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红十三军一团扩编地下嵊村旧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雅溪古村景区
2024-01-10
雅溪古村位于江西省全南县龙源坝镇,距县城22千米,村落始建于明朝时期,村民皆为陈姓。雅溪古村有两座建于清朝的客家围屋,由福星围和雅凤围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010平方米。雅溪古村落选址和营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天人合一的理念,选址布局精巧
卢村志诚堂
2023-11-17
卢村志诚堂清黄山市黟县卢村的木雕楼(志诚堂)雕刻技艺精湛,图案栩栩如生,简直就是一座雕刻艺术的博物馆,折射出古代徽州艺人娴熟的技巧和超凡的智慧。集木雕艺术之大成的志诚堂,建于清道光年间,据说是当地大户卢邦燮(卢百万)所建
梁后庄村红果
2023-06-10
梁后庄村红果:梁后庄村四面环山,是远近闻名的山楂之乡,种山楂的历史有百年以上。种植面积达到2000余亩,年产山楂200到300万公斤。得益于优良的水土和特殊的小气候,这里产出的红果皮薄、个大、含糖量高,口感绵软,深受市场的青睐。2010年,当地村民组织销售合作
仕阶村摩崖石刻群
2023-09-07
仕阶村摩崖石刻群豪情浓时石做纸,雅趣兴起刀为笔。清代名将冯子材西望巍然耸立的五指山,在上安仕阶村大石旁踌躇满志挥毫而就手辟南荒四个遒劲工整的大字。泐石志事,古人所好。摩崖石刻即于天然石壁上摩刻字或图以纪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中华新闻台旧址
2023-04-0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中华新闻台旧址位于瑞金沙洲坝。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创建了红色中华新闻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红色中华新闻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为新中国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古村春色几许,喀斯特地貌的坝美村是最后的世外桃源!
2023-08-08
古村春色几许,喀斯特地貌的坝美村是最后的世外桃源!:张强丨摄走拍网友张强最近行摄在广南县坝美村,发现其四面环山,因其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溶洞、河流及村落,村里人进出村子必坐船穿过溶洞,出得洞口......张强丨摄进村的人出得洞口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
天津有哪些老建筑 天津十大牢老建筑
2024-11-11
天津历史悠久,自然有不少的古建筑,在不同风格的建筑里,哪一幢最能体现天津的绝美面貌,天津这10栋老建筑,代表了天津的历史和底蕴,详情见下文,周末一起去打卡吧!
长沙河西好玩的十八大休闲场所有哪些
2024-12-25
一条湘江将长沙划分为河东和河西,河西是指岳麓山这边,河西有艺术浓厚的李自健美术馆,休闲娱乐的河西王府井商业广场,风景优美的洋湖水街,一起来看看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吧。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
2023-10-27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老街东端。原系吴氏宗祠,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据《高淳县志》记载,吴家祠堂建于明朝末年,面朝官溪河,背靠老街,共三进,第一进是戏楼,楼上观乐台(戏台),楼下是通道,台前是露天剧场,可容纳千余观众
汉口平汉铁路局旧址
2023-04-25
汉口平汉铁路局旧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建于1911年,4层建筑,结构砖木,外墙为青灰色铁砂砖砌筑,平面呈王字型布局,中部入口设门斗,两翼突出做成骑楼,行人可从底层空廊中通过,其建筑特色对丰富城市街道空间具有特殊的作用。(第五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应山协议》签订旧址
2023-06-08
《应山协议》签订旧址位于广水市应山办事处南正街。1946年1月10日,中国共产表同国民党政府代表签署停战协定,双方颁发于本月13日午夜生效的停战令。但国民党军仍不断进犯中原解放区。同年3月,军调部第九执行小组为国民党军队侵占应山以南解放区一事赴应山进行调处
河龙红军兵站旧址
2023-08-03
河龙红军兵站旧址伊氏宗祠位于宁化县河龙乡河龙村上伊自然村(乡集镇所在地)。1933年7月,红军东方军取得泉上土堡战斗胜利,解放了宁化东北片。为加强党对新区的统一领导,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是月22日决定增设彭湃县(今宁化县安远乡)
交通部苏州电报电话局旧址
2023-04-01
交通部苏州电报电话局旧址位于闾邱坊巷1121号,青砖外墙,二层东西大约30米,南北宽约10米。建筑正厅有四根罗马式廊柱,上有露台及栏杆。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苏州开始有电话,当时叫德律风,由湖南人马伯亥私人创办,局址设在阊门内下塘泰伯庙内
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旧址
2023-03-23
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旧址位于谢家巷13号。原为陈氏住宅,曾是党的秘密联络点。1937年宅主人陈素与江上青等人在此筹建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转赴皖、鄂等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建筑前后三进,三间两厢式民居,前后天井相连。宅西为一小庭园,庭园内客厅一间。
中共川陕省委党校旧址
2023-09-19
中共川陕省委党校旧址位于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通江县诺江镇书院街83号。校舍建筑系清道光十三(1833)年知县武来雨用劝捐赈济的余钱修建,时为通江县东皋书院考棚。1933年2月,中共川陕省委在通江县城宣告成立后,随即在此创办中共川陕省委党校,历时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