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盘点北京昌平的景点你去过明十三陵博物馆吗 相关特产共 7500
芥末墩儿
芥末墩儿
2023-06-09
芥末墩儿:北京特产—芥末墩儿,是北京传统风味小菜。老北京失传点心和菜肴很多,但芥末墩儿依然保存了下来,一是这道菜太有特点了,二是因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儿是地道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讲究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儿。尤其是过年时候,吃
茶汤
茶汤
2023-06-09
茶汤:茶汤是北京传统风味小吃。茶汤味甜香醇,色泽杏黄,味道细腻耐品。清嘉庆年间《都门竹枝词》中有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老北京讲究喝前门外聚元斋和天桥茶汤李。1997年12月北京天桥茶汤李饮食店制作茶汤,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称号
郎家园枣
郎家园枣
2023-06-10
郎家园枣:郎家园枣是赫赫有名北京特产水果。在朝阳区王四营乡500亩枣园内,一颗颗红艳艳枣子挂在枝头,宣告这一阔别北京市场40多年特优枣品种恢复种植成功。栽培历史悠久、中外驰名郎家园枣以朝阳区高碑店乡郎家园产地命名,清朝时被列为皇宫御房贡品之一。随着城
孝昌太子米
孝昌太子米
2023-10-21
孝昌太子米:孝昌太子米被推为全国五大优质米之首(五大优质米为太子米、紫糯米、黑米、珍古米、香稻米),在一九八四年北京举办全国土特名产展销会上,孝昌太子米一到会便刮起了抢购旋风。数以千计北京居民把销售点围得水泄不通,工作人员无法招架,只好请来正在开会孝感市
冰花球
冰花球
2023-06-09
冰花球:北京特产—冰花球,北京特色风味油炸小吃。此小吃圆球形状,表面粘有白砂糖而得名冰花球,口感酥脆香甜,具有桂花香味。特产制作:将饴糖、油、苏打和水放入盆中搅匀,再加入面粉和成软硬合适面团,将面团摘剂,搓成直径为二厘米圆条,用刀切成二厘米长小块,放入干
朝鲜蓟
朝鲜蓟
2023-06-09
属菊科菜蓟属中以花蕾供食多年生草本。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由菜蓟演变而来,早在2000年前罗马人已食用,欧美各国栽培较多,19世纪由法国传入中国,目前主要在北京北京、云南等地有少量栽培。朝鲜蓟食用
拔丝地瓜
拔丝地瓜
2023-08-19
拔丝地瓜:拔丝地瓜制作材料:主料:地瓜500克辅料:白糖150克,清水100克,香油30克,花生油1000克拔丝地瓜特色:瓜块大小均匀、色泽金黄、牵丝不断、甜香适口。拔丝地瓜做法:拔丝是道甜菜,说白了就是一个热闹菜,不过是吃个情趣。几乎所有喜欢
玫瑰饼
玫瑰饼
2023-06-09
玫瑰饼:玫瑰饼是北京著名京式四季糕点之一。又称做内府玫瑰火饼。玫瑰饼酥皮清楚,口感酥松绵软,玫瑰香味浓郁。北京初春三月,藤萝饼刚刚吃过,农历四月便是玫瑰花盛开季节。用玫瑰花做饼,是北京人喜食应时点心。旧时,也是大户人家一种小吃。《清稗类钞》中曰玫瑰花坐
豆汁儿
豆汁儿
2023-06-09
豆汁儿:北京以及承德地区久负盛名传统风味小吃。具有色泽灰绿,豆汁浓醇,味酸且微甜特色。豆汁是北京具有独特风味冬、春季流行小吃。尤其是老北京人对它有特殊偏爱。过去卖豆汁分售生和售熟两种。售生者多以手推木桶车,同麻豆腐一起卖;售熟者多以肩挑一头是豆汁锅,
宜春扎粉
宜春扎粉
2023-09-24
宜春扎粉:许多去过宜春的人都吃过,南方富庶鱼米之乡,自古以来就有将富余米做成米粉传统。较之云南过桥米线、广西桂林米粉、两湖和广东宽粉、福建细粉,江西米粉自有其一番天地。晚米收割上来之后,经过浸米、磨浆、滤干、采浆等工序,做成一摞一摞干米粉,晒
庆丰包子
庆丰包子
2023-12-12
庆丰包子:庆丰包子作为北京包子代表,薄皮大馅,外形美观,食之松软有劲,汁多爽口,味道鲜美。
艾窝窝
艾窝窝
2023-06-09
艾窝窝:艾窝窝,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爱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爱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可见这
菊花白酒
菊花白酒
2024-01-12
菊花白酒:菊花白酒是北京仁和酒厂酿制具有原清宫御膳佳酿风格高档健身酒。1982年,北京仁和酒厂根据清朝御酒坊提供祖传清宫秘方酿制出了菊花白酒,精选优质杭白菊、人参杞子沉香等20余种名贵药材,经纯正优质白酒秘法酿制蒸炼而成,具有酒体晶透,香气高雅、柔和甜润
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
2024-01-07
北京烤鸭:北京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北京著名菜式,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食珍录》中已记有炙鸭,在当时是宫廷食品。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烤鸭店也即是两派代表。它以色泽红艳,肉
白煮肉
白煮肉
2023-06-09
白煮肉:北京特产—白煮肉,北京传统名菜,汁浓味厚,入口滚烫,吃过的人都赞它: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嫩而不烂、薄而不碎。再点缀上碧绿香菜与晶莹酱汁,看上去就透着香气,是春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美味。此菜创始于明末满族,约有300多年历史,清入关后从宫中传入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