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简斋公祠 相关景点共 2222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萧永翁祠)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旧址(萧永翁
2023-08-11
原系萧永翁,俗称萧家祠。晚清建筑,座北朝南,土木结构,前后两进,前有草坪、门楼及土围墙,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1968年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维修,并进行了复原陈列,后历年多次维修、完善陈列,并常年开放
福建军区后方总医院制药厂旧址长森公祠
福建军区后方总医院制药厂旧址长森公
2023-08-05
福建军区后方总医院制药厂旧址长森公位于长汀县四都镇渔溪村,年代为1933年。简介:建于清代,坐西北朝东南,二进三落,土木结构,由门厅、前围屋、内雨坪、上中下厅、两个天井及左右各一排横屋组成,占地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60平方米
红十六军临时军部旧址-黄五美祠
红十六军临时军部旧址-黄五美
2023-05-13
红十六军临时军部旧址黄五美位于小河乡皇碑村横岭组,系红十六军在浏阳开展革命武装斗争时军部临时驻址,也是黄氏家族祭祖的祠堂。旧址建造于中华民国六年(1917),是一座具有湖南湘东地区传统建筑特色的宗祠式建筑
五显庙戴祠小学--中共牛华后山支部活动旧址
五显庙戴小学--中共牛华后山支部活动旧址
2023-09-12
五显庙戴小学(现乐山市五通桥区牛华镇路边井小学)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牛华镇沁水村4组。1930年9月,中共嘉定县委领导的革命斗争失利后,县委负责人李国清被迫转移,共产党员戴禅修、刘汉文转移到牛华后山五显庙戴小学以教书为掩护,继续从事党的活动
南石陈公祠——东莞新一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
南石陈公——东莞新一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
2023-06-16
南石陈公——东莞新一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位于大朗镇南石区166号侧,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间,清道光四年(1824年)和2002年两度重修,GPS坐标:北纬22°5702.5,东经113°5545.0,海拔高程26米
杜甫草堂浣花夫人祠
杜甫草堂浣花夫人
2023-11-04
在杜甫草堂博物馆盆景馆侧。浣花夫人,姓任,蜀郡成都(一说巫山)人。唐代著名女将,西川节度使崔盱小妾。唐大历三年(768年),崔盱入朝奏事,泸州刺史杨子琳趁机攻打成都,浣花夫人募兵拒战,击败杨子琳保全成都。朝廷封崔盱为冀国公,赐名崔宁,同时封任氏为冀国夫人
上城丘屋祖祠
上城丘屋祖
2023-06-20
城区地下工作队智取国民党196师城防图旧址位于河源市源城区上城北直街116号(上城丘屋)。1949年8月,粤赣湘边纵队领导人为做好解放河源城的准备,命令河源城地下工作队千方百计取得河源城防卫戍图。而驻守河源城的国民党196师参谋处就设在清代古建筑上城丘屋
李光地宅和祠
李光地宅和
2023-06-07
时代:清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湖头镇古时为闽南、闽中主要商品交流集散地之一,古代海上丝绸茶叶陶瓷之路东端起点之源头,明清时期尤为繁荣。全镇有二三百处明清古建筑,仅镇区片区就有190多处,其中较完整的明清古民居有68座,座座都是凝固的诗篇
良坊王氏大祠
良坊王氏大
2023-04-04
莲花良坊王氏祠堂始位于江西省,始建于明朝万历壬子年(公元1612年),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前栋设有戏台,台上方书刻古人高风牌匾。祠堂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洪钧故居及庄祠
洪钧故居及庄
2023-11-21
历史街区社区:历史街区社区地处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古城东北部,东起相门河,西到平江河,南起中张家巷,北到管家园,总面积0.4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居民3400余户,9000余人
恒慎陈公祠——中共东莞县工作委员会机关遗址
恒慎陈公——中共东莞县工作委员会机关遗址
2023-06-16
恒慎陈公——中共东莞县工作委员会机关遗址位于望牛墩镇上合望角村,GPS坐标:北纬23°0410.7,东经113°3923.7,海拔高程5米。1936年10月,中共东莞特别支部成立,隶属中共广东工委领导
忠武祠及马公府
忠武及马公府
2023-07-27
蒙城县城西50华里的马集镇,有一片美丽的清代建筑群,这便是马公府。马公,名玉昆,字景山,蒙城县马集镇人,清末反帝爱国名将。同治年间,他奉命率部出师新疆,抗击沙俄的侵略。他驰骋疆场,转战16载,先后收复天山南北城邑十余座,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立下显赫战功
宜兴卢忠肃公祠
宜兴卢忠肃公
2023-05-20
宜城街道:宜城街道办事处是宜兴市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宜兴对外开放的窗口。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24万,下辖30个社区居委,6个行政村。以芜申运河为界,宜城镇辖区内芜申运河临城内侧区域为管辖范围
陶澍、林则徐二公祠
陶澍、林则徐二公
2023-05-19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福建侯官鼓东街(今属福州市鼓楼区)人。。生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二十六日。父林宾日,字孟养,号旸谷,教书为业;母陈帙,做针线、剪纸花,以助家用。林则徐4岁随父入塾启蒙,少年擅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