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瓜洲孙氏住宅 相关景点共 1524
砚洲包公楼
包公楼
2023-06-27
包公楼位于肇庆市(古称端州郡)羚羊峡下西江河中心的砚岛之东。距离肇庆市十多公里。自古相传,在砚乃当年(北宋庆历三年)包公在端为官。奉诏回京时坐船途经羚羊峡口,骤被狂风恶浪困阻。包公便把一方端砚抛下江中,时即风平浪静
湾头镇陈氏住宅
湾头镇陈氏住宅
2023-05-03
湾头镇陈氏住宅坐北朝南,对合二进,上下两层串楼,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02平方米。两进墙体均为条砖勾缝,小瓦屋面,硬山顶,槅扇、槛窗、木雕栏杆、磨砖裙边等均存,整座建筑结构完好
伦洲岛
2023-06-17
岛地处清远市清城区心镇内,距离中心市区约5公里,位于北江飞来峡口外水域位置,是四面环水的内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岛。岛内面积约2平方公里(约3000亩),其中沙滩700多亩,树林500多亩,岛上绿树成荫,岛外浅滩清晰见底。环境清幽,风光秀丽、风景怡人
喜洲白族古建筑群
白族古建筑群
2023-05-03
白族古建筑群,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中文名:喜白族古建筑群地理位置:云南省西部的大理市苍山五台峰下景点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别:古建筑群
江洲地下长廊
地下长廊
2023-09-05
地下长廊江地下长廊景区位于广西河池市凤山县江瑶族自治乡境内。距县城45千米,距南宁300千米,距河池市160千米。南宁、河池至凤山公路均可通达。是全世界发育于二迭系可溶岩地层中第一长洞,整个洞穴系统发育有多个塌陷天窗和竖井
韩家洲古战场
韩家古战场
2023-06-08
韩家古战场韩家古战场位于汉江、渚河分水岭处的韩家,扼汉江渚河两水要害,是历史著名的古战场,相传刘邦、项羽争霸时曾在此征战几十回,河上至今还能挖掘到古时的箭簇、刀。韩家青一色韩姓,上人民尊崇韩信,不亚于曲阜尊孔
舢舨洲灯塔
舢舨灯塔
2023-04-28
广州的标志性灯塔,就数舢板灯塔和虎门大桥下的金锁排灯塔。后者始建于1906年,比舢板灯塔年长9岁,因虎门大桥的建设已停用。舢板对于广州来说,就是这样一座意义重大而特别的灯塔。近百年来,舢板仅为灯塔而生。舢舨灯塔可谓是一个近代灯塔发展史的微缩博物馆
南河下黄氏盐商住宅
南河下黄氏盐商住宅
2023-05-03
南河下黄氏盐商住宅清代盐商住宅,原有中、东、西三处大门,现存西大门、中仪门及二层住宅楼两幢、东住宅前后三进,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056.97平方米。西大门临街,残存;中路仪门磨砖门楼;仪门后为二层木构小楼前后两进,均面阔三间、进深七檩
正谊巷赵氏住宅
正谊巷赵氏住宅
2023-05-03
赵氏住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正谊巷17号。原系银钱业商人住宅。仪门砖雕精致,上部四角雕有莲花,中嵌白矾石雕福、禄、寿三星,中部雕渔、樵、耕、读,下部雕有周文王访贤人物故事,檐下两角有狮子一对。现门楼基本完好,砖雕部分为石灰覆盖。
砚洲岛
2023-06-27
岛位于西江羚羊峡下游,与广利办事处和沙浦镇隔江相望,岛在江中心,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有自然冲积而成的沙滩2平方公里,有烧烤区及溜冰场等中小型旅游点,拥有专用码头,有著名的砚包公祠、陈家祠(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焕章祖屋)等旅游景点
蒲林巷近代住宅
蒲林巷近代住宅
2023-04-01
蒲林巷近代住宅位于人民路(蒲林巷口),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宅建于1924年,原为邹姓律师私邸,是一砖木混合结构西式楼房。楼南原中式花园已废。现存楼房建筑面积1326.98平方米,高二层,局部三层。正门东向,底层东、南两面设廊,列罗马式圆柱
长洲黄埔军校史迹
黄埔军校史迹
2023-04-28
黄埔军校史迹位于黄埔区长街道黄船社区黄埔造船厂现厂部办公楼至牛膀山、长路至思亭路一带,年代为近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包含黄埔公园内的牛膀山山脚、山腰两亭,中正楼遗址、望江亭、袖海亭
杨梅洲水上公园
杨梅水上公园
2023-06-12
杨梅水上公园位于湘潭市雨湖区杨梅,于1992年6月开园,是一座集园林、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公园。四面环水,水波碧澄,园内树木葱茏,鸟语花香,野趣盎然。每当秋冬落水,砂纹如绮,落雁颇多,登望远,点点鱼帆,浮现在远远的江面,呈现出一幅秀美的图画
郝氏宗祠及住宅
郝氏宗祠及住宅
2023-05-27
郝氏宗祠及住宅位于葛武郝荣村,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郝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民国重修。郝氏故居始建于1919年4月,穿堂三进,东南围墙建有厢房和走廊,占地面积307.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5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
大羊肉巷王氏住宅
大羊肉巷王氏住宅
2023-03-23
王氏住宅位于大羊肉巷4号,为清名扬州清曲名家王万清住宅,王万清11岁随父王弼成习昆曲,3年后改学扬州清曲,在艺术实践中,融汇众家之长,形成王派风格。晚年悉心总结近代清曲名家及自己的演唱经验,著有《扬州清曲唱念艺术经验》和《扬州语音》两文,刊于《扬州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