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红军宣传、社调活动处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伍家屋红军标语旧址
伍家屋红军标语旧址
2023-08-03
伍家屋红军标语旧址位宁化县石壁镇立新村伍家屋自然村。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驻石壁立新红军部队为宣传党和红军政策,曾在该香火厅外墙壁书写1条红军标语,内容为土豪的谷子不要钱发给贫农,目前保存较好
上里红军碑林
上里红军碑林
2023-09-11
1935年6月到来年2月,北上红军在途经雅安雨城区期间,在上里古镇的石桥、石碑、石坊、石壁、石柱上面留下了许多宣传标语和革命口号。抗日救国、自救救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抗日反蒋!、红军是反蒋抗日的主力军……这些震撼人心的抗日救国标语
中社释迦寺
释迦寺
2023-05-25
位于盂县上镇中北村。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襻间枋题记载,元延佑二年(1315)年重修,明清时屡有修葺。占地面积936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过殿、正殿,两侧有东西配殿、耳殿
红军攻城战斗遗址
红军攻城战斗遗址
2023-04-15
原有城墙和城门等今已无存,现仅存中国工农红军攻占嵩明县城的战斗遗址和一座跨于护城河上的单孔石拱桥。1935年4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师由寻甸县塘子进入嵩明县的匡郎,沿大铺、倚伴等村直逼嵩明城下
正下社财神庙
正下财神庙
2023-07-06
正下财神庙,位于代县峨口镇正下村中。创建年代不详,据财神殿题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修,现存为清代遗构。坐北向南,占地面积785平方米。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有戏台、财神殿,东西两侧为耳殿。财神殿石砌台基,基宽9.2米、深7.2米、高0.45米
李调元读书台
元读书台
2023-09-16
元与其父李化楠,堂弟李鼎元、李骥元连中进士,李氏兄弟同入翰林院,为罗江留下了一门四进士,弟兄三翰林的佳誉。在那个时期,罗江人文蔚起,竞美祠垣,其成就在清代四川文坛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红军村和红军墙
红军村和红军
2023-06-10
红军村和红军红军村位于严塘镇湾里村。1931年4月,县苏维埃政府迁此,同年冬撤离。其标志性建筑为茶陵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该建筑系民房,前后2栋,中有天井2个,有房间24间,建筑面积808平方米,砖木结构,风火垛饰以彩塑
下社堡址
堡址
2023-07-06
堡址,位于代县峨口镇正下村东。平面呈长方形,东西47.4米,南北66.1米,分布面积3133平方米。四面墙体残存,基宽5.2~5.7米,顶宽1.2~2.8米,残高2.4~6.2米。墙体土质夯筑,夯层厚0.07~0.13米。南墙正中辟有堡门。属明代遗存
广长社
广长
2023-10-15
广长律院又名广长,位于大莲花池西南岸青林山上。律院创始人是高僧三昩和尚。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至崇祯二年(1629年),历时四载。原占地面积16000多平方米。庙山门墙高三丈,粉红色,上嵌四个金字广长律院,据说是明末大书法家董其昌手书
建武红军长征纪念碑、红军碑林
建武红军长征纪念碑、红军碑林
2023-09-12
兴文建武红军长征纪念碑、红军碑林位于兴文县九丝城镇建武村,距离兴文县县城55公里。兴文县建武(历史上曾为县城)为中共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地,也是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征战地,在这里先后牺牲了10余红军战士
社步窑址
步窑址
2023-09-05
步窑址级别:县级时代:宋代地址:位于桂平市步镇宁江村和清石村之间的土岭上保护范围:以窑堆为中心,以堆的边线向外扩15米的范围内为保护范围。建控地带:保护范围外扩15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北社东南堡
东南堡
2023-07-05
东南堡门,位于定襄县宏道镇北东村中。堡门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193平方米。据堡门门额匾题记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建。堡门为石砌墙基,墙基高1.1米,现存堡门为砖券拱形,宽14.1米,高约8米,进深13.7米。其上原建有老爷庙,现已毁
红军饼
红军
2023-12-14
红军饼:红军红军饼以土产小麦面为主原料,用麻糖渗合烘烤而成,以冰糖、红糖、白糖为辅助佐料烧烤而成的麦饼。其品质清脆可口,外观金黄,色泽光亮,其味香甜可口,携带方便,麦饼作为备战的主食粮,因此而得名红军饼,如仿红军饼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的亲睐。
红军陕甘支队文艺联欢晚会革命遗址
红军陕甘支队文艺联欢晚会革命遗址
2023-10-07
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文艺联欢晚会革命遗址简介一九三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中共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进驻通渭县城。三十日傍晚,红军文艺联欢晚会和大会餐在南门外的河滩上举行。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文艺联欢晚会由第三纵队参谋长张经武主持
社旗山陕会馆
旗山陕会馆
2023-02-25
旗山陕会馆,国家4A级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城中心,为清代山西、陕西在赊旗店的商贾集资兴建,作为他们同乡的场所,故名山陕同乡会馆。会馆春秋楼内泥塑关羽坐像,并豢养有监、官、僧道,会馆亦称山陕庙。道光年间曾改称鼎元,1923年复称山陕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