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甪直镇水道驳岸及古桥 相关景点共 7295
复古桥
古桥
2023-10-12
东坪大木桥安化风雨桥群安化思贤桥安化燕子桥仙牛石桥十义桥马渡桥
焦溪龙溪河古桥群
焦溪龙溪河古桥
2023-07-18
焦溪龙溪河古桥群,位于常州市天宁区,江苏省人民政府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遗址。
真定寺古桥(含“山岛十洲”石刻)
真定寺古桥(含“山岛十洲”石刻)
2023-08-14
真定寺古桥(含山岛十洲石刻)为烟台市文物保护单位。真定寺古桥(含山岛十洲石刻)位于龙口市七甲镇院下村,年代为唐代。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真定寺古桥(含山岛十洲石刻)被公布为烟台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古桥周边外延30米
真定寺古桥(含山岛十洲石刻)
真定寺古桥(含山岛十洲石刻)
2024-01-15
真定寺古桥(含山岛十洲石刻)位于龙口市七甲镇院下村,年代为唐代。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真定寺古桥(含山岛十洲石刻)被公布为烟台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古桥周边外延30米,真定寺古桥(含山岛十洲石刻),真定寺古桥(含山岛十洲石刻)简介,真定寺古桥(含
鸣鹤古桥
鸣鹤古桥
2023-05-18
鸣鹤一名,始于唐代。唐名臣虞世南之重孙虞九皋字鸣鹤。九皋在长安进士及第后不幸病逝,乡人闻噩耗后悲恸不已,为追思虞氏家族之业绩,遂将故乡以鸣鹤称之,一直沿用至今。舢板红船独橹摇,春风游女尚垂髫,东西一一逢桥数,记取陡塘第七桥
甪直张林园
直张林园
2023-11-04
张林园俗称张陵山,位于镇西南1.5公里处,相传为汉丞相张苍之墓。在张陵山没有发现张苍的墓葬,却发现不少文物。50年代初,当地农民发掘出土玉镯、玉器、玉瑗、玉管、穿孔玉斧和不少陶器,为崧泽、良渚文化时期的文物,证实张陵山当属距今5500年左右的文化遗址
甪直保圣寺
直保圣寺
2023-11-04
保圣寺是江南一座著名的千年古刹,寺内古物馆里的塑壁罗汉相传是唐代塑圣杨惠之的作品。保圣寺原名保圣教寺,始建于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一做皇帝就大兴寺庙。保圣教寺即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
乌镇古桥博物馆
乌镇古桥博物馆
2023-10-20
乌镇就是活生生的一座桥的博物馆;如果说水是生命的源泉,那么桥就是连接的纽带、古镇的灵魂,一座座的桥,阻断了困难,连接了美好,每一座桥的都有着它的历史和动人故事。古镇的桥也许没有现代化大桥的威武气势,但它们却屹立在此千年,经历无数风雨,默默在此鉴证古镇的历史
通京古桥
通京古桥
2023-05-02
该桥始建于1776年,桥全长40米,孔净跨29米,采用木枋交错架叠,从两岸桥头层层向河心挑出,在相距9米处用5根粗壮的横梁衔接,上铺木板,并有抬梁式木结构桥屋,为云南省民族地区特有的桥梁形式。景点位置云南大理州长新乡包罗村
小七孔古桥
小七孔古桥
2023-09-22
位于景区之首,景区之名由桥而得。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桥长25米,桥面宽4米,拱高4米,建于清道光15(1836)年,昔为沟通荔波至广西的重要桥梁。此桥看似单簿,但几百年来它经过多次洪水冲击却泰然屹立,迄今完好无损,可见其建筑工艺的精妙
沙河古桥遗址
沙河古桥遗址
2023-10-02
沙河桥遗址位于咸阳市秦都区钓台镇资村西南的沙河枯河河道中,它是198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元月,在沙河古道先后发现两座罕见的秦汉时期的大型木桥建筑,这两座木桥遗址是咸阳秦都区钓台镇王道村农民在淘沙卖沙时发现的
师古桥小学——叶剑英、田汉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旧址
古桥小学——叶剑英、田汉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旧址
2023-06-12
古桥小学——叶剑英、田汉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旧址位于衡山县开云镇农科村师古桥旁边,距衡山县城和南岳古镇均为15华里。当年的师古桥小学办在位于长衡公路南侧小溪边的一座古寺庵里,庵内有一处能容纳二三百人的操坪,另有众多的厢房,其中有三间被作为教室使用
水东村古桥群(永安桥、通明桥、竹桥)
水东村古桥群(永安桥、通明桥、竹桥)
2023-10-14
水东村古桥群(永安桥、通明桥、竹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许联村,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11年2月,水东村古桥群(永安桥、通明桥、竹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水东村古桥群(永安桥、通明桥、竹桥),水东村古桥群(永安桥、通明桥、竹桥)简介,水东村
甪直古镇萧宅
直古镇萧宅
2023-11-04
萧宅位于和丰桥(中美桥)南约30米,中市上塘6号。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占地一千多平方米,是保存较好的清代民宅。此宅原系清代武举人杨姓所建,后售于里中望族萧冰黎,故称萧宅。萧冰黎在五高任教,为地方公益作出过贡献
甪直水乡农具博物馆
直水乡农具博物馆
2023-11-04
穿过万盛米行的石槔大院来到耒耜堂,堂内陈列着江南旧式稻作农具和加工谷米的器具,成为一处独具水乡风情的农具博物馆。中国农具之发展,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具,到铜铁木竹的配合,从而发展到小手工业生产的农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