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石笋头村 相关信息共 7500
霍氏古祠建筑群
霍氏古祠建筑群
2023-06-24
霍氏宗祠(含霍勉斋公家庙、椿林霍公祠、霍氏家庙、石头书院、忠烈墓)位于石湾区澜镇石头,是一处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霍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清嘉庆年间重修,是一组四座并列的大型建筑群落,前有广场,气势宏伟,庄重规整
月池何公祠
月池何公祠
2023-06-24
月池何公祠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羊额连州街。始建于清初。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三进带左路建筑。面阔18.2米,进深58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龙船脊,素胎勾头、滴水。头门前设两步廊,后七檩搁墙。步梁砍削成月梁,梁下有雕花。鸭屎檐柱、角柱
大埔太史第
大埔太史第
2023-06-21
太史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百侯镇侯南,坐北向南,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系一腹三翰院之一杨黼时所建。砖木结构,三进院落二横屋,九厅十八井,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抬梁式架构,大门用门框,门额上书太史第三字,上堂悬挂礼耕堂金色大匾
云祖仙庙
云祖仙庙
2023-06-18
云祖仙庙在乐昌市两江乡凰落云祖峰顶。为拱券式无梁殿。拱圈用纵联砌置法构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乾隆年间二次重修。面阔一间5.5米、进深一间8.4米。拱顶至地面高3.45米。门额上置一石匾,阴刻云祖仙三字。庙内两壁镶砌碑刻25通。
宝石民居
宝石民居
2023-06-09
宝石民居位于通山县闯王镇宝石宝石河南、北二岸,明、清时期。现存民居40余栋。宝石河南岸以舒氏门楼为中心,形成街道,北岸以宗祠为中心形成群落。建筑布局遵循中轴对称,硬山顶青瓦屋面,木、构件雕绘上有历史传说、神话、戏剧故事及各式花鸟动物题材的图案
安城古铜矿遗址
安城古铜矿遗址
2023-06-08
安城古铜矿遗址位于郧县安城乡箱子,东周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洞穴式矿井。洞口开于山顶和山腰,共三个。山腰两洞相距约200米,与山顶洞口相距约400米。山顶洞口呈正方形,进洞口米处有采矿巷口6个,呈斜坡壮,深约80米,洞穴内高2.5米,宽0.8米
一片瓦寺
一片瓦寺
2023-06-07
位于惠安紫山镇南安西边的一片瓦山(石室山)顶峰。因巨石覆盖如瓦,故称。初为明代乡贤戴卓峰辞官归隐所辟,后人以天然洞室改为寺宇。覆方圆600多平方米,最高处10多米,主洞室深广,尤为奇异
权寺遗址
权寺遗址
2023-05-28
权寺遗址,属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聊城城南12公里处东昌府区李海务镇权寺西。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5米。采集标本有石斧、镞、鼎足、鬲足、陶壶、陶罐、灰黑陶片等。陶片有夹砂、泥质两种,多为灰陶和黑陶,并有少量红陶、褐陶
缪宇墓
缪宇墓
2023-05-26
东汉彭城相缪宇墓,位于邳县城西北55公里处的燕子埠乡尤青龙山南麓。墓高出地表4.5米,1966年发现,1982年由邳县文化馆和南京博物院清理,因早年被盗,墓室内已无遗物,墓外原有以砌成的垣墙亦毁,地面尚可见残存垣墙基础和脊饰
费子街遗址
费子街遗址
2023-07-27
费子街遗址位于阜阳市临泉县涎河汇入泉河西岸的杨桥集费子街,年代为新石器—汉。高出河床3米,长300米,宽150米,周围环水,中间有河流冲击形成的一条大沟。在这里采集有锛、陶网坠、陶纺轮等古代文物。属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的遗址
仓里十八间民居
仓里十八间民居
2023-07-26
仓里十八间民居位于义乌市赤岸镇尚阳,时代为清光绪六年(1880),类别为古建筑。由朱中富历时3年建成。该建筑坐南朝北,北偏东3度,为前后二进左右厢房对合,呈倒座式二层楼房的四合院,占地面积520平方米。门厅三开间,门面上有砖雕,库门上首有树德洛滋青石匾
寺下湖太婆山遗址
寺下湖太婆山遗址
2023-07-25
太婆山遗址位于永康市古山镇寺下湖,现存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现场采集的标本有打制并有滚磨痕迹的圆石球、钝角长方体的石磨棒、锤、石斧及夹陶炭等。经考古专家实地考证并对采集的标本初步分析,确认该遗址为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于上山文化类型
温岭碉楼
温岭碉楼
2023-07-23
粗沙头双炮楼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塘镇粗沙头村村部南侧。据当地百姓所言,双炮楼所在原为一个合院式建筑,为民国时期当地地主林班臣所建。双炮楼建于东西厢房的两侧,与后门相连。抗战时期,合院遭战火焚烧,今仅剩双炮楼。西炮楼坐西朝东,木石结构,三层
朦胧塔
朦胧塔
2023-07-18
朦胧塔位于建湖县宝塔镇(原名辛庄乡)宝塔朦胧庄北,射阳河与西塘河交会处。为密檐楼阁式砖塔。现仅存三层八面,高约16.7米,底边长约2米。各层腰檐仍见叠涩砖数层和制角梁。底层南向开门,其上二层各有四门,门位上下相闪
狼山石刻
狼山石刻
2023-07-10
狼山石刻在狼山脚下有两块刻。一块长约1.3米,厚约0·7米,上刻五言诗一首:总统五千兵,纵横万里路,踏平金积堡,调防紫金驻。忽逢重九日,登高于此处,只见蒙古包,不见与树。同治壬申金运昌,在石刻的西边10米处有小石刻,也刻有同治壬申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