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磁县贞节牌坊 相关信息共 83
紫金贞节牌坊
紫金贞节牌坊
2023-06-20
紫金贞节牌坊位于紫金县龙窝镇牌楼下村。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农历十二月十三日奉旨旌表温氏贞节而建。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石构建筑,悬山顶,高5.57米、通面宽6.47米、坊门宽4.47米。两旁置石狮,花岗岩质地,上刻精美浮雕图案花纹
冯氏贞节牌坊
冯氏贞节牌坊
2023-06-24
冯氏贞节牌坊位于佛山顺德区北滘镇林头村。这座牌坊建于康熙37年,以粗面岩为石料,四柱三间,11脊重檐,脊端鸱吻形象生动。前后两面的结构,装饰图案、匾额文字相同。图案纹饰包括龙、凤、麒麟、云鹤、梅菊、萱草、西番莲等,手法遍用深浅浮雕、通镂和线刻刻工精细流畅
犍为贞节牌坊
犍为贞节牌坊
2023-09-12
犍为贞节牌坊,位犍为文庙旁边,是由基础、立柱、额枋、字牌和檐顶等五个部分构成。旧时,牌坊的形制和规格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一般是以立柱多少来划分,如两柱一间坊为最小,四柱三间坊为中等,六柱五间坊为最大,即柱成偶数,间成奇数增减,牌坊大体可分为冲天式和屋宇式两种
磁县迓鼓
磁县迓鼓
2023-08-02
磁县迓鼓:邯郸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远在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至今还有商代下七垣遗址,战国时期的讲武城,东魏南北朝古墓群、宋元时期的磁州窑遗址等古文化遗址。据史书记载,迓鼓产生于宋代,然而根据
名山王氏贞节牌坊
名山王氏贞节牌坊
2023-04-13
名山王氏贞节牌坊位于丰都县名山镇东作门居委会,时代为清。2019年,名山王氏贞节牌坊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磁县滏阳桥
磁县滏阳桥
2023-07-04
磁县滏阳桥为民国建筑,位于邯郸市磁县城南关滏阳河。2008年10月20日磁县滏阳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黎家贞节牌坊
黎家贞节牌坊
2023-05-16
时代:明类型:古建筑地址:南昌县广福镇板湖村黎家自然村简介:黎家贞节牌坊位于广福镇板湖村黎家自然村内。牌坊由红砂岩和大理石砌成,雕刻以图案为主,非常精细。从雕刻的纹饰和图案看,当属明代中晚期所建,因未有款,不知旌表何人
中共磁县特别支部旧址
中共磁县特别支部旧址
2023-07-04
中共磁县特别支部旧址位于磁县时村营乡西小屋村内。中共磁县特别支部旧址是邯郸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磁县特别支部旧址,中共磁县特别支部旧址简介,中共磁县特别支部旧址邯郸市中共磁县特别支部旧址旅游指南
泥碧水贞节牌坊
泥碧水贞节牌坊
2023-09-14
泥碧水贞节牌坊位于古蔺县,年代为1865年。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含杨萧氏墓,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牌坊及墓园围墙边界为基线,东北至杨于培住宅10米,东南至周怀民住宅5米
磁县胖妮熏鸡
磁县胖妮熏鸡
2023-12-18
磁县胖妮熏鸡:磁县胖妮熏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属于河北菜。此菜起源于邯郸市磁县磁洲滏阳街焦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已是五代传人。经熏制的胖妮熏鸡,水分少、皮缩裂、肉外露、香味浓、肉质嫩,素称存放一年不变质。选用一年左右的肥嫩户养家鸡,经过十几道工
磁县城隍庙大殿
磁县城隍庙大殿
2023-12-04
城隍庙大殿城隍庙大殿位于磁县城内西大街。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殿为庙内现存唯一的建筑。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47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琉璃瓦顶。柱网布局采用移柱和减柱做法,室内大木用九架大梁,檐下四周施七踩斗拱
磁县北朝墓群
磁县北朝墓群
2023-12-04
北朝墓群磁县西南部讲武城一带的漳河沿岸,遍布着130多个大大小小的土丘,这是一片古墓群。长久以来,这些土丘被认为是曹操的七十二疑冢。这似乎不是空穴来风。从历史的真实来说,位于临漳的六朝故都邺城,与磁县相邻,距磁县县城仅15公里,曹操破袁绍后以邺为都城
磁县凤凰寺
磁县凤凰寺
2023-12-04
凤凰寺原名昭福寺位于河北省磁县都党乡石场村西南,是历史上北方著名的寺院。因建于凤凰山脚下,被当地人俗称为凤凰寺。据现有文献记载凤凰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昔日的凤凰寺属河南省漳德府管辖,被列为少林寺的下院之一
磁县岳城水库
磁县岳城水库
2023-12-04
岳城水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与河南省安阳县交界处,磁县岳城镇岳城村西,是海河流域漳卫河系漳河上的一个控制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8100k㎡,占漳河流域面积的99.4%,总库容13亿m3,水库于1959年开工,1960年拦洪,1961年蓄水,1970年全部建成
磁县崔府君庙
磁县崔府君庙
2023-07-05
磁县崔府君庙位于磁县城内府君庙街北侧,据志书载,崔府君庙唐开元六年(718年)为祀滏阳县令崔珏所建。元大德三年(1299年)、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均有重修记载。该庙原占地面积80亩,有殿、阁等80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