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盐官桃园遗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前掌大遗址
前掌大遗址
2023-08-25
前掌大(dài)遗址位于滕州市桥镇前掌大村西北约50米处之河畔高地。遗址文化层距地表30~50厘米。发现于1964年4月,1978年至2001年进行了10多次发掘,清理墓葬100多座,累计出土文物两万余件
七十亩山遗址
七十亩山遗址
2023-10-07
七十亩山遗址七十亩山遗址位于永靖县锅峡下铨村黄河南岸第二台地,属金泉下铨村,是一处马家窑类型墓地。1975年11月15日,永靖县革命委员会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七十亩山墓地七十亩地一带,1974年农田基本建设中,出土有大量文物、陶器、石器、人骨和石板
中牟赵家遗址
中牟赵家遗址
2023-05-06
赵家遗址位于中牟县三庙乡赵家村西600米,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00米,面积30万平方米。遗址区内遗迹、遗物较丰富,在梯田的断壁上可见到文化层分布,地表散落有大量的遗物,地表发现有泥质和夹砂灰陶及夹砂红陶等,纹饰有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弦纹等
杏树台遗址
杏树台遗址
2023-10-07
杏树台遗址杏树台遗址,位于永靖县陈井镇西山村徐家岘子生产队,地处山沟下一台地。台地北至沟洼,南靠塔尔山,东接红科坨,西接苏家湾,面积4亩。1975年10月,经州文物普查组调查后,于同年11月15日被永靖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庄堌堆遗址
万庄堌堆遗址
2023-08-25
万庄堌堆遗址,位于山东省巨野县董屯镇。2015年6月23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家塬遗址及墓群
马家塬遗址及墓群
2023-05-29
马家塬遗址位于张家川县木河乡桃园村马家塬,背靠马家塬山梁,东西两侧为地势较高的杜家梁和妥家梁,形成中部低洼平缓,两边高陡的簸箕状地形,避风向阳。
陡岭下矿冶遗址
陡岭下矿冶遗址
2023-06-10
陡岭下矿冶遗址位于桂阳县正和镇溪村六组山岭(九组湾背),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遗址。2017年4月12日,陡岭下矿冶遗址被公布为桂阳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为起点,四向各至20米处
慈姑县治遗址
慈姑县治遗址
2023-06-13
【慈姑县治遗址】秦始皇26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慈姑县,隶黔中郡。明万历<慈利县志)卷十附古迹载:慈姑县按旧志在邑北二十四都,今犹有城址在,瓦砾堆积,人咸呼为官塌云。塌在今蒋家坪乡太平村。
程氏古民居-圣旨碑、义官桥
程氏古民居-圣旨碑、义
2023-07-23
程氏古民居圣旨碑、义桥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岙底村。圣旨碑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临江镇岙底村中部。圣旨碑外亭子,原为砖木结构,坐东南朝西北,现为水泥质,1996年重建,六角攒尖顶。岙底村圣旨碑现基本保留原貌。青石材质。碑体立面上圆下方
灵龙寺遗址
灵龙寺遗址
2023-09-23
灵龙寺遗址灵龙寺(原名三王庙)位于龙架山景区龙宝山南侧海拔1275.0m山梁上。背靠龙宝山,面向龙里河,左右有山峦拱卫,乃藏风聚气之地。该寺相传建于明末,庙址占地面积约800m2,有前殿、大殿、后殿,供奉龙王、玉皇、天官、地、水、寿星、文昌、财神等神祗
前海北岸战汉古文化遗址
前海北岸战汉古文化遗址
2023-11-23
前海北岸战汉古文化遗址在前七里海北岸了有一条攻堤坝,由潘庄镇压小南村至岭头一带。遗址有:西塘坨村遗址、双坨遗址,东塘坨村墓群,表口村桃园岑的老蚊地、东大水坑、杨家岑遗址,洛里坨的北大岑遗址,岭头村的岭头遗址等到共8处均为战国至汉代居住遗址和墓葬地
小茨遗址
小茨遗址
2023-04-19
小茨遗址位于永靖县锅峡镇小茨村东南1公里。面积约15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2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泥质红陶和橙黄陶片,彩陶纹样主要有平行线纹、弧线三角纹,器形有小口尖底瓶和罐、盆、钵、壶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类型的文化内涵有重要价值。
堌均店遗址
堌均店遗址
2023-08-23
堌均店遗址位于聊城市经济开发区蒋屯办事处堌均店村。遗址南北长220米,东西宽约300米,总面积约66000平方米。堌均店遗址文化层厚约2米,土质松软,内含大量各时期陶片。陶器以灰陶为主,有少量黑陶。陶质以泥质陶为主,另有部分夹砂陶,部分陶器中还夹有蚌壳
奇石遗址
奇石遗址
2023-05-25
奇石遗址,又称奇石、宋帝昺与陆秀夫殉国遗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冲村海军基地。南宋末年,宋元崖门海战中宋军失败,祥兴帝赵昺与丞相陆秀夫在崖海边奇石附近跳船投海殉国,元将张弘范书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刻于其中一块巨石,成为宋元崖门海战的标志物
朗陵故城遗址
朗陵故城遗址
2023-08-30
朗陵故城在确山县城南20公里处的任店镇,是历史上一座著名的郡县古城,古城遗址犹存。春秋战国已有此城,秦属颍川郡,西汉初置朗陵县,后置朗陵郡,黄萌任太守。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曾将大将臧封为朗陵侯。臧死后,其子臧信等三世继为朗陵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