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石老公村传统民居 相关景点共 7500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2023-09-16
陈毅故居座落于乐至县城北17.5公里的劳动乡正沟湾,这里山丘连绵起伏,小河依傍山势,在群峰中穿流,树木郁郁葱葱,燕剪碧落,系典型的浅丘民居。故居兴建于清代乾隆初年,陈毅太祖于乾隆丁卯年买下这块基业,后经扩建完善,共计有大小房屋三十六间,建筑面积750平方米
王锡爵墓
王锡爵墓
2023-11-03
王锡爵墓,在苏州市虎丘新庄凤凰墩。王锡爵,字元驭,别号荆,明太仓人。嘉靖会试第一,廷对第二,授编修,万历初掌翰林院,累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肃。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载:明王文肃公锡爵墓,外建赐茔神道坊
石窑湾石窟
石窑湾石窟
2023-04-21
石窑湾石窟石窑湾石窟(延龄寺)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的新民乡张家台东800米处。背山面河,开凿于嘴河北岸岩石面上,据载此石窟开凿于宋代,相传济公修行于此。此窟自西向东有4个洞窟排列于山崖上。一窟,券门方窟,窟室平顶直角,窟后壁雕凿佛像一尊,头部残缺
何彦墓
何彦墓
2023-06-24
何彦及其父墓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西登小金山北端。墓主是明按察副使、太仆寺卿何彦及其父。坐西南向东北。南端为何彦父亲何千之墓,宽4.6米,深4米,高2米。北端为何彦墓,宽5.3米,深4米,高2.5米。两墓均为交椅状,由鸭屎构造
梅祖家祠
梅祖家祠
2023-06-24
梅祖家祠也称花篮祠,位于谷饶镇深洋,始建于1921年。该祠为二进院加拜亭四合院布局。大门两侧和祠内饰有一百多幅精巧石雕;祠内梁枋等处刻有三百多幅玲珑生动的潮汕木雕;屋脊和屋檐等处饰有嵌瓷和泥塑。该祠建筑形式中西合璧,结构和谐,精雕细刻
铁石迳摩崖石刻
铁石迳摩崖石刻
2023-06-18
铁石迳摩崖石刻位于翁源县松塘镇松岗。记载三次修筑山道:刻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的刻文:韶州府翁源县长安乡铁寨迳,缘首张得珛、丘福宽,题劝十方众姓舍财,命工匠肖澄开路一条,愿祈众姓各获因缘大吉利。昔成二十二年孟冬月吉日施
宝安黄氏宗祠
宝安黄氏宗祠
2023-06-02
黄氏宗祠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安镇上合。创建于明代,后历经重修,为四进三开间三天井的建筑群体。进深41.3米、面宽10米,中堂上署敦穆堂,旁设黄姑婆神位。头进与中堂间设有纪念深圳黄氏始祖、晋代南粤孝子黄舒的石牌坊,牌坊名为孝行流芳,以结构为主,辅以木、瓦构件
白玉萨玛王朝遗址
白玉萨玛王朝遗址
2023-06-01
白玉萨玛王朝遗址位于沙马乡境内德托山后。遗址呈长方形,基址周长220米,从残土坯尚看出,共3排房址,相互毗连,门径相通,中间有一庭院。据史书记载,南宋景定四年(1263),德格家族第二十九代四郎仁青曾在此建亦思马儿干军民万户府,德格土司第一居位地
磨旗山捻寨遗址
磨旗山捻寨遗址
2023-05-27
位于宋疃镇后周圩东的奶奶山出产磨石,传说樊哙曾在此竖旗招兵,至今仍有旗杆眼,故名磨旗山。1985年采集生铁1块,发现重修奶奶庙碑1块,刻磨旗山旧有碧霞宫,后有菩萨明楼,前有阎君两厢,再下有山神祠,西峰有三官、火神、灵官、华祖诸殿阁
砚台岩摩崖题刻
砚台岩摩崖题刻
2023-07-24
砚台岩摩崖题刻位于永嘉县清水埠镇罗浮小东南端,蛇山南麓,题刻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光绪《永嘉县志》载:合山相近之章山,有襟江亭,山下水潴处有高三仞,明郡守卫承芳篆镌‘砚台岩’三字。砚台岩是一形如砚台的巨岩,高约5米,阔2米多
油车港长生桥
油车港长生桥
2023-07-20
油车港长生桥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澄溪澄溪大街31号南面。据桥额小字可知此桥重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南北横跨澄溪港,北侧为澄溪大街、南侧为港南大街,系三孔墩式板桥,全长约22米,宽2.97米,桥面由5块石板并列组成,河中两个桥墩为石块砌筑
普慈寺白塔
普慈寺白塔
2023-07-07
寺址原为白塔,北齐时徙县址于此。寺创于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原名无边寺,北宋治平年间重修,改额普慈寺。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续修,寺中并建塔,高耸凌空,顶有尊胜幢,垩久而白色不减,俗称白塔
后底阁遗址
后底阁遗址
2023-07-03
后底阁遗址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东南29公里处紫冢镇后底阁,是一处北朝至唐城镇遗址。2006年进行了勘查和发掘。清理出的遗迹有灰沟、灰坑、铺砖地面、窖穴。出土有佛教、陶造像及残块,其中汉白玉造像的数量较多,雕刻精美。部分造像有彩绘、描金和铭文
兴国寺石塔
兴国寺石塔
2023-07-02
河北博野县兴国寺石塔创建于唐景龙四年(710年),位于河北博野县程委乡解小学校院内。此塔原为兴国寺内之建筑,现寺己毁,仅存此塔。河北博野县兴国寺石塔为四方形十五层密檐式实心石塔,通高7.51米,分为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塔基边长1.73米,由三层方组成
三里堂遗址
三里堂遗址
2023-09-01
三里堂遗址三里堂遗址位于县城东北临蔡乡三里堂北,黑河西岸,是大汶口、龙山时期文化遗址。文化层厚3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内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横篮纹陶罐和素面陶杯,龙山文化时期的篮纹罐、凿等,从遗址的断崖可见到红烧土房基。198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