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琅井历史文化名村 相关信息共 7500
琅井历史文化名村
历史文化
2023-09-27
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云南省古滇九之一,唐朝时期就盛产食盐,故盐文化与国家级历史文化镇——黑齐名,形成以食盐为特色的发达工商业典型汉地文化。因盐兴而兴,因盐衰而衰落。地方传统文化颇有特点,现在还完整地保留着《追善堂》等古朴的洞经音乐
方城镇诸满历史文化名村
方城镇诸满历史文化
2023-11-12
兰山区方城镇诸满是琅琊颜氏祖籍地,唐代著名书法家、军事家、政治家颜真卿的故里,孝悌文化世代传承,人称孝悌里。诸满由六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1460户,5200人,现有耕地6500亩,其中大棚瓜菜2000余亩
珩琅塔
2023-07-29
塔位于芜湖市芜湖县,年代为南宋。珩古塔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大修于明,万年间,修建座落在珩山腰,塔子冈(旧竹院)底面积11.6平方米,高约29米,六面七层,均由特制的大型青砖而砌,每层每面设有园拱门,外墙嵌客着图案花纹
琅玡草编
玡草编
2023-10-06
玡草编:【玡草编】郯城县特产。玡草俗称黄草,用一种谷类植物的叶子加工而成,颜色米黄。因黄草产地郯城县古属玡郡,故称玡草。玡草细长、柔软、有韧性,编成的工艺品光洁、精巧、美观,既实用,又可观赏,令人爱不释手。其中玡草帽,是郯城民间的传统工艺品,具有
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古色古香,历史文化名村,河北井陉大梁江村
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古色古香,历史文化,河北井陉大梁江
2023-12-17
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古色古香,历史文化,河北井陉大梁江:大梁江,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南障城镇,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街道和巷子,全部用青石和卵石铺成,高低交错、纵横交织。村中的石碾、石碑、石刻随处可见,石砌排水洞贯穿整个村落。314座四合院,共400
琅玡酥糖
玡酥糖
2023-09-14
玡酥糖:玡酥糖: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地处著名风景区玡山西南麓而命名。呈长方形,色泽乳白,剖面有旋层,层次清晰,上层均匀,香味浓郁,口味纯正,香甜松酥,甜而不腻,入口融化。既可干食,又可冲饮。
井塘古村
塘古
2023-10-28
塘古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区西南15公里处,始建于明代景泰七年(1456年),是一座历经500余年沧桑风雨,依旧保存较完好的明代建筑风貌的古村落。该村因东南纱帽山下有一清泉,常年不涸,形成一塘,村民将塘砌石筑高为由此而来
吴琅起民居
起民居
2023-07-26
起民居位于义乌市上溪镇南平,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6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保点,2018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2018.02.09义政发【2018】9号,吴起民居,吴起民居简介,吴起民居金华市义乌市吴起民居旅游指南
富琅塔
2023-11-04
塔,又名水口神皋。位于海阳镇南面富,与巽峰塔隔溪相望。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为楼阁式砖塔。八角七层,现存四层,外形完整,残高约17米。砖砌突伸的重檐,工艺精细。塔砖长1尺,宽5寸,厚3寸,上有万历癸巳寅或万历癸巳宿字样
琅岐岛
岐岛
2023-11-15
岐岛素称闽江口的明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岐镇。岐地处马尾区东北部,属福建省中北部沿海,地处东海之滨,岛东西长15.3公里,南北宽8.1公里,为福建省第四大岛,中国第二十一大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全岛总面积92平方公里
井塘村古宅
古宅
2023-04-11
古宅位于灵山县石塘镇政府东北面一公里处,年代为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类别为文物建筑。2018年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宅,古宅简介,古宅钦州灵山县古宅旅游指南
琅岐红蟳
岐红蟳
2023-06-30
岐红蟳:岐红蟳是福建福州马尾区的特产。据《福州名产志》记载,岐红蟳颇为名贵,曾被列为贡品。昔日,福州产妇坐月子首选岐红蟳补身子。提起红蟳,当地人无不引以为傲。根据《福州名产志》记载:福州市沿海岸边都产有青蟹,以平潭‘金蟳’和岐的‘红蟳’最为名贵,久负
琅岐朱子祠
岐朱子祠
2023-11-15
岐朱子祠位于马尾区岐镇下岐,又名紫阳祠、罗峰书院,是奉祀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殿堂。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两进,由前院天井回廊、殿堂,后院天井、文昌阁以及祠左侧通廊、厨房等组成,总建筑面积750多平方米
官村南井
2023-11-13
位于旧县乡官村庄西南,通往李墩水泥路旁。为南宋水井。由井台、栏、身组成,栏由整块岩石凿成,圆形瓜棱形,瓜棱分六棱,外壁微弧,直径1.3米、高0.6米、厚0.12米,栏面阴刻楷书口芬不朽之功口唐陈口造,崇宁四年......数字,井台为水泥面
子村龙眼井
龙眼
2024-01-12
龙眼龙眼是两口历经数百年的古井。位于村中惠封庙大门前面。左右两口相距约40米,形状大小一致,均是石头围砌,1.3米见方,井口深1.5米左右。风水大师说:子乃回龙顾祖之地,古井刚好在龙头,恰似两只龙珠眼,故称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