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红军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相关景点共 6833
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
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
2023-07-18
这里曾是华中六省市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的指挥中心,现在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十六军军部旧址
红十六军军部旧址
2023-08-07
红十六军军部旧址(红十六军军部旧址、团部旧址)红16军驻地旧址有两处:一处是位于修水县渣津镇西堰村军部旧址,一处是位于渣津镇东堰村更尾垅的部队驻地旧址。1931年11月,国民党军独立第32旅刘夷部两个团和江西省保安团,在探得修水马坳、渣津地区均无红军
古代吐鲁番盆地军事防御遗址
古代吐鲁番盆地军事防御遗址
2023-03-19
位于新疆天山东部山间的吐鲁番盆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鄯善县),是古代西域东西、南北交通的要道和十字路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加之吐鲁番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在该地区保留了大量包括烽燧在内的古代军事设施遗址
郭田镇红军标语
郭田镇红军标语
2023-06-21
郭田镇红军标语位于五华县郭田镇布美管理区四角楼,共40多条。四角楼有两座倚山而筑的四点式客家大屋,名良贵楼、体章楼,均为灰沙夯筑墙体,前设晒坪和半月形水池。1930年5月至1931年春,古大存等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在粤东八乡山地区活动
红花岭红军战斗遗址
红花岭红军战斗遗址
2023-06-14
红花岭红军战斗遗址位于湖南省桑植县长潭坪乡刷珠溪村红花岭组。1933年8月初,夏曦、卢冬生率领七师回到鹤峰的时候,正逢敌三十八旅潘善斋联合当地团防向鹤峰苏区围剿。当时的苏区只有鹤峰一座县城,而巩固现有苏区的任务,实际是要以鹤峰县城作为依托
小枧红军标语、漫画
小枧红军标语、漫画
2023-08-12
红军标语、漫画位于上栗县东源乡小枧村老街肖家祠堂的大门口右侧外墙之上,漫画面积6平方米,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为红十六军九师七团政治处创作。此祠堂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坐南朝北,保护地带画四周10米,建设控制地带画四周20米,建设控制高度10米
麟凤村红军墓
麟凤村红军
2023-05-08
麟凤村红军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成佳镇麟凤村2组火烧庙,东北距李金维家100米,此墓埋葬了1935年11月牺牲的红三十二军战士2人。1982年10月9日,蒲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蒲江县文化局、民政局培修
凤龙堂、麻柳滩红军渡口
凤龙堂、麻柳滩红军渡口
2023-09-07
凤龙堂、麻柳滩红军渡口位于古蔺县,年代为1935年。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1)凤龙堂红军渡口又名孙家坝红军渡口,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渡口东西长50米,南北宽20米为定界
红军进长泰纪念亭
红军进长泰纪念亭
2023-04-04
红军进长泰纪念亭位于长泰县武安镇武德园北侧。1932年4月20日,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后进入长泰,国民党四十九师张贞所属叶文龙部的一个连闻风丧胆,向林墩方向逃窜而去,只留下戴大砖、李得茂两个便衣队共十多人出没长泰县城武安镇
东宁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
东宁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
2023-03-31
原东宁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牡丹江市东宁县东宁镇转盘道中心处。原遗址GPS北纬44°03′29.5{C}{C}东经{C}{C}131°07′09.7海拔115米。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的23个月对日本发动进攻
黄泥刘氏房祠红军标语
黄泥刘氏房祠红军标语
2023-08-13
黄泥刘氏房祠红军标语位于井冈山市,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
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
2023-10-17
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景区是以弘扬革命传统为主题,集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是横店共创、共有、共富、共享工作委员会为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发展红色旅游的号召,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塑造民族精神,增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和国防意识
会宁红军会师楼
会宁红军会师楼
2023-10-07
会宁红军会师楼在会宁县城,旧会宁城城垣已不完整,现仅存城西门(西津门)及南北城墙各47米,西津门建于城门底座上,有城楼两层,为清代所建,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主力胜利会师于此,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至此胜利结束
抗大八分校旧址
抗大八分校旧址
2023-06-01
抗大八分校旧址天长市铜城镇龙岗社区1942年5月,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八分校成立(简称抗大八分校),校长为新四军副军长兼二师师长张云逸,二师副师长罗炳辉任副校长,冯文华任教育长。下设政治部、军事训练处、文化教育处、供给处等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2023-02-21
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长征到达湘桂边境,蒋介石集中了30万部队,在桂北湘江以东地域布下了号称铁三角的第四道线。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七天七夜,终于以折损过半的巨大代价突破了湘江线,继续北上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