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石板墓群 相关信息共 7006
魏浣初墓
魏浣初
2023-10-21
魏浣初位于虞山林场白云印刷厂南侧,204国道北侧约20米处。魏浣初,生卒年不详,常熟人,文学家,官至广东参政。其封土底径约3米,高约1米,北侧约0.55米处立有石碑1通,石碑高1.9米,宽0.4米,厚0.14米,碑上所刻文字模糊,无法完全识别
刘本夫妇墓
刘本夫妇
2023-10-12
刘本夫妇位于自贡市富顺县板桥镇王湾村,坐南向北。刘本字原之,天顺丁丑进士历刑部主事郎中至贵州按察司副使进阶都察右佥都御史。任职期间治狱严谨,深受人民称颂,殁后被封黑煞神。该为刘本夫妇合,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占地面积22.5平方米
范祖禹墓
范祖禹
2023-06-29
范祖禹位于化州市河西狮子岭(石牛岗)南麓(今市人民医院北隅),坐北向南,背依龙冈盘石,面向钦廉驿道。明制土筑圆,用砖砌环,周长12.6米,墓碑高1.6米、宽0.95米。碑铭:宋翰林学士范公之墓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立。碑座石龟,周围砖砌
商丘微子墓
商丘微子
2023-09-01
微子呈圆形,高10米,底径7.5米。前有石碑4幢。中间主碑(高2.23米,宽0.88米,厚0.18米)正文为汉丞相匡衡题字:殷微子,南昌尉梅福篆写横额:仁参箕比。语出《论语.微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马鞍冢楚墓
马鞍冢楚
2023-09-01
马鞍冢楚位于县城东大连乡瓦房庄西100余米处,西距新蔡河约200米,由于两冢相连,状如马鞍,俗称马鞍冢。1980年至1983年,河南省、周口地区与县文物部门对该冢联合发掘。南冢2米多高,平面为中字形;北冢4米多高,平面为甲字形
张朝发墓
张朝发
2023-08-03
张朝发年代:清座落地点:福鼎市秦屿镇瓜园村简介: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建,平面呈风字型,三合土结构,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墓室有两封门,分别葬有张朝发及陈氏夫人灵柩,前有碑坊式青石神龛、石狮子及望柱各一对,保存较好
武功姜嫄墓
武功姜嫄
2023-10-03
武功姜嫄《武功县志》载:姜嫄在南门外,南去360步,又西40步,在坎上,与东原梅家庄通。姜嫄为有邰氏之女,考古者认为有邰氏为炎帝姜姓部族的一个支派。姜嫄与儿子后稷,不只是母子关系,在农业发展上还属一种继承关系
梁举人父子墓
梁举人父子
2023-09-23
梁举人父子息烽流长乡,有一处当地人们仰慕的古迹,那就是梁举人父子。梁单人位于粱家寨的田坝茶林小丘上,距乡政府所在地约2公里。(启、烽县人物志)载:梁举人名梁子敬,流长梁家寨人,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戊午科,中举,名列第五,曾任清镇县教谕
板厂峪窑群遗址
板厂峪窑遗址
2023-04-29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驻操营镇板厂峪村是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附近明长城砖窑的一段十分重要的长城关隘,其村北险峰上横亘着3.5公里长的保存比较完好的明长城。这个罕见的明长城砖窑,是由秦皇岛市文物专家指挥当地村民于2002年冬天经过近两个月的试探性发掘
泥岗村日军碉堡群
泥岗村日军碉堡
2023-06-02
泥岗村日军碉堡位于深圳市罗湖区泥冈村后山上,一组五座碉堡、暗堡以通道连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约1942年夏季,驻宝安日军为加强与东莞、惠州日军的联系,在泥冈村后山可以俯瞰监视宝太公路东段的山头上修建了这个碉堡,当时强迫大批村民向山顶运送建材
山河土楼祠堂群(八座)
山河土楼祠堂(八座)
2023-08-06
山河土楼祠堂(八座)年代为清,位于西潭乡山河村,类别为古建筑。2013年4月17日,山河土楼祠堂(八座)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震山土楼,震山祖祠、怡和公厅、沈氏家庙、大夫第祠堂、文山祖祠、叶太恭人祠、友敬祠八座
东川千年香榧古树群
东川千年香榧古树
2023-12-04
东川千年香榧古树位于磐安县安文镇东川村黄连坞,总计515株。该香榧古树是中国最古老的香榧群落聚集地,其数量之多、树龄之长、长势之好为世所罕见。其中最大的一棵香榧树树高30米,胸径2.98米,冠幅23×23米,树龄1500年以上,被誉为中国香榧王
丁允元墓
丁允元
2023-06-23
丁允元位于潮安县磷溪镇英山凤地。占地约1900平方米,建于南宋,明崇祯五年(1632年)重修,1981年再次重修。墓碑高1.55米、宽1.53米,上刻主人姓名、籍贯、封赠、任官。
花亭湖遗址群
花亭湖遗址
2023-08-01
花亭湖遗址位于安徽安庆市太湖县,分布在湖区周边的高岗地带,主要遗址为柳河遗址、姜家凸遗址、虎形坪遗址、铜鼓凸遗址(1号区、2号区、3号区)。2012年6月21日被公布为安徽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余川村古民居群
余川村古民居
2023-04-01
余川村古民居余川村位于绩溪县上庄镇,其村历史底蕴深厚,古民居众多,其中29号、14号、4号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汪开朗宅户主在幼时被汪裕泰茶庄创始人汪立政带到上海从事茶叶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