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白水林皋湖国家湿地公园 相关特产共 2606 条
桥林盐水鹅
2023-08-27
桥林盐水鹅:盐水鹅:桥林盐水鹅,做工讲究,采用:先熏后卤再擦油的独特技艺。成熟后,盐水鹅色泽浅黄,皮脂丰润,肉质鲜嫩,味道芳香,特别是王业兴百年老店的盐水鹅,香、酥、嫩,脍炙人口。真是:皮白、肉红、骨头酥,看来油腻吃来香。
和林羊肉暖锅
2023-06-16
和林羊肉暖锅:和林羊肉暖锅原料:羊肉500克,洋葱半个,土豆1个,西红柿1个,大蒜2瓣,四季豆200克。调味料:西红柿酱、西班牙辣椒粉、盐、糖、鸡精、料酒各适量。做法:1、洋葱切块,土豆切块,西红柿切花瓣,大蒜切片。2、羊肉切块后焯水洗净浮沫。3、锅内热油,六
朱湖糯米
2023-10-21
朱湖糯米:朱湖糯米以外观晶莹剔透,米形匀称,富含硒、锌、铁等微量元素而先后两度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该产品分1公斤、2.5公斤、5公斤、25公斤等系列小包装糯米。先后在湖北省第一、第二届农产品博览会和上海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获得优质产品殊荣,在湖
桥林咸板鸭
2023-08-27
桥林咸板鸭:桥林咸板鸭,历史悠久,不论鸭肴品种,还是制鸭技艺,多年来经久不衰,享誉四境。制鸭技艺之精湛,首推选料之讲究。从选料制作到成熟都有传统方法和要求:鸭要肥,炒盐腌,清卤泡,烘得干,捂得足。从而达到:皮白,肉红,骨头酥。据说王长兴清真板鸭,色泽鲜嫩,油而
中国林蛙
2023-08-16
中国林蛙:本地称哈什蚂。隶属两栖纲,无尾止,蛙科。体长40-70毫米。体较细长,头略高,吻端钝圆而略尖。吻棱明显,鼓膜圆,指端钝圆,蹼较发达。皮肤较平滑,背面浅灰褐色或土黄色,脊部及体侧有分散的圆疣或长疣。疣上有深色斑点,背侧褶色略浅;两眼间有一黑褐色横纹;鼓
林头花生酥
2023-09-12
林头花生酥:含山县传统名点。采用传统的炒熟花生、白糖、米稀配方掺合在一起,经人工锤打后制作而成。香甜可口,酥而不沾牙,每年春节前批量上市,价廉物美。供不应求联系电话:05654350002(巢湖)
焦岗湖大闸蟹
2023-06-28
焦岗湖大闸蟹:焦岗湖大闸蟹是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焦岗湖镇的特产。焦岗湖大闸蟹以个头大、蟹黄饱满、味鲜而出名。荣获国家绿色食品A级证书,远销欧美,是中国绿色食品基地之一。近年,由于焦岗湖实行了退网返湖工程,3万多亩的水面恢复了原生态水域,大量的水草、清洁的水源
林头珠蚶
2023-09-14
林头珠蚶:诏安县地处东南沿海,闽粤交界处,毗邻广东省饶平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5′—117°22′,北纬23°35′—24°11′,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常春,光照充足,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447.5毫米,平均气温21.3℃,冬无严寒
双林子孙糕
2023-08-29
双林子孙糕:湖州传统名点。1905年,南京人王双喜在湖州开店,用米粉制成糕,取名子孙糕。意为子子孙孙步步高升。后由张季安经营。子孙糕制作方法经多次改进,至今广为流传,成为湖州订亲、婚嫁、寿庆等的礼品。
樟林鼠曲粿
2023-11-10
樟林鼠曲粿:樟林鼠曲粿从春节至元宵期间,澄人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各种粿品。其中最有名的要数鼠曲粿。澄海的鼠曲粿以樟林所产最为有名。它是用野生鼠曲(又名鼠耳草,中药称白头翁)的芯叶,入锅熬煮,沥去涩水之后,放入石臼舂烂。再以糯米粉掺和揉制成糕皮。接着再将糕皮分成小块
长林岛金红苹果
2023-08-19
长林岛金红苹果:黑龙江省农垦五九七农场在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林果经济,2.7万亩果树基地盛产金红苹果、李子、杏、梨、葡萄等果品,年产量在1.2万吨左右,畅销省内外并远销到俄罗斯,被中国市场学会授予中国长林岛金红苹果生产加工之乡。借助这块金字招牌,农场大力发展家庭
湖羊肉
2023-08-29
湖羊肉:湖羊产于沿太湖周围及临近地区。源于北方蒙古羊,南宋时期随北方移民南下带入太湖地区饲养、繁衍。湖羊属于羔羊品种,个体小。湖羊肉肥而不腻、细嫩爽口,下火锅最佳,较有特色的还有湖式剪羊肉、洗沙羊尾。
蔡甸沉湖
2023-10-25
蔡甸沉湖:蔡甸沉湖鳙鱼近日被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填补了武汉市蔡甸区无水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的空白。蔡甸沉湖鳙鱼主要产自蔡甸消泗、沉湖湖区水域,有水域面积约10万亩。该区域水质肥沃,饵料生物十分丰富,产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使所产鳙鱼体
中国林蛙(Rananchensinensis)
2023-08-16
中国林蛙(Rananchensinensis):本地称哈什蚂。隶属两栖纲,无尾止,蛙科。体长40-70毫米。体较细长,头略高,吻端钝圆而略尖。吻棱明显,鼓膜圆,指端钝圆,蹼较发达。皮肤较平滑,背面浅灰褐色或土黄色,脊部及体侧有分散的圆疣或长疣。疣上有深色斑点,
三林糖酱瓜
2023-06-23
三林糖酱瓜:腌酱瓜有三道工序。第一是做豆瓣酱。取五六斤面粉和成面团,搀入一斤多打烂的熟豆瓣,拌匀,搅和,把它们放在蒸笼里蒸熟。接着把熟面团搓细,切成一个个小方块,把它们放在小匾里,上面盖上麦秆,让它们发酵。约过半个月后,小面团四周长出了霉菌,变成了酱黄。把酱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