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红军万安桥战斗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二密河伏击日伪军车战斗遗址
二密河伏击日伪军车战斗遗址
2023-03-28
二密河伏击日伪军车战斗遗址,位于通化县二密镇二密河西岸的西岔沟门剜眼子沟公路旁,距镇政府所在地二密村7公里,遗址处丘陵坡下现为当地农民的园田地。1934年9月6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司令部由兴京(今辽宁省新宾县)返回河里抗日游击根据地
永安桥,沈阳的赵州桥
安桥,沈阳的赵州桥
2023-12-06
安桥,沈阳的赵州桥:【沈阳·于洪·永安桥】大御路,是清代北京至沈阳的陆上交通大通道,为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进兵辽西和关内时最早铺筑。清王朝定都北京后,成为清帝东巡和运送御物所行之路,故称大御路。皇太极在后金天聪八年(1634)将沈阳改名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
新城战斗旧址
新城战斗旧址
2023-10-30
自鹅岭西行5公里,就到达新城战斗旧址。1928年2月18日,毛泽东同志在新城东门侧的棋山上亲自指挥了新城战斗。这次战斗歼灭国民党军队一个正规营、一个靖卫团,击毙国民党军队营长王国政,活捉了国民党县长张开阳,俘虏国民党军队100余人,缴枪数百支
松陵泰安桥
松陵泰安桥
2023-04-02
松陵泰安桥俗名新桥,位于吴江市松陵镇盛家厍老街区,跨新开河(又名新桥河)。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始建。盛家厍原为松陵城东南商业街区,商铺比肩而立,热闹非凡。明嘉靖年间,邑人吴淓兄弟主持开凿自吴淞江通城西烧香浜的新开河,将此城南地区分割为南北两片
大义乡战斗旧址
大义乡战斗旧址
2023-06-03
大义乡战斗旧址十八姓宗祠位于闽侯县青口镇大义村。1935年冬,活动在莆田常太游击根据地的红军闽中游击队第2支队,在马口镇压了罪恶累累的铺差韩觐侯和为虎作伥、欺压穷人的猴坑土豪杨本六后
驿前红军宿营地
驿前红军宿营地
2023-08-11
驿前红军宿营地:莲花古镇驿前有明清时期古建筑五十余处,土地革命和第五次反围剿时期,著名的高虎脑战役、万年亭战役、古楼峰战役都是在驿前境内进行的。1934年8月高虎脑战斗结束后,红军退守驿前一带并在此宿营
万楼战斗烈士碑
万楼战斗烈士碑
2023-09-01
万楼战斗烈士碑位于永城市裴桥乡万楼村。万楼战斗是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反顽斗争中进行的一次战斗。1941年4月6日,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三十四团一营两个连,在裴桥万楼受到日、伪、顽军的围剿
同里泰安桥
同里泰安桥
2023-11-03
安桥跨秵、漆字圩。1997年建,钢筋水泥桥,石贴面,栋式单孔。桥跨度6米,宽2.8米,矢2米。此桥高度比周围桥低50厘米,这样便于车辆及行人过桥,但给游船带来不便,一年之中,有10天左右汛期难以行驶。桥两边有4根柱石,每根柱石雕有狮子。两边有石栏板护着。
万氏营垒
氏营垒
2023-09-26
氏营垒,位于丘北县腻脚乡腻革龙村民委城子山村大城坡山梁上。据考证,氏营垒遗址是明未清初土知州普明声之妻氏驻兵扎营之地,俗称氏营垒。营垒由五座山头相连组成,从城子山脚起用石块支砌成墙,一直延伸至大城坡险要山头处,长约十余里
苏村战斗纪念地
苏村战斗纪念地
2023-08-23
苏村战斗纪念地位于莘县张寨镇苏村,年代为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10月,苏村战斗纪念地被公布为聊城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苏村战斗纪念地,苏村战斗纪念地简介,苏村战斗纪念地聊城市莘县苏村战斗纪念地旅游指南
乌石岗战斗旧址
乌石岗战斗旧址
2023-08-10
苏区斗争时期,乌石岗发生过两次鏖战,至今岗上仍有红军迹,耳畔俨闻先辈声。第一次战斗是1931年5月27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在此指挥红军攻克广昌县城
扶眉战役绛帐街战斗遗址
扶眉战役绛帐街战斗遗址
2023-04-16
扶眉战役绛帐街战斗遗址位于宝鸡市扶风县绛帐镇。1949年7月13日,第一野战军60军179师536团2营5连的全体指战员忍受着饥饿干渴和疲劳酷暑,把盘踞在扶风县上宋乡中坡村塬顶上的胡宗南集团第18兵团65军177师528团打得溃不成军
红军楼
红军
2023-04-30
红军楼位于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镇红军长征纪念馆东侧,原是名为庆圣楼的戏楼,建于清光绪十三年。红军长征经过静宁县时,毛泽东曾经把界石铺确立为红军长征会师中央战略部署中的中心基点,并把这座红色小楼作为居住及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的场所,当地人为纪念这段历史
红军村和红军墙
红军村和红军
2023-06-10
红军村和红军红军村位于严塘镇湾里村。1931年4月,县苏维埃政府迁此,同年冬撤离。其标志性建筑为茶陵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该建筑系民房,前后2栋,中有天井2个,有房间24间,建筑面积808平方米,砖木结构,风火垛饰以彩塑
达州红军烈士陵园
达州红军烈士陵园
2023-09-20
达州红军烈士陵园位于达州市通川区陵园路。达州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战争时期,十余巴山儿女投身革命,为民族解放和新中国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数万革命先烈长眠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