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黄陂会议会址 相关景点共 2786 条
北平城遗址
2023-07-27
又称为红栗城、红城子。东汉末年,封文钦为山桑侯于此,所居之地俗称北平城。《水经注》说:北淝水东南流经山桑邑南,俗谓北平城。《寰宇记》说:北平城在临涣县西南四十五里
斜里遗址
2023-04-04
1992年发现,出土直内和泥质红陶挂黑衣陶觚等遗物。出土泥质红陶挂黑衣陶觚、泥质灰陶豆、泥质灰陶簋、罐、鬲足及泥质挂黑衣陶片,以及石凿等
苏羊遗址
2023-11-08
遗址文化层厚达6米左右,陶质有夹砂红陶、陶灰、黑陶及彩陶。可识别器型有红陶钵、缸、酒器、小口尖底瓶、壶、杯、彩陶盆、缸、钵,黑陶有小口高领缸
老鹳庙遗址
2023-06-30
采集新石器时代陶片有夹砂红、灰陶尖锥壮、宽扁壮鼎足、缸口沿等;周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纹饰有绳纹、弦纹,器形有鬲、豆、罐等。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马家坬遗址
2023-05-30
采集有属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和彩陶片,彩陶纹饰有黑、红色宽带纹、锯齿纹、网格纹,器形有小口双耳壶、双耳瓶和高领折肩罐
居太遗址
2023-07-10
遗址地面暴露有灰坑及大量的陶片,陶片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红陶多以黑色彩绘,纹饰以变形鱼纹、几何纹居多;灰陶纹饰以粗绳纹、篮纹为主。从采集陶片看,器形主要有钵、尖底瓶、曲腹盆、折腹盆、罐等
尚西坪遗址
2023-10-08
采集有泥质红陶篮纹折肩罐、夹砂红陶绳纹鬲、泥质灰陶篮纹罐残片和磨制石器。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的分布与文化内涵有重要价值。
姚李遗址
2023-10-08
采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灰陶片,器表素面或饰篮纹、粗绳纹、附加堆纹、锥刺纹,器形有敞口双耳罐、平底盆、鬲,并采集到石斧、石凿
晋家坪遗址
2023-10-07
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遗存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彩陶纹饰有黑彩宽带纹、曲线纹、同心圆纹、弧线三角纹
沙井柳湖墩遗址
2023-10-06
遗址大部分被沙丘覆盖,文化内涵多以夹砂红陶为主,曾出土单耳、双耳夹砂粗红陶罐和圆鼓形简状杯、石斧和带孔石刀等
马路塬遗址
2023-10-07
陶片为细泥红陶,色橙红,饰黑彩,平行条纹、斜纹、水波纹,还有夹砂红陶片,属辛店文化
丁郗遗址
2023-08-24
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存,文化堆积厚约1.5米,地表及断层暴露大量遗物,以泥质红陶、泥质灰陶为主,另有夹沙红陶、夹沙灰陶、泥制黑陶等,纹饰多为弦纹
角头沙风景名胜区
2023-06-29
角头沙风景名胜区位于下六、草潭镇内,北从角头沙以北的沙滩起,往南沿海岸一直到草潭圩,东从下六红莳地起,西至角头沙海滩的东角,包括下六红莳地、旧庙、新文、路塘、草潭长洪、北拉、麻公、石九、草潭圩等,面积约11.07平方公里,该区主要分布在沿海
火石滩遗址
2023-10-06
火石滩遗址位于大坝村东,地面暴露有夹沙粗红陶片、石斧、石刀以及铜镞等物,并有大量汉砖分布。
黑龙潭遗址
2023-08-18
黑龙潭遗址位于郯城县红花乡马陵山西坡,年代为新时期时代、夏商,类别为古遗址。黑龙潭遗址是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