入冰糖水,成为甜豆花,加以冰镇,丝丝顺滑,口口冰霜,滋养心田,实属夏日避暑之珍品。推荐
漳州润饼
2023-09-15
漳州润饼:漳州润饼就是北方的春饼,但是在漳州一带又有新的吃法。每到清明时节,漳州一带的人有吃润饼的食俗。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漳州一带的润饼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制食皆简单
漳州卤面
2023-09-15
漳州卤面:漳州卤面,久负盛名。采用肉丝、笋丝、蛋丝、香菇、鱿鱼、虾干、黄花菜等配料在热锅里炒熟后,加上猪骨汤煮开,然后放入适量的味精、白糖、精盐和番薯粉等,调成卤料。进餐时,在面条上放些韭菜、豆芽、浇上卤料,再配上胡椒粉、油炸蒜丁、油炸扁鱼丝、香菜等佐料。其特
漳州中山公园
2023-11-13
福建漳州中山公园位于漳州市区延安路,占地近60亩,是福建省内的市级休憩公园之一。曾经在公园建有中山纪念台,位置应是在现时漳州解放纪念碑之南边,纪念台是为19路军进驻漳州时所建,但是在抗战期间遭日本轰炸机空袭被毁
漳州凤凰山
2024-01-11
介绍荔海位于龙海市九湖镇,距漳州市区5公里。山上岩石形似凤凰,故名。旁建观荔亭。每年七、八月间,漫山遍野尽是荔海绿浪,一簇簇鲜红荔果点缀其间,呈现出亚热带果园特有的风光。当地农民种植荔枝已有500多年历史,目前种植面积1.5万亩,年总产量最高达22万担
漳州夏季玩水景点推荐
2024-10-20
在漳州有不少玩水的好去处,非常推荐小伙伴们前去游玩避暑哦!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漳州有哪些值得一去的玩水好去处吧!详情介绍请看下文。
漳州八宝印泥
2024-01-12
漳州八宝印泥:漳州八宝印泥创始于清朝康熙十二年,距今已有310多年历史。当时,漳州府丽华斋业主魏长安精选麝香、珍珠、猴枣、玛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种名贵原料,经过研磨成粉,再加陈油、洋红、艾绒,采取精心配料、科学加工等特殊工艺制作成八宝印泥。漳州八宝印
2022元旦漳州去哪里玩 漳州元旦活动详情
2024-07-14
2022年漳州元旦有哪些好玩的活动呢?有哪些值得推荐的游玩地点?漳州不少景区都有元旦活动,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漳州元旦的活动时间及地点等详情请看下文。
漳州马銮湾
2023-02-27
漳州马銮湾位于东山岛东南部,是东山开发最早的景区,马銮湾湾长2000多米,纵深150米,水深23米,湾内风浪小,海底平坦,海面宽阔洁净,无污染无暗礁;沙滩宽约60米,沙质洁白,细软,干净如洗;背靠青翠茂密的林带。阳光、沙滩、海水、绿色
漳州乌礁湾
2023-10-26
介绍漳州乌礁湾是东山最长的海湾,长达10多公里,是国家林业部批准的国家级海滨森林公园。宁静、天然的乌礁湾,没有世俗的喧嚣,只有恬淡与悠闲,可以嬉水戏浪拾贝,可以极目浩淼的太平洋,可以远眺惟妙惟肖的龙虎狮象四屿,可以进行海水浴、日光浴、泥沙浴、森林浴
漳州豆花
2023-09-15
漳州豆花:冰清玉洁的豆花下还有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汉朝时淮南王刘安将母亲最爱的黄豆磨成浆,待冷却凝固成软冻块状之后献给卧病在床的母亲食用,后更加上医生开立药方中的石膏,才成为今天的豆花。时至今日,豆花中放入已在骨头汤里煮熟晾凉的粉丝,再配上大肠、笋干等各种佐料,
漳州百花村
2024-01-11
简介位于漳州以南郊龙海县九湖乡。相传明朝年间,家居莆田的朱氏家族遭人陷害,族中有一人唤朱茂林躲难来到漳州南郊,因酷爱这里的秀美风景,便在此安家,后得仙人托梦,告知种花可得长寿长福,便大修花圃,采集珍种,世代种花、卖花,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