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红七军21师师部旧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十九路军抗战遗址
十九路抗战遗址
2023-11-22
卫戍守护淞沪之责的十九路将士不顾国民党蒋介石不许抵抗的命令,奋起抗战。十九路军部原驻守在南京,为抗击日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决定将军部移至真如镇范庄亲临指挥抗战
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
里海国家湿地公园
2024-01-09
里海,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子,一个风光旖旎的地方。到过里海的人对那里的莽莽芦荡,粼粼碧水,蓝天飞鸟,美鱼肥蟹,无不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里海湿地大面积的苇海、水域,充溢着一种野味:野水,野草,野鸟,野景,野情,野趣
连州惠爱医院旧址
连州惠爱医院旧址
2023-05-24
在双喜山连州市二中校园内,有一座青砖青瓦结构的19世纪西洋式两层瓦盖房默默耸立着,这就是惠爱医院旧址,当年的伤病员曾在这里治疗。它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是美国长老会在连州风景区双喜山上建的基督教建筑群(包括男医局、女医局、礼拜堂、基督教学校)
中国红军第四军士兵委员会旧址
中国红军第四士兵委员会旧址
2023-08-13
三湾改编时,工农革命军曾在连队成立了士兵委员会组织。1928年5月4日红四军在龙市成立后,又在此设立红四军士兵委员会,由陈毅同志任士兵委员会主任。士兵委员会是由广大官兵民主推选代表组成的一种组织,有五至七人组成士兵委员会的执行委员
鄂豫皖军委及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
鄂豫皖军委及四方面军总部旧址
2023-08-31
鄂豫皖军委及四方面军总部旧址,位于新县城首府路27号,座西朝东,原有砖木结构房屋7排共60余间,清末豫南民居式建筑风格。前后排房屋由长廊串通,每排之间有大小不同的天井小院,井然有序,古朴典雅。由于战争等因素,部分房屋已损毁,现只剩前3排共40间房屋保存完好
烟洲七姊樟
烟洲姊樟
2023-06-12
烟洲镇新龙村有一古樟树,树年上百,其枝有,排列紧致,粗者须4人合抱、细者亦有一人之围,远看像七位端庄贤淑的姑娘,故称为姊妹(姊樟)。村中互传,若有人看见树上有姑娘梳头,即喻意此人有福气,将来必能高升
抗联一、二军会师地
抗联一、二会师地
2023-03-24
抗联一、二会师地位于白山市靖宇县,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抗联一、二会师地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十六军临时军部旧址-黄五美祠
十六军临时军部旧址-黄五美祠
2023-05-13
十六军临时军部旧址黄五美祠位于小河乡皇碑村横岭组,系十六军在浏阳开展革命武装斗争时军部临时驻址,也是黄氏家族祭祖的祠堂。旧址建造于中华民国六年(1917),是一座具有湖南湘东地区传统建筑特色的宗祠式建筑
后七里海北岸古文化遗址
里海北岸古文化遗址
2023-11-23
里海北岸古文化遗址在宁河县后里海北岸,由潘庄至桐城一带。1957年发现,暴露遗物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有缸、盆、甑、壶、瓮、甬、等到残片口沿和五铢钱,布币大泉五十、板瓦、甬瓦、五线谱当绳子纹砖,铁块红烧土和零星贝壳分布,同时还有冶炼作坊遗迹和墓葬地
七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
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
2024-01-12
具有物种宝库,粤东明珠之美誉的广东目嶂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五华县西部,毗邻东源、紫金、龙川,总面积58.5平方公里,是广东省最大的天然阔叶林区之一。目嶂风景区主峰目嶂海拨高1318米,登顶望去,周围群山连绵,或奇或幽,或险或秀,茫茫一览无遗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驻酃县水口团部旧址(朱家祠)
工农革命军第1第1师第1团驻酃县水口团部旧址(朱家祠)
2023-06-10
工农革命军第1第1师第1团驻酃县水口团部旧址(朱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口村。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酃县水口,工农革命军第1第1师第1团团部设在朱家祠。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酃县第一个党支部——凉桥党支部书记周礼
火田军陂遗迹
火田陂遗迹
2023-08-07
火田陂遗迹位于云霄县火田镇火田村,年代为唐。简介:唐总章年间(668—669)来自河南光州的陈政、陈元光率开漳将士建造的拦江自流灌溉水利工程,故称陂,至今仍灌溉千亩良田
红六军团第十八师长征旧址(黄木潭老街及誓师地)
六军团第十八师长征旧址(黄木潭老街及誓师地)
2023-04-09
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六军团第十八师长征旧址(黄木潭老街及誓师地)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陈家河镇。年代为1935年。2019年,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六军团第十八师长征旧址(黄木潭老街及誓师地)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六军团第十
开封红洋楼(国共黄河归故谈判旧址)
开封洋楼(国共黄河归故谈判旧址)
2023-08-27
洋楼,位于开封市禹王台区北临陇海铁路线的民生街北侧的驻军院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称为:国共黄河归故谈判旧址。现被驻汴某部队使用洋楼建于1917年,由当时北京邮政总局拨款,作为时任邮务长的办公及居住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