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看灯山摩崖造像 相关景点共 7500
棠岱坑水垅记摩崖石刻
棠岱坑水垅记摩崖石刻
2023-11-16
棠岱坑水垅记摩崖石刻位于浦城县富岭镇棠岱村,时代为明代。棠岱坑水垅记摩崖石刻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棠岱坑水垅记摩崖石刻,棠岱坑水垅记摩崖石刻简介,棠岱坑水垅记摩崖石刻南平市浦城县棠岱坑水垅记摩崖石刻旅游指南
龟峰摩崖石刻
龟峰摩崖石刻
2023-11-14
龟峰摩崖石刻共计200余条,被列为江西省人民政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展旗峰石壁上的佛字,古朴厚拙,笔力刚劲,为唐代大历四年进士、官居礼部尚书的李益墨迹。其撰诗一首刻于佛字左侧:龟山名与鹫山齐,两度游观思不迷。三十二峰真色相,百千万载古招提
剑门摩崖石刻
剑门摩崖石刻
2023-10-21
剑门摩崖石刻在剑门左右峭壁及西下磴道岩石上。镌刻题记十余处,今存:剑门、奇石、果然、烟岚高旷大字楷书;龙飞道光十有七年,岁次丁酉孟夏,婺源齐庄槐、嘉善尚安涛、常熟蒋因培、新城陈延恩记六行和孙云鸿题记七行小字楷书;去思石、仰止大字隶书
大东岩摩崖石刻
大东岩摩崖石刻
2023-06-21
大东岩摩崖石刻位于梅州市梅江区东郊乡东岩寺(俗称大东岩)岩洞前端岩壁上。石刻石釜灵响4字,横书,字体笔划圆润,结构严谨,每字约0.30米见方,为宋代辅佐司马光实现元祐之治、累立殊勋的蓝奎青年时在此读书时凿刻。岩左有石,击之有声,人称石鼓
铁石迳摩崖石刻
铁石迳摩崖石刻
2023-06-18
铁石迳摩崖石刻位于翁源县松塘镇松岗村。记载三次修筑山道:刻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的刻文:韶州府翁源县长安乡铁寨迳,缘首张得珛、丘福宽,题劝十方众姓舍财,命工匠肖澄开石路一条,愿祈众姓各获因缘大吉利。昔成二十二年孟冬月吉日施
湖光岩摩崖石刻
湖光岩摩崖石刻
2023-06-29
湖光岩摩崖石刻位于湛江市郊区湖光镇湖光岩风景区内楞严寺正殿顶部巨石上,湖光岩三字系南宋丞相李纲题。湖光岩之湖,本为火山口湖,旧名陷湖、净湖、镜湖。道光《遂溪县志》载:建炎三年(1129年)丞相李纲谪雷,爱其景致,题湖光岩三字与琮师,勒于石
石溪摩崖石刻群
石溪摩崖石刻群
2023-06-26
石溪摩崖石刻群位于香洲山场乡,是清代山场乡人鲍俊与文人墨客仿效兰亭会吟风弄月时留下的艺术杰作,分布于石溪及周围的嶙峋怪石上,已发现的有32处。年代由1831年至1879年,阴刻,以行书为主,也见楷书和隶书,大者如石溪、鵞等近米大,小则几厘米见方
苍龙山石窟
苍龙石窟
2023-11-25
苍龙石窟苍龙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后西佐村,石窟凿于鼓山顶,分东西两处,东区有唐龛5个,刻在一个凸起山包的东侧岩壁上,共有造像37尊,最大一龛高1.15米,宽1.13米,其他几龛高0.40.7米。造像丰满写实,线条流畅。西区有石窟1座,位于山峰南崖
姬岩摩崖石刻
姬岩摩崖石刻
2023-10-26
姬岩摩崖石刻位于永泰县白云乡白云村,年代为宋—清。简介:保存有宋朝礼部侍郎陈旸,明朝翰林院编修黄文焕,明代闽中三才子曹学佺、谢肇淛、徐渤,清代诗人黄任,清光绪年间状元王仁堪等历代名人题刻。如曹学佺来天台石刻、谢肇淛古鸡岩石碑,黄任鬟翠楼石刻等
港口铺摩崖石刻
港口铺摩崖石刻
2023-08-08
清江摩崖石刻,位于清江乡车下村西北6华里左右的港口铺独立岩下,岩前白沙绿水,四周空旷宁静,与船滩镇河潭村相望。独立岩为红色砂质岩,外貌扁平。岩前2米处,有一淤积而成的泥沙台地,为岩刻挡风抵水的天然屏障,是该岩刻历时700余年仍能大部分保持清楚的主要原因
石淙河摩崖题记
石淙河摩崖题记
2023-05-06
石淙河摩崖题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东南约16公里的大冶镇西刘碑村西的石淙河畔,题记摩刻于武周久视元年(700年),三月十九日刻。
隐仙洞摩崖石刻
隐仙洞摩崖石刻
2023-07-31
隐仙洞摩崖石刻位于安徽省泾县榔桥镇马渡村紫山上,为石灰岩溶洞,面积约24m。洞座北朝南,下有徽水河流经,对面是辽阔的高溪滩。2012年入选第六批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阆风岩摩崖石刻
阆风岩摩崖石刻
2023-06-26
阆风岩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黄岗街道办事处七星岩景区(社区)阆风岩上,共有明至现代石刻22题,其中明14题,清1题,民国2题,现代3题,不详2题。
北沟摩崖石刻
北沟摩崖石刻
2023-11-02
沙峪乡北沟村摩崖石刻,位于怀柔(县城西北20公里)沙峪乡北沟村北山沟内北沟村与庄户村交界处,均为阴文,正书,共9处,分布在长约3公里的山沟内,由沟口往北依次刻1——警心慎辔,横刻,右首有竖刻的辛丑二小字;2——观澜(竖刻)二大字,其左有怀野二小字
燕子岩摩崖石刻
燕子岩摩崖石刻
2023-09-17
真静书岩又称燕子摩崖石刻,是武胜八景之一,位于武胜县真静乡书岩村,距武胜县城约25公里。武胜县真静乡书岩村临河环岩的书岩始建于南宋,长210米,高3至6米,有从唐至清的书法名家篆、隶、楷、行、草各体10余幅、大小字600余个,各种体自有风格,刻工精湛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