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甘肃河西锁阳城遗址一个谜一样的地方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桓仁黄芪
2023-06-18
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
准北棒棒茶
2023-09-13
准北棒棒茶:准北棒棒茶在临涣南面不足两百里的地方,就有着一个叫做六安的地方,茶叶生产远近闻名。临涣就是借着六安当地一种叫做红茶棒的茶叶,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茶棒棒茶。据说常饮这种茶,除有春生津、夏消暑、秋提神、冬生暖的奇特功效外,还能解酒,多饮不撑腹,还可暂解饥
旬阳鸡血石
2024-01-10
旬阳鸡血石:鸡血石1是辰砂条带的地开石,其颜色比朱砂还鲜红。因为它的颜色像鸡血一样鲜红,所以人们俗称鸡血石。我国最早发现的鸡血石是浙江昌化玉岩山鸡血石。后来又发现了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的巴林鸡血石。20世纪90年代又在陕西、甘肃、四川、湖南、云南等地发现了鸡血
蔡家坡紫皮大蒜
2023-12-25
蔡家坡紫皮大蒜:蔡家坡紫皮大蒜是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的特产。蔡家坡紫皮大蒜又称火蒜,外皮紫红、辣味适中、口感好、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具有健胃、杀菌、保健等多种功效,畅销湖北、四川、江西、甘肃、新疆等地。蔡家坡地区因当地独特的土壤、水质及气温、地势
西乡樱桃
2023-12-24
西乡樱桃:野樱桃在亚洲和欧洲各有两个大品种,互相没有任何联系,后来的其他樱桃都是培育出来的。在世界上主要在北半球分布,在国内主要产于辽宁、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生于山坡阳处或沟边,常栽培,海拔300~600米。陕西省西乡县有西北
御临榨菜
2023-12-01
御临榨菜:据传明建文皇帝途经邻水县幺滩,夜宿于老妪家,吃到一种清香可口的咸菜,大加赞赏。四邻妇女闻之,尽皆仿制。于是,民间制品得以流行,故称御临榨菜。其独特的腌制工艺相传至今,极负盛名,远销重庆、甘肃、江苏、广东等省市。(广安)
环县黄花菜
2023-07-26
湖南、浙江、四川、湖北、江苏、甘肃、陕西七个省为主产区。其滋味鲜美,荤素兼优,菜汤皆宜,且又有消食,利湿热之药理作用。甘肃省庆阳、平凉、陇东等地的黄花菜质量名列全国之首。黄花菜是庆阳地区最为驰名的传统土特产品。每当夏季
湖美苎麻
2023-09-17
湖美苎麻:苎麻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就已有种植。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700余年。中国是苎麻品种变异类型和苎麻属野生种较多的国家,中国苎麻栽培历史最悠久
松潘大蒜
2023-12-04
远销甘肃、青海、陕西等省。大蒜营养丰富,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以及维生素C、B1、B2等,还有相当数量的大蒜素。大蒜素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在旅途中,如果能带上一点松潘大蒜,只需吃上一两个,可预防肠道、呼
小笼汤包
2023-09-11
小笼汤包:别的地方也有,但是别的地方只做到了个小,且不知小笼汤包最重要的是在那个汤字上,芜湖的小笼包皮相当的薄,要是您没吃出经验,那经常会把皮夹破。小笼包馅多,但好吃却不在馅上,精华在于包里的汤汁。所以吃小笼包最正确的方法是把皮咬一个小洞,再把鲜美的汁吸掉,至
康乐牛
2023-07-27
康乐牛:康乐牛康乐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康乐县是我省肉牛大县,目前已发展成为甘肃中南部肉牛繁殖、育肥、加工营销中心。近年来康乐县以肉牛为龙头的草食畜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一大支柱产业来培育,按照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探索出被省内外政府、企业广泛借鉴的政府引导、协会
洮绣
2023-07-27
洮绣:洮河两岸妇女的刺绣,统称洮绣。品种繁多,有花枕头、花荷包、花针插儿、花鞋、花兜兜、花缠腰、花系腰、花膝裤儿、花袜溜根儿等等。洮绣既要讲究针法,又要讲究绣法。针法有平针、参针、挑针、长短针、空心针等;绣法有锁针绣、错针绣、网地绣等。同时还要看式样,式样有盘
金乡百子鹅
2023-09-29
金乡百子鹅:金乡百子鹅原产于山东省金乡县的肖云、司马、化雨等乡,现分布于山东省金乡、微山、嘉祥、鱼台等县。百子鹅是一个小型鹅种,是产区人民经长期选育形成的一个地方良种。因年产蛋百枚以上,群众称为百子鹅。由于该鹅主产于金乡县东部和鱼台县西部一带,又称金乡百子鹅。
蒙古牛
2024-01-14
广布于内蒙古、黑龙江、河北、陕西、山西、宁夏、甘肃、青海、吉林、辽宁等省、自治区。在内蒙古,主要分布于锡林郭勒、昭乌达、哲里木、兴安四个盟,即分布在湿润度在27%以上的干草原地区;在新疆,蒙古牛数量最多,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油爆驼峰
2024-01-03
油爆驼峰:油爆驼峰是晋朝安隆年间,西凉王李暠离敦煌居酒泉时,酒泉厨师为李暠烹制的一味佳肴,距今已1500多年,流传甘肃各地。历经各地名师巧手不断改进提高,烹制愈为精细,刀工愈为讲究,已远非当年李凉公所食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