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吴季子墓
2023-10-29
吴季子墓吴季子墓在申港镇西南隅的申港中学内。《史记·吴世家》后注有:延陵季子冢在毗陵县暨阳乡。《越绝书》云:季子冢古名延陵墟。《寰宇记》载:季子墓在晋陵县北70里申浦之西。上建季子祠,塑像祭祀。祠内有相传为孔子所书10个古篆墓碑,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
季子庙
2023-05-20
季子庙是纪念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的祠庙,其历史悠久。殿宇宏伟壮观,塑群灿烂辉煌,是江南最大的名庙之一。季札三让王位后,隐居延陵,曾奉命两次历访中原各国,留下聘鲁闻乐,脱难齐婴。徐墓挂剑,守礼葬子以及三国分晋等许多动人的故事
汾西县抗日游击队活动旧址
2023-03-25
汾西县抗日游击队活动旧址位于汾西县对竹镇刘家庄村,时代为1937年——194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马王庙、义和桥、贾在中等29个革命故居及民居院落,游击支队医疗驻地(野火台28孔土窑洞),七沟八梁一面坡上零星分布的土窑洞67孔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无名英雄纪念碑)
2023-11-04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又名无名英雄纪念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公园,该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60多万川军而于1944年修建的。纪念碑上一位川军士兵,穿着短裤、绑着绑腿,背着斗笠大刀、手握步枪,胸前悬挂两颗手榴弹,注视前方,就像即将冲锋的战士
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2023-10-31
新四军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座落在阜宁县芦蒲乡芦蒲村。纪念塔建造于硝烟弥漫的抗战年代。新四军第三师在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将军的率领下,击破了数万日伪军的层层包围,粉碎了敌人的两次大扫荡,盐阜大地上洒满了烈士的鲜血
陆军第六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2023-04-2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位于广东从化县良口区良明乡六三市北面石榴山腰,背靠大山,面临粤赣公路。第六十三军军长张瑞贵令各师搜集本军历次战役殉难将士忠骨3000余具葬于石榴山之阳
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2023-05-12
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晋源区姚村镇杜里坪村,占地276平方米。中文名: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旧址位于:晋源区姚村镇杜里坪村占地面积:276m²历史:1937年11月8日,日军侵占太原
菊花台抗日九烈士墓
2023-05-18
南京中华门外菊花台上有抗日九烈士墓。墓园坐落在台的正南坡,墓丘面南,9座墓排成一字,似摺扇形,每座墓丘均以混凝土浇筑,平均长2.65米,宽1.85米,略为高出地面。这里松柏长青,象征着烈士们坚贞的爱国情操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景仰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
2023-05-17
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干校于1944年10月建立,是在原新四军教导大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和延安的抗大属同一种模式,如同现在的中央党校和地方党校一样,与浙东行政公署在同一个三合大院,大院内的天井是军政干校的露天课堂,室内课堂面积180平方米
馒头山抗日烈士公墓
2023-11-24
馒头山抗日烈士公墓,位于宁武县西马坊乡馒头村东500米的坡地上。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周围松树环绕,墓地有一排石砌窑洞3个,前置墓碑,碑刻刘家岩战斗中烈士四十名永垂不朽中共宁武县委、宁武县人民政府八五年元月一日敬立
石岭子城子山山城
2023-03-29
石岭子城子山山城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地址:梨树县石岭子镇后李家屯年代:金、元类别:古城址管理单位:梨树县文管所是否开放:否石岭子城子山山城为金代、元代文化并存的山城遗址,古城依自然起伏的山坡筑成
阿子滩景区
2023-10-08
阿子滩景区阿子滩景区位于卓尼县县城西北部,辐射阿子滩、申藏、完冒三乡。主要人文景观:①创建于1560年的阿子滩大菩提宝塔。宝塔内藏《甘珠尔》大藏经等经典三百多卷,还供有宗喀巴弟子之袈裟,历世0、班禅、策墨林和西藏摄政王的衣物
蔡子池
2023-06-12
蔡子池位于南城区,相传为东汉蔡伦造纸时浸洗麻头、破布、树布的池子,池约20万亩,四周麻条石砌成,池子正中处东西向筑石桥一座,分成南北二池。星朗月明夜晚,闲步石桥上,流涟石亭,可见到南北池中各有月影,故有蔡子池上双月美的佳名。池南有蔡侯祠、宝鼎
花崖子
2023-04-21
花崖子花崖子位于黄花乡土窑村西侧花崖沟,距县城北20公里,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野幽深大峡谷,长10公里,宽300米。峡内谷深山高、地势险要、南北两侧连绵奇峰对峙,悬崖陡壁嶙峋,危石累累凌空,峭壁色泽鲜艳,有红、白、黄、蓝、赭诸色,杂然相间,色彩斑谰,绚丽多姿
箕子读书台
2023-09-01
箕子是我国商代的一位富有正义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是商纣王的叔父,又是辅国文相,因不满纣王,被囚西华而筑台夜读。箕子读书台也是古老西华的象征。西华在唐代武德年间又名箕城县。周武商后,释箕子囚,向箕子请教治国大纲《洪范九畴》,并欲用箕子为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