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百步岩摩崖题记 相关信息共 4527
胡公岩摩崖石刻
胡公摩崖石刻
2023-10-18
胡公位于余姚胜归山南坡。明嘉靖二十七年,胡宗宪任余姚知县,有效地禁住了胜归山开凿山石之风。十年后,胡宗宪调任浙江总督,为抗倭多次来到余姚,屯兵胜归山下,后人为纪念胡宗宪,特于嘉靖四十年在胜归山南坡雕凿胡宗宪官服像,故称之为胡公
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岩”摩崖石刻
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摩崖石刻
2023-11-16
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摩崖石刻为松溪县文物保护单位。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摩崖石刻位于松溪县茶平乡吴山头村,时代为宋代。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摩崖石刻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吴山头村:吴山头村位于松溪县茶平乡的东部,在湛卢山脚下,距县城八公里
黄陵寺摩崖造像及石刻
黄陵寺摩崖造像及石刻
2023-09-17
黄陵寺摩崖造像及石刻(邻水县)位于邻水县龙桥乡黄陵村黄陵山南崖和东崖约500平方米的崖壁上,共计摩崖造像3龛,摩崖石刻题记7幅,墓4座。建造于宋代,延续于明清。摩崖造像3龛,造像42尊,开凿于宋代。正视,作金刚座
迁城所摩崖
迁城所摩崖
2023-09-26
迁城所摩崖迁城所摩崖题记位于金平县金河镇五家寨西北。题记高3米,宽6米,行书直行阴刻,全文约300字。民国26年(1937年)刻。迁城所摩崖题记记载了1934年成立的金产县城为避瘴毒之害,由王布镇迁建于金河镇五家寨的经过,由当时县长王文赞撰文镌刻
侍郎坦摩崖石刻群
侍郎坦摩崖石刻群
2023-10-24
侍郎坦摩崖石刻群湖南郴州永兴县侍郎坦摩崖石刻群,是最近发现的以唐代文学家韩愈手书昌黎经此为主的题记刻石、六朝佛像残画刻石群以及清道光七年永兴县为了维护韩愈原迹粉本改为阴刻的题记和道光八年永兴县程恩泽翻摹阳刻为二行四字的题记,刻石共十余处
石堂院石刻题记及摩崖造像
石堂院石刻题记摩崖造像
2023-09-16
石堂观,又名石堂院,位于魏城镇绣山村3组,坐北向南,七石悬空,峥嵘雄奇,唐宋清各代题刻分布其间,观之奇,赏之雅,是魏城八景之一。同治《直隶绵州志》载:石堂观,治东六十里岷峨岭下,创自李唐,明末毁于兵燹,康熙中里民任作斌重修,乾隆五十一年僧源明培修
禄劝錾字岩摩崖石刻介绍 錾字岩摩崖石刻门票-交通指南
禄劝錾字摩崖石刻介绍 錾字摩崖石刻门票-交通指南
2024-09-14
彝文摩崖讲述凤氏族后代世袭的谱系,其内讲述那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等等方面的内容。碑文用词精美,造句凝练,将一代人的活动娓娓道来。对于彝族的演变史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寒岩
2023-07-23
夕照:洞左侧百步处,峭壁如嶂,高约百米,一挂飞泉纷扬飘洒,似珠似沫,时疏时密,夕阳映照其上,珠沫闪闪烁烁,特别是阵雨过后,彩虹挂在岩壁间,使人眼花缭乱,美妙绝伦。介绍寒,天台山第一大洞,称寒洞天
大埂子摩崖造像
大埂子摩崖造像
2023-09-17
大埂子摩崖造像大埂子摩崖造像位于大英县天保镇,坐东北向西南,凿于长10米、高3米的崖壁上,共4龛,造像以观音为主。大埂子摩崖造像是天宝九年的摩崖石刻造像,题记年代完整、明确,石刻原始形制保存较完好,是中国唐代佛教繁荣兴旺的实物佐证
藏凤崖摩崖
藏凤崖摩崖
2023-09-22
藏凤崖摩崖藏凤崖摩崖位于务川县都濡镇杨村村,距县城2.5公里。相传古时曾有凤凰栖息于此,故名藏凤,藏凤摩崖因题刻于藏凤而得名。藏凤南北走向,石灰岩质,长约600米,高约26米
西岩摩岩造像
西造像
2023-09-16
西摩崖造像位于县城一江之隔的西。现存唐宗造像在西崖,从南至北依次编号1—5号。1号龛刻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圆拱形敞口,口宽2.8米,内宽2.5米,高3.5米,深2.2米
碧水寺摩崖造像
碧水寺摩崖造像
2023-09-16
碧水寺摩崖造像千佛崖佛教摩崖造像原坐落于宝成铁路复线涪江大桥桥头龙西堰西岸崖壁,原有1000余龛,1940年修建龙西堰时毁损大部,仅存100余龛。造像镌刻于长8.2米、高2.7米的崖壁之上,有唐代广明元年(880年)造像题记3则
馒头山摩崖石刻
馒头山摩崖石刻
2023-11-16
馒头山摩崖石刻位于松溪县旧县乡下村,时代为宋代。馒头山摩崖石刻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馒头山摩崖石刻,馒头山摩崖石刻简介,馒头山摩崖石刻南平市松溪县馒头山摩崖石刻旅游指南
南明山摩崖题刻
南明山摩崖题刻
2023-07-24
南明山摩崖题刻1981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有摩崖石刻58处,主要分列于石梁、高阳洞和云阁崖3处。石梁长达十数丈,凌空横悬,喻为半云、悬虹,刻有题记20处;高阳洞有摩崖石刻15处,多为宋人遗迹
七星岩摩崖石刻
七星岩摩崖石刻
2023-06-27
七星岩摩崖石刻位于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区内,共531题,其中唐代4题、宋代80题、元代13题、明代146题、清代117题、民国10题、当代117题、年代不详44题,分布在石室、阆风、玉屏、阿坡、石峒等诸壁上,其中石室洞的数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