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窑山坨窑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东刘家窑包
东刘家
2023-05-08
名称:东刘家包年代:唐、宋类别:古遗址地址:玉堂镇凤岐村10组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刘家包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凤岐村10组,浅丘陵区,分布面积为3191.19平方米,为唐、宋时的青瓷系列
邵窑遗址
遗址
2023-05-09
遗址东西长700米,南北宽240米。遗址西高东低为梯田状,东南北三面有约7米高的断崖。遗址保存较完整,平面略呈长方形。文化层厚达6米,遗址遗存物从断崖层和遗址地面随处可见,主要有石器、陶器和少量骨器
碗窑村乡土建筑
村乡土建筑
2023-07-23
村乡土建筑位于苍南县桥墩镇碗村,面积约0.2平方公里,地处玉苍山南麓雷石湖和车水贡之间的坡地,村庄依山傍水,沿山势山涧而筑,构思巧妙,错落有序。因盛产高龄土,村落以陶瓷烧制业为主,故村名由此而来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
甘肃马家彩陶文化博物馆
2023-10-07
甘肃马家彩陶文化博物馆为民办博物馆,成立于2003年,位于临洮县洮阳镇南关。甘肃马家彩陶博物馆是甘肃省马家文化研究会的内部学术研究资料馆,也是对外展示马家文化的展览馆。是经甘肃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甘肃首家民间马家文化彩陶博物馆
上窑馓子
馓子
2023-09-12
馓子:上粗条馓子,也称油果、油面条。(上、洛河一带较为多见)用面粉、明矾、精盐、白糖等和成油面,把油面盘拧成网被形,下入油锅中浸炸定形,成品后有乳白色、淡黄色、金黄色。具有软、脆、焦、酥、香、鲜、咸、微甜等特点。它可直接食用,也可烩、涮、淡季制馁,可做
景德镇民窑博物馆
景德镇民博物馆
2023-08-10
景德镇民博物馆设于全国著名的湖田古瓷遗址文物保护区内。在四十余万平方米的地下积淀了五代至明朝(公元907年—公元1644年)制瓷历史的丰富文化遗存,它清晰地反映了这七百年间陶瓷工艺史上重大变革和集中国古代制瓷历史之大成的全过程
建窑黑釉瓷
黑釉瓷
2023-09-16
黑釉瓷:建黑釉瓷:该烧制的产品以盏类为主,故又称建盏。由于釉色斑纹的不同,又分为多种品种。于黑釉中呈现黑蓝色或浅棕色流纹,犹如兔毫者称兔毫釉;于黑釉中隐有银灰色小圆点,状若水面油滴者称油滴釉;于黑釉中有大小斑点相串,在阳光下随角度变化而呈现五颜六色光亮
下山井窑群
下山井
2023-06-29
下山井群位于广东省遂溪县杨柑镇下山井村西
铁店窑遗址
铁店遗址
2023-11-19
铁店遗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县琅琊镇铁店村及其周围的山坡上,其年代上起北宋(公元960年),下至元代(公元1271年)。铁店烧造的瓷器品种有青釉瓷器和乳浊釉瓷器,以乳浊釉瓷器为主
洪州窑遗址
洪州遗址
2023-11-14
洪州遗址,遗址位于江西省丰城市域东北部6公里曲江镇罗湖村一带丘陵地区,总面积3万余平方米,地面堆积物达45米厚。洪州为当时全国闻名的六大青瓷名窑之一,创建于东汉晚期,盛期为初唐、盛唐阶段,停产于五代
上林湖越窑青瓷
上林湖越青瓷
2023-09-06
上林湖越青瓷:上林湖越遗址位于慈溪市匡堰镇境内的上林湖畔。上林湖越青瓷始烧于东汉,兴起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时期,至北宋末南宋初停烧,前后历时1000多年,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内涵最为丰富的古系之一。据专家考证,上林湖越是中国历
金鼎钧窑
金鼎钧
2023-03-15
金鼎钧位于神垕镇钧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是一个集钧瓷研发制作、展示销售、参观体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艺术场馆。金鼎钧创建于2009年,固定资产2100万元。公司拥有员工88人,省级艺术大师2人,专业技术人员46人
尧头窑遗址
尧头遗址
2023-02-26
陕西省澄城县尧头镇有一处国内罕见的民群遗址,面积达4平方公里,制瓷历史长达千年。清代民国时期,尧头制瓷业到达鼎盛,尧头烧制的碗、盆、罐、瓮等民间陶瓷器具粗朴耐用,行销多省,名声远扬
上窑民俗文物馆
民俗文物馆
2023-04-22
民俗文物馆位于风景优美的西贡郊野公园内,占地500平方米,是一座建于十九世纪末的客家村舍。上村和邻近的一座灰与1981年被列为法定古迹,重修后于1984年开放为博物馆。上民俗文物馆是香港文化博物馆的分馆
龙颈坑窑
龙颈坑
2023-06-22
龙颈坑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城镇河子口老柏塘山南坡。年代为南宋至元。1992年发现,同年发掘230平方米。据调查,南坡分布有5座龙窑,其中一座,长约35米,宽约2.2米,但未清理窑炉。中文名:龙颈坑发现:1992年年代:南宋至元龙窑:5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