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甘泉宫遗址
2023-10-03
甘泉宫遗址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淳化县的甘泉山南麓,是一处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的宫殿遗址。甘泉宫遗址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夯筑宫墙局部保留,最高处约5米,墙基宽约8米,城墙的西、南、北三面中部辟有城门
三元宫遗址
2023-06-13
三元宫遗址位于湖南省澧县梦溪镇三元村,澧阳平原北部边缘地带,涔水北岸,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遗址。中文名:三元宫遗址地理位置:湖南省澧县梦溪镇三元村级别批次: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新石器时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批准单位:国务
秦二世陵遗址公园
2023-03-04
秦二世陵遗址公园位于曲江池遗址公园南岸,是西安曲江新区六大遗址公园之一,占地面积约70亩,其中建筑面积为4714平方米。园区整体风格极具秦风特色,以直线、几何、阵列等简洁的手法展示了秦文化的壮美、力量和宏大,与曲江的其他唐韵园林形成显著差异
秦堂山遗址
2023-07-18
秦堂山遗址位于江苏常州溧阳市上兴镇,2011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南博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勘探和试掘,发现遗址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涵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马桥文化和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文化遗存
长春地质宫博物馆
2023-05-08
长春地质宫博物馆(又名吉林大学博物馆),始建于1952年,陈列面积1500平米,以藏品丰富、精品荟萃、特色鲜明享誉中外,是我国乃至亚洲著名的地质博物馆之一。建馆以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数十万人,、、、李富春等党和国家老一辈领导人都曾来馆视察
扶荔宫遗址
2023-04-17
扶荔宫遗址·汉代·韩城市芝川镇芝川村东南。保护范围:遗址所在高台(300×300米)四面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100米。2003年,扶荔宫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扶荔宫遗址,扶荔宫遗址简介,扶荔宫遗址渭南市韩城扶荔宫
大明宫遗址博物馆
2023-05-04
大明宫遗址博物馆位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轴景观中心地下,采用半地下结构设计。这是一座以展示唐代大明宫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分序厅、千宫之宫、如日之升、万国来朝、守望辉煌几个展厅展出了大明宫遗址出土的文物、相关资料以及大唐皇家使用的用具、器皿等
宗圣宫遗址
2023-04-18
宗圣宫遗址时代:西周——宋、元地点:周至县楼观台保护范围:宗圣宫围墙以内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西自墙根至路沿(约5米),北自墙根至环山旅游路(约100米),南自宗圣宫南山门至新碑林北门(约30米),东同A区
汾阳宫遗址
2023-11-24
汾阳宫遗址,位于山西省宁武县余庄乡马营村北2000米处的南滨山顶一块平夷的开阔地上,现存平面呈长方形。中文名:汾阳宫遗址地理位置:山西省宁武县占地面积:16000m²所处时代:隋保护级别: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编号:Ⅰ-14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
2023-10-03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遗址位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的麟游县,是一处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的皇家宫苑遗址。隋仁寿宫、唐九成宫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初名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年)经过修葺后,改称为九成宫
迳宫遗址
2023-04-09
径镇迳宫遗址,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上径村委下屯村,座西北向东南,原宫修于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年),硬山顶土木结构,因年久废毁,于2004年重建。新建镇迳宫于原址稍前移,面宽24米,进深17.23米,占地面积约414平方米
秦直道遗址(黄陵段)
2023-04-17
秦直道遗址黄陵段:保护范围:1、由旬邑县入黄陵境内艾蒿店,沿子午岭山脊至八面窑入富县防火门,全长约50公里,路面两边外延50米。2、艾蒿店、五里墩、五里墩东、五里墩西、老芦保、桂花、兴隆关等7处烽燧遗址(每处200㎡),乔家庄遗址(15000㎡)、高台遗址(1
中国茶宫茶博物馆
2023-06-02
中国茶宫茶博物馆深圳市唯一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民间博物馆,有七大功能馆:茶史馆、茶俗馆、茶萃馆、茶具馆、茶书画馆、茶事馆、茶缘馆。收藏了以茶为主题的名人书画作品、茶文化历史图片、茶文物及茶物品各100多件
学宫遗址
2023-06-08
旧称学宫为泮宫,孝感的学宫在今新华街孝南试验小学,其建筑群以大成殿(俗称圣人殿)为中心,殿南为大成门,门南有沼、即洋沼,沼上有石拱桥、名状元桥。沼围有石栏,沼里植莲。该遗址占地面积26680平方米,建筑宏伟广阔,古朴典雅
渭源秦长城遗址
2023-10-07
古老雄浑秦长城渭源境内的秦长城,修筑于战国时期,是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地段之一。长城在渭源境内,经过4个乡镇14个村,蜿蜒起伏36公里进入陇西县境。这段古长城大部分地段残高在3米左右,少数地段超过8米,每隔1里有一小烽燧,10里有一大烽燧,雄伟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