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灵山镇 相关信息共 2728
蓆桥
蓆桥
2023-08-22
蓆桥是一座联拱石桥,位于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蓆桥村村南的汇河故道上,因传说宋真宗过桥时以草席铺垫而得名。清光绪年间的《东平州志》称蓆桥的始建于宋代。公元1008年,宋真宗东封泰山经过此处,据传宋真宗经过此桥时以草席铺垫,蓆桥因此得名
邹平永安桥
邹平永安桥
2023-08-19
永安桥位于长山镇孝妇河上,为南北向青石板方孔桥,桥面边侧原有竖石栏杆相护,桥东侧有三雕刻龙头,桥墩西首为船尾方形。水自东往西流过。桥面有105块石头组成,因原桥面被古代车轮压出较深的沟痕,难以行走,故将原桥面翻转使用,构成了现在的桥面
唐山遗址
唐山遗址
2023-08-18
唐山遗址位于桓台县唐山镇唐一村西部的高地上。遗址中心位于在高岗的最高处。高地高出周围4米以上。遗址北部早年被砖厂取土破坏,遗址包含有龙山、岳石、商周、汉代等时期的遗存,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自80年代后,文物部门对该遗址曾作过多次调查、钻探和发掘工作。
石城净修寺
石城净修寺
2023-08-14
石城净修寺净修寺位于石城屏山镇秋口村大岩里。大岩古名层峰岩,是一座大洞穴,岩内宽敞凉爽,适合人居住。1950年光林法师独身到此结庐以居,参禅奉佛。未久,僧俗信众纷纷闻讯而至,名声大振。文革岩寺被封,光林法师率徒他去
刘凤诰对联
刘凤诰对联
2023-08-12
刘凤诰,字丞牧,号金门,上栗县赤山镇石观泉人,清乾隆御点探花郎,曾到长平乡石溪周氏外祖家探亲为其宗祠石柱挥毫题联:溪水长流万派千支归一本,榜山高挂云龙风虎兆鳌头。长平乡石溪周氏宗祠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坐东朝西,保护地带宗祠四周30米
银塘赵氏宗祠
银塘赵氏宗祠
2023-08-06
银塘赵氏宗祠位于华安县丰山镇银塘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现存为清代建筑。坐西朝东,由前厅、天井、过水廊、主堂等组成,占地面积740平方米。主堂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梁架,悬山顶。附属文物有涡纹抱鼓石1对、石旗杆4副
龙岩起义旧址——江山村美傅氏宗祠
龙岩起义旧址——江山村美傅氏宗祠
2023-08-05
龙岩起义旧址——江山村美傅氏宗祠位于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村美村,又名聚星堂,建于明洪武戊申年(1380年)。坐西北朝东南,占地415平方米,土木结构,系单厅二厢房带两护厝围合院。由灰坪、大门、天井、两边厅、正厅组成。正厅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青瓦屋面
九鲤湖摩崖石刻
九鲤湖摩崖石刻
2023-08-02
九鲤湖摩崖石刻位于仙游钟山镇院前村九鲤湖风景区,年代为宋至民国。简介:现存摩崖石刻41方,分为景迹题刻、游览题咏、登临记事等类别。其中有宋代陈谠、吴迁、陈显谟、赵希孟、丘铎,元代施田,明代林有恒、郑纪和民国严家淦等人题刻
超果寺
超果寺
2023-07-22
民国《岱山镇志.艺文.超果寺记》载:宋朝时,岱山岛上超果寺已是岛中最称胜者,基宇广延,肇造宏丽,松竹环山,莲池绕宇,觅景寻幽者,莫不于此流连称赏不置。到了明朝时,倭寇侵扰岱山,超果寺成一荒址
大坝口岩画
大坝口岩画
2023-07-10
乌拉特后旗境内的阴山岩画主要分布在青山镇炭窑口东段,巴音宝力格大坝口和巴日沟,岩画的题材内容很丰富,主要反映古代狩猎和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其中动物岩画有山羊、绵羊、盘羊、岩羊、马、牛、驴、驼等,许多野生动物形象动感强烈,或引颈长鸣,或回首顾盼,或慢步稳行
朝源观道教造像
朝源观道教造像
2023-04-12
朝源观道教造像位于江津市四面山镇,含朝源观,时代为明。在重庆江津区四面山的深林中,藏着一座千年之久的古老道观——朝源观(又名朝元观),上世纪九十年代,四川文史馆王家祐先生曾撰文《江津县朝元观》,首次向学术界介绍了这座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道教宫观
崆山白云洞风景区好玩吗?详细游记分享
2024-01-10
详细游记分享:崆山白云洞风景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崆山镇境内,是中国的旅游胜地之一。这里有壮观的山峰、清澈的溪流、秀美的风光、独特的地貌和历史文化遗迹,是一处集山水、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景区内的景点就是白云洞。白云洞是
资阳90%景区开放 周末一日游可以安排了!
资阳90%景区开放 周末一日游可以安排了!
2023-11-28
:又到一年油菜花开,雁江丹山镇大佛村的油菜花绽放出了张张笑脸,由小麦拼成绿水青山字样从空中醒目可见。这是镇政府为推广文旅产业而打造的田园景观,农旅结合产业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气象。有多久在周末没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走进嗡嗡乐园非遗展 哪些展品曾唤醒了您的记忆?
2023-11-03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速文旅融合,6月7日10日,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2019莒县文化旅游节在莒县龙山镇嗡嗡乐园举行。本届博览会为期4天,以非遗保护,中国实践为主题,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