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粤东地委机关旧址胜坑爱庐居 相关信息共 7500
石圳村史庐
石圳村史
2023-04-10
石圳村史位于大埔县枫朗镇,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石圳村史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石圳村史,石圳村史简介,石圳村史梅州市大埔县石圳村史旅游指南
鄂赣省委茶坑驻地旧址
鄂赣省委茶驻地旧址
2023-08-11
鄂赣省委茶驻地旧址位于奉新县甘坊镇西塔村茶组。1934年7月,省委所在地百丈失守,省委书记陈昌寿部队转移到茶,为坚持和加强修铜宜奉边斗争,中共修铜宜奉中心县委改建为中共修铜宜奉边特委,领导奉、靖、修、铜、高、宜、安等县边境的游击战争
中共平阳县委机关驻王坛旧址
中共平阳县委机关驻王坛旧址
2023-11-19
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平阳县委机关进驻王坛村,并经常在该村洪氏宗祠举行较大的活动。县委书记郑海啸和县委机关工作人员分散住在群众家里。其中郑海啸住在一群众的灰间(即存放焦泥灰的屋子)里
庐丰天后宫
丰天后宫
2023-08-05
丰天后宫位于上杭县丰畲族乡丰济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清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奉祀海神妈祖。坐南朝北,通面阔32米,通进深25米,占地约12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门厅、拜亭、大殿,两侧带护厝
隐庐
2023-03-31
南后街下塘与察院前的交会转角处有一座院落,名曰隐,乃是民国时期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占地面积256.68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坐北朝南,面阔两间8.3米,进深七檩7.65米,高5.9米,檐高2.5米,硬山式顶。屋北临察院前河,有内河埠一处
爱山台
山台
2023-10-15
清同治《湖州府志》载:山台在府治后西北隅,宋郡丞汪泰亨所创,取自东坡名句‘尚此山看不足’。
庐江米饺
江米饺
2023-09-10
江米饺:庐江大弯腰江米饺的民间称谓,系纯米粉经过蒸煮加入各种内馅,油炸而成。形状弯弯接近半圆,色泽金黄,香脆酥松,细腻无渣,乃早点和餐桌上佳品,是当地小吃一绝,风靡省内外。
忠爱坊
2023-05-05
旧时,昆明南城外有金马坊、碧鸡坊和忠坊三座牌坊。因三座牌坊呈品字形,故称为品字三牌坊。三牌坊中,又以忠坊的建造时间为最早。忠坊建于元代,是人们为了纪念咸阳王平章政事赛典赤·瞻思丁的功德而建。之所以取名忠坊是缘于塞典赤在滇时,体贴民情,造福于民
中共福清县委机关漈头村驻地旧址
中共福清县委机关漈头村驻地旧址
2023-06-04
中共福清县委机关漈头村驻地旧址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漈头村中部陈氏支祠,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北侧。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组织基础薄弱和敌人的摧残,福清县党团组织一直未能正式建立。1932年5月,中共福州市委派何文成回福清建立党组织
中共龙岩临时县委机关旧址——董邦小学
中共龙岩临时县委机关旧址——董邦小学
2023-08-05
中共龙岩临时县委机关旧址——董邦小学位于新罗区曹溪街道董邦村小学(现为董邦幼儿园园址)内,始建于清末,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20平方米,系土木结构单层瓦平房,前后两厅,两侧回廊。天井处建有走廊,走廊抬梁式,瓦屋面,悬山顶,独具特色
最胜寺
2023-07-23
寺位于郭公山东麓,望江东路西端以北。寺宇坐西朝东,依山起势,由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千佛殿和两侧厢房及围墙组成合院式木构建筑。山门位于最东侧,坐北朝南,为单开间歇山顶木构建筑。正中为最士林青石匾额,左右青石楹联,内藻井出二跳,小筒瓦屋面,大吻兽
胜山
2023-05-18
从慈溪城区东北行10余公里,可见一山,形如黛眉,横卧在葱翠的三北平原上,这就是古称悬泥山的山。沿山脚下的老街,跨过古老的得胜桥,曲折西行,映入眼帘的是戚继光纪念馆和山禅寺。穿过巍峨的山门牌轩,寺院内天王殿、天后宫、大雄宝殿,各抱地势
古铜坑应变会议旧址
古铜应变会议旧址
2023-11-18
抗日战争时期,古铜村是中共浙闽边区委员会的主要活动地,是边区党组织的可靠后方。1944年1月,原中共青景丽县委书记赵传彬投敌叛变,边区党组织完全暴露,情况危急。同年4月,中共浙闽边区委员会书记郑丹甫在古铜召开边区干部20余人的应变会议
南华又庐
南华又
2023-11-08
南华又,俗称南华围或南华围村,是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的客家围村。中文名:南华又地理位置: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开放时间:全天门票价格:免费建造时间:1904年建筑类型:客家围屋、客家围村、客家围寨、客家围堡文保级别:广东省
苏州荫庐
苏州荫
2023-04-01
位于景德路303号,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荫是一处西式建筑与中式仿古园林结合的花园别墅。其地清康熙年间为巡抚慕天颜宅园,俗称慕家花园。几经易主后,道光间道员董国华得其西部(东部于乾隆间归尚书毕沅),略加修葺,太平天国战事后变作茶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