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看展览、包粽子、学广绣……沙滘陈家祠变身非遗文化展馆 相关特产共 2851 条
化州拖罗饼
2023-11-04
2012年化州拖罗饼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化州历史悠久,古谓石龙,又称罗州,因特产贡品橘红而被誉为橘洲。化州地处粤西南,美丽的鉴江、罗江贯穿
兖州壮馍
2023-09-29
兖州壮馍其味之香、其劲之足,非亲口品尝,难知滋味,真是越嚼越香,越香越嚼,香在口里,美在心里。兖州壮馍由来已久,是干粮中巨无霸,烤制食品中的大将军,其直径约为50公分,厚度达5-7公分不等,每个壮馍,重达10斤
渣江“假羊肉”
2023-07-19
在衡阳,一提到渣江,人们感观世界里的第一反应,既不是炫亮的视角,也非清雅的听觉,而是热辣辣的味觉。只要嘴里吐出渣江
景东土鸡蛋
2023-07-09
景东土鸡蛋中的脂肪含量高,蛋黄较大,口感相当好,非
蒿籽面
2023-06-14
蒿籽面:蒿籽面、高粱面、豌豆面的吆喝声充斥在小城的街巷里,那面字儿的尾音逐渐挑得很高,也拉得很长,非常有特色。寻着声音看到了一位胡子和脸被面粉扑成灰白色的卖面人,他是我的朋友老郑。十几年前在阳高压力管厂下岗后,一直蹬着人力三轮车从事一些小买卖,供一儿一女上学。
傩戏、地戏面具
2023-12-12
傩戏、地戏面具:傩戏起源于原始宗教,以原始宗教祭祀巫术活动,祈告神灵,驱邪逐魔,汉唐时期傩文化非常盛行,明朝屯军军队把傩文化带到贵州,后来中原逐渐消逝的傩文化,才在封闭的贵州得以保存下来。傩戏面具制作精细、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地戏起源于古代傩,
傩戏地戏面具
2023-12-12
傩戏地戏面具:傩戏起源于原始宗教,以原始宗教祭祀巫术活动,祈告神灵,驱邪逐魔,汉唐时期傩文化非常盛行,明朝屯军军队把傩文化带到贵州,后来中原逐渐消失的傩文化,才在封闭的贵州得以保存下来。傩戏面具制作精细、极富浪漫色彩,被称为戏剧活化石。地戏起源于古代傩,以歌颂
昭平八角
2023-11-19
昭平八角:名称:昭平八角产地:昭平我市南部乡镇,桂江支流纵贯其间,沿河两岸地形开阔,多属中、低丘陵,属南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短,年平均气温为20.3-20.8度,年降雨量为1660.2-1751.5毫米,土质属中层沙页红壤,酸性较强,
曲泗西瓜
2023-09-29
以沙性土壤著称,生长出来的西瓜以沙瓤为主,甜美可口。
赵县芦笋
2023-08-06
做为一个平原农业大县,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198天,年平均降水量498mm,土壤以壤土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和玉米,县城南部的沙河故道区以沙壤土为主,非常适合芦
扒皮鱼(马面鱼)
2024-01-07
扒皮鱼(马面鱼):扒皮鱼,即马面鱼,学名叫绿鳍马面鲀。这鱼除了那根突出于鱼背的硬骨外,最特别的是身上那张粗糙如砂纸的鱼皮,因为这一缘故,必须把皮扒掉才能烹煮,也因此换来了扒皮鱼这一俗称。扒皮鱼是一种温暖性近底层鱼类,已成为我国仅次于带鱼的第二位的海洋经济鱼类品
黄河刀鱼
2023-12-09
其实,刀鱼的学名叫刀鲚鱼。在黄河口,当地人称其为倒鱼。历史上,黄河几经改道,但黄河刀鱼总是顺河而去又沿河而来。长江口和海河口虽然也有刀鱼,但总不及黄河刀鱼量多,味美。清淡鲜香的海鲜美味,里嫩外焦、脆嫩爽
袁屋香芋
2023-11-16
(清远)袁屋香芋产于朝天镇袁屋管理区,剖开芋头可见芋肉布满细小红筋,类似槟榔花纹,栽培学称之为槟榔芋。母芋椭圆形,子芋5个~8个。以产母芋为主,一般单
张豁子厨刀
2023-10-18
其创始人是张兴泰铁工铺的张学福,具有超群的红炉技艺,他手工制作的刀具类产品在20年代初期畅销全国,尤以厨刀为最著名。其子为了防止别人冒充,特在刀背上砸M字样。因为他嘴上有天生的双豁,故人们称他为张豁子。后来把他的厨刀
海肠子
2023-10-10
海肠子:海肠子海肠子,学名单环刺缢,仅烟台及蓬莱县沿海有少量出产。它是一种长圆筒形软体动物。多年来,人们都把它当作鱼饵使用。真正把它用来制肴不过几十年的历史。用海肠子配以头刀韭菜制作的韭菜海肠是烟台名菜;还有干海肠、氽海肠汤等都是很有地方特色的菜肴。鲜海肠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