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盘点年代久远的旅游景点你去过南京雨花台、成都昭觉寺吗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薄脆
2023-06-09
薄脆,故名思义,即薄又脆,但薄而不碎,脆而不艮,香酥可口.薄脆现是小吃,以前曾是清宫中的御膳食品。《北京琐闻录》中记载,清康熙十二年(1673)康熙微服私访到圆明园,路过西直门广通寺,在忆禄居的薄脆大加赞赏,后传
耀州花椒
2023-12-27
耀州花椒:耀州花椒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的特产。耀州区花椒挂果面积10万亩,主要分布在孙塬、小丘、关庄寺沟、董河、淹池等地,2012年产量3000吨,产值1.2亿。近年来耀州区委、区人民政府积极实施果业富民战略,突出抓好以核桃、花椒、柿子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建设,
英山春笋茶
2023-10-20
英山春笋茶:英山春笋茶是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的特产。英山春笋茶早在唐代就是宫廷贡品,其条索紧细、色泽嫩绿、润喉爽口,香甜回荡,清心明目,提神益气,目前已行销海内外。英山春笋茶主要生长在海拔1100-1700米高度的仙人台寺、望江山,等地带。这里气候温和、湿润,土
甘谷石雕
2023-07-27
甘谷石雕:甘谷具有丰富的优质石材资源,民间石雕具有优良传统。手艺精湛的能工巧匠代不乏其人。石雕历史悠久,从出土文物中可以见到西坪青莲寺石造像塔、汉代画像砖等,其雕刻精细、造型优美为陇上所罕见。明、清时期鼎胜一时。石雕使用广泛,尤以名胜景点、寺庙、祠堂、坟墓居多
拓粿
2023-09-09
拓粿:拓粿拓粿,是广德民间的风味小吃,你要是到了广德,不吃拓粿那就算是白走这一遭了,拓粿因其独特的口味以及方便制作工艺,作为广德小吃中的一项重要特色而被传承。拓粿对漂泊在异乡的游子有一种情结,作为一种陪着自己一起长大的美食,拓粿对广德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不
挂粉汤团
2023-08-27
所以称为挂粉汤团是因为使用水磨粉的缘故,挂粉汤团又韧又柔、软润滑口。馅心有鲜肉、菜猪油、豆沙、芝麻、玫瑰白糖,称五色挂粉汤团。全市糕团店都有供应,尤以崇安寺丰收糕团店质量更佳。(无锡)
桐柏红
2023-07-16
桐柏红:桐柏红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特产。桐柏红茶汤色红艳明亮,香气蜜韵纯正,滋味醇厚甜润,在外观和口感等方面可与国内外知名红茶相媲美,是我国的红茶新秀。桐柏红是淮河之源桐柏县开发的有机红茶品牌,目前主要产自全国最大的野山茶认证基地――桐柏山黑明寺万亩自然生态
粉浆饭
2023-12-20
粉浆饭:外地的朋友可能吃不惯豫菜这种糊糊饭,但相信我,吃一次你就会爱上它。类似粉浆面条的粉浆饭,是用绿豆制成的粉皮和小米、花生、黄豆熬制成糊,再加入香油猪油提香。口感咸香绵密,后味微甜,营养好吸收。中文名:粉浆饭分类:小吃,豫菜系口味:酸辣特点:酸甜适口,香醇
玉溪酸汤米线
2023-12-18
玉溪酸汤米线:风味独特的玉溪酸汤米线,以味美闻名全省,到过玉溪的人,不品一下酸汤米线的味道,的确会使你后悔莫及。杨才科的酸汤米线,在解放前玉溪州城众多米线摊点中最负盛名,那时他在香鼓楼下边(今新兴路北门街口)摆摊,选用玉溪大白米(老品种)作原料,自榨自销,米线
景颇舂菜
2023-12-14
景颇舂菜:景颇舂菜走进景颇人家,你会听到舂筒不响,吃饭不香的说法。因此,舂菜在景颇族菜谱中最具特色。景颇人把鱼腥草、苦练子果等药用食物和丰富的各种香料、调料及经烧烤后的鱼、虾、鳝等放在竹筒里用木锤舂制,制成风味效果,能疏风除热,消食建胃。
古田米烧兔
2023-09-18
古田米烧兔:古田米烧兔(腊兔肉)是古田民间年节时特制的佳肴。客人到古田,必定会尝到米烧兔。它色味俱佳,油亮的兔皮呈米黄色,兔肉溢出阵阵米香,让你未食先流涎水。米烧兔制作工艺独特,先在铁锅里放入大米,再用竹架托住宰杀的兔子,烧起微火让锅温慢慢烘干兔肉大部分水份,
常营油桃
2023-07-16
常营油桃:常营油桃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常营镇的特产。常营镇大力发展油桃生产,成功注册了华寿牌油桃商标,打造出了中国常营油桃之乡的金字招牌。太康县常营镇是豫东远近闻名的花果山。1994年,该镇获悉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出早熟、优质的油桃品种后,率先在会城寺
玉泉仙人掌茶
2023-10-25
玉泉仙人掌茶:片形似掌,多茸毛,汤清味香,茶产于当阳玉泉寺一带,始于唐代,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为湖北地方名茶。玉泉仙人掌茶产于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山及周边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茶,自唐代诗仙李白为之命名以来,流传千古,是为玉泉三珍。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玉
临朐板栗
2023-10-08
临朐板栗:板栗在临朐栽培历史悠久,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干果,古人有栗木生谷,一种千收之说。品种有朋栗、大红袍、燕红红光等,总株数33万株,年产量达17.5万公斤,大部分出口,深受外商欢迎。2013年,临朐县寺头镇板栗协会申报的临朐板栗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
满族八碟八碗
2023-08-16
八大碗与满人的豪爽相匹配的,便是饭桌上的八碟八碗。碟是实实在在的大碟,碗是深深大大的高碗,当这高高大大的一齐落满桌,不由得你不举碗痛饮,畅快淋漓。清朝乾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