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箕子读书台 相关信息共 6881
建昌营馓子
建昌营馓
2023-08-06
建昌营馓:迁安市北部的建昌营镇有一种在京东一带独具特色的食品——馓。建昌营的馓,色泽嫩黄,薄如纸,最薄处承半透明状。吃起来酥脆可口,香而不腻,是极好的营养食品。馓可以长期放置不变质,夏季一般可以放半个月,冬季可以放两三个月。馓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楚国
馓子麻花
麻花
2023-06-10
麻花:馓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欢迎,它的制作比较麻烦。在事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挫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将麻仁用开水拌起来,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
台源乌莲
源乌莲
2023-07-18
源乌莲:乌莲,衡阳县特产,主产于衡阳县源、杉桥等地。因其表面呈灰棕色或灰黑色而得名乌莲。源、杉桥等地种乌莲已有3000多年历史,明清之际为鼎盛时期。乌莲以其籽粒饱满,粉而不腻,味甘而香,经火易熟,营养丰富,洁白味美而著称于世,被列为历朝贡品。改革开放以后
乐道子鸡蛋
乐道鸡蛋
2023-12-03
乐道鸡蛋:乐道鸡蛋是四川泸州纳溪区的特产。乐道子鸡产品特征:乐道子鸡体型外貌主要以黄羽羽色为主,乌皮、乌肉、乌骨是乐道子鸡的基本特征,具有内质好、风味好、口感鲜香等特点。二、产业发展2013年底,全区建有年孵化能力1500万羽的乐道子林下鸡家禽孵化育雏中心
牛鲜子
牛鲜
2023-11-19
牛鲜:牛鲜是柳州风味小吃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清真(回民)小吃品。建国成立前会曾由沙街(今柳江路)的马记清真馆经营,或街头巷尾叫卖。制作讲究,层次分明,香酥、韧滑,油而不腻。(柳州)这个有趣的怪名小吃,据说为融安人发明,继而成为融安特产之一,后来在柳州也普遍出
椒盐馓子
椒盐馓
2023-11-03
椒盐馓:它以精面粉为主要原料,佐以花椒、板油、细盐、白糖等。丝条粗细均匀,质地焦脆酥化,口味有甜有咸,造型别致,有扇形和枕形两种,既是点心,又可作菜食。(长沙)椒盐馓老少皆宜,造型新颖别致,既是点心,又可菜食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香睡无轻梦,
子胥山药
胥山药
2023-10-25
胥山药:沈湾山药产于胥故里——湖北省谷城县沈湾镇。该镇位于著名的丹江口水库下游的第一个冲积平原上,境内有因河流冲积而形成的1.5万亩灰潮土洲地,为山芍生长提供了优良的土壤条件。沈湾山药以个大、皮薄、肉质白嫩、炖汤易熟、味鲜、细腻舒口而闻名武汉、襄樊、十堰、
子龙花生
龙花生
2023-10-24
龙花生:龙花生是最适合人体需要的食品,它以粒大、皮薄、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而为人们所称道。抓把新鲜的花生当作小吃,这是最惬意的事情了。现代的人们,在讲究吃的质量的同时,更加注意自身的身体健康。我们知道,有很多因素诸如食物、运动、遗传等都对人的体形、肥胖水平产
烟台焖子
烟台焖
2023-10-10
烟台焖:传统名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由上等地瓜粉团制成焖,凉透后切成小方丁,下锅两面煎至发黄,铲入盘内,浇上麻酱、蒜泥等佐料,热脆、香辣,风味独特。在港城烟台的街头巷尾,你会见到这样的地摊:一个小小的炉灶,一口平底煎锅,几张小饭桌,几只小马扎,便是这个地摊
现子埠遗址
埠遗址
2023-05-02
埠遗址位于即墨市田横岛现埠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06年12月7日,现埠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佟杖子遗址
佟杖遗址
2023-03-22
佟杖遗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小寺沟镇佟杖村。2008年10月23日,佟杖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安臭干子
六安臭干
2023-06-28
六安臭干:臭干最有名的是长沙的火宫殿,咱六安人说到臭干十有八九都说的是云路街里的周家臭干。周家臭干当年是仓房拐周姓老爷子摆街摊创下来的名号,然而子孙不肖,生意越做越好,东西也是越做越烂。如今的臭干当属云路街老仓房拐街口的母女二人所办无名街摊第一。此
秦台遗址
遗址
2023-08-19
遗址(又称秦家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曾出土铜器,文化层距地表不足1米,厚度1.5米左右。遗物有商周时期的陶鬲、灰陶罐、粗把豆、陶纺轮、石镰等。经鉴定为商周遗址,1992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台古堡
西古堡
2023-10-25
西古堡位于台湾省澎湖县外安村南海岸,西屿西南,因清李鸿章为防海寇而倡建的,故又称李鸿章古堡,堡垒全部掩蔽在玄武岩层内,墙垣坚厚,隧道宽阔,可容驻军54人,目前已列为一级古迹,古堡尽头为海崖,有明显的侵蚀地形
京台“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
2023-05-16
刘氏宗祠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清代类型:古建筑地址: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京村委会京自然村内简介:刘氏宗祠位于江西省安义县石鼻镇京村委会京自然村内,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6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