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福建省源古历史博物馆联系电话开放时间门票 相关景点共 7500
真源宫
2023-08-01
位于潜山县天柱山镇风景村新桥组的真宫,为南朝梁武帝时的寺庙遗址,因道人白鹤所建,又称白鹤观、白鹤宫。唐天宝9年(公元750年),玄宗李隆基敕建司命真君祠;宋太平兴国7年(公元982年),太宗赵匡义敕建灵仙观
红花源景区
红花景区
2023-03-03
红花旅游景区位于绵阳市安州区花荄镇红花村,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紧扣一二三互动、农文旅融合思路,大力发展精品花卉培育博览观光及深加工、生态木屋商业体验、体育运动及康养休闲基地、集装箱艺术创意商业街、汽车露营及拓展基地等项目
塔源林场
林场
2023-10-15
新林林业局塔林场坐落在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境内,林场内环境优雅,空气清新舒畅,外界都称之为绿色生态氧吧,很适合老人居住、养身。这里常年有多大千亩的绿化地带,各种树苗上万株,天然优雅的生态环境和清新自然的气候特征,是您假期旅游、生态投资的最佳去处
联源桥
2023-03-31
桥位于吴江市松陵镇八坼社区,跨南港,连接中心街与南浩街。始建无考。清同治十三年(1874),集镇士民为利行人,捐资重建。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梁式单孔石桥,南北走向。全长18.9米,宽3.3米,孔高3米,跨径6.6米
刘凤诰宗源溪祠
刘凤诰宗溪祠
2023-05-28
刘凤诰宗溪祠位溪村与芦溪县城以北约5公里的南乡溪村,。刘氏宗祠依一小山坡而建,相传建于清乾隆50年(公元1785年),由四座祠堂和一座戏台构成,为砖瓦木结构。面积3000余平方米,属古建筑群。刘氏宗祠,正堂屋顶早已倒塌,仅剩四面?壁巍然屹立
武夷源生态旅游区
武夷生态旅游区
2023-03-11
武夷生态旅游区位于武夷山九曲溪上游,武夷山峰黄岗山东南麓,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景区距离度假区50分钟车程。景区内山峻坡陡,峰峦叠嶂,秀瀑媚涧,飞溅奔流,被称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缩影,风景名胜区的后花园。【滑索】武夷峡谷滑索,滑索全长349米,落差35米
源口永宁桥
口永宁桥
2023-04-02
永宁桥位于瓯海区泽雅镇口村,别名驭流桥,亦名口漫水桥。始建于明朝,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曾大修。桥长97米,宽约1.3米,设碇步式桥墩25座,上刻凹槽,再以三条石梁榫接成桥面,两旁以粗大的石条顶护
沽水福源度假村
沽水福度假村
2023-02-23
沽水福度假村地处塞北大草原东北部,张家口市沽源县城东5公里处,与内蒙古沽水福度假村大草原接壤。这里曾有康熙大帝八百里金莲川百花争艳的盛誉。景区交通便利,花草丛生,湖水浩渺,崎岖蜿蜒的炭山山脉,一望无际的原始草原,马牛羊群群相映,耳畔闻阵阵驼铃
赣江源第一瀑
赣江第一瀑
2023-11-14
赣江第一瀑,位于山高陡峭的石井山,由神龙飞天、神龟祝寿、竹海连涛、天然氧吧等景观组成。春天去访赣江第一瀑时机最佳。置身其间,方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原生态!横过山梁,尊颜未见,先闻其声,一阵轰鸣之声穿林而来,丝丝凉气浸袭全身
丰泽源植物园
丰泽植物园
2023-05-05
丰泽植物园丰泽植物园是云南省最大的珍稀名贵花木种植种苗基地、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基地。占地66公顷,园内名贵花木约50万株,植被覆盖率达80%左右。园内山灵水秀,群泉涌流,放养着大量金线鱼。开辟了珙桐园、杉树园、槭树园、木兰园、桂花园等15个专题园
锦源广场
广场
2023-06-12
广场位于湘潭市人民政府大楼的东侧,占地10万平方米,它是城市中心区内独特的45度景观轴的起点,也是锦程道的起点。广场以龙凤为主题,着意表达北方龙文化和南方长江流域凤文化在湖湘文化发源地湘潭相融合的历史事实,同时亦与原地名凤龙坡巧合
耕乐源
耕乐
2023-08-03
太姥山赤溪耕乐旅游景区位于太姥山西麓的磻溪镇赤溪村境内,处在太姥山(10公里)、杨家溪(3公里)、九鲤溪(2公里)景区中心,主要涵括水上运动(漂流、冲关)、户外拓展(沙场炼身、丛林穿越)、高空拓展(高空组合、高空溜索)、瀑布滑道、休闲度假、瓜果采摘等6大休闲
宏源泰染坊
泰染坊
2023-10-20
泰染坊始创于宋元年间,原址在南栅,清光绪迁址于此,系蓝印花布制作基地,也是蓝印花布制品集散中心。在宏泰染坊,可以看到传统工序的全过程演示,也可以在前面的店铺中带一些蓝印花布的成品回家
清源文庙
文庙
2023-05-12
文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大成殿为金泰和三年遗物。中轴线依次为棂星门、状元桥、泮池、戟门、大成殿。左右各置配殿七间,厢房各五间。大成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栱五铺作双抄计心造,梁架为彻上露明造,结构规整,殿顶琉璃剪边,前有月台
灵源箐观音阁
箐观音阁
2023-04-27
箐观音阁位于云南永胜县城东3千米的灵箐,因崖壁上刻有唐吴道子的手笔石刻观音像,故名观音阁,建于唐贞观年间,大殿曾毁于兵燹,又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在原址后重建。为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结构,坐西朝东。整个建筑由山门,主殿,天观,地葬等小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