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红色娘子军成立大会场地遗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西顾庄遗址
2023-08-18
西顾庄新石器遗址位于沂源县大张庄乡西顾庄村东南约250米处的山间平地。面积10000平方米。尚未正式发掘。1984年文物普查时,有关人员陆续采集到保存基本完整的夹纱红陶尊和陶鬶(三足釜)、甗(古炊具)、鼎、罐及部分蛋壳陶残片
马家塬战斗遗址
2023-04-16
马家塬战斗遗址位于延安市洛川县槐柏镇上花园与马家塬小沟渠两侧。1946年7月16日,洛川游击队约30名游击队员,由总指挥雷雨天带领到黄龙山开展游击斗争。途经槐柏镇上花园小沟对面马家塬时,因一岳姓之人告密,国民党地方武装头目贺明焕带百余人与游击队激战
任田战斗遗址
2023-04-05
壬田战斗遗址位于瑞金市壬田镇境内,地处下街、高轩两村之间。壬田战斗战场的范围,南北长约2公里,东西宽1公里。战场被端在高轩村下河子北后山,山高约30米左右长条形,占地5000平方米。1927年8月3日至5日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分批撤离南昌,南下进军广东
七旗岭遗址
2023-04-01
七旗岭遗址位于王化集东近2公里,谷河南岸的岗头上。长约500米,宽约300米,高5-7米,东、南、西三面2000米以内岗丘起伏相连。《正德颍州志》载:俗称王保保常屯兵于此,树七旗,故名,岭头有仓。当地称七旗仓或七里仓。
北水关遗址
2023-03-29
北水关遗址位于嘉定镇北大街桃李园中学东北侧,年代为明。位于嘉定古城嘉定镇护城河内侧、横沥河北端,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嘉定古城四座水关之一,于2009年7月在嘉定老城区泵闸改建工程施工时被发现。历史上,北水关不仅是水利设施,同时还具有军事防御功能
山海工学团遗址
2023-03-29
山海工学团遗址位于大华路龙珠苑200号,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是陶行知创办的一种特殊的乡村教育组织。民国二十二年(1933)后,成为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一个活动据点,开展国难教育。民国二十六年(1937)八一三淞沪会战后,山海工学团因所在地为战区而停办
牧城驿遗址
2023-03-26
牧城驿遗址是大连地区明代军事设施遗存是的一处,对了解明代大连地区军事设施的发布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价值。牧城驿古城区域,东西宽182米,南北长近600米,城墙高一丈有余,宽3.6米,有南、北两城门高2丈,城门上有个洞,城门的建筑风格与辽阳东京城形式一样
白崖沟遗址
2023-03-26
白崖沟遗址位于吕梁市兴县恶虎滩镇白崖沟村北,地处蔚汾河上游北岸的二级阶地上,时代为龙山时期,总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该座石城东、西、北三面筑城,南面环河,城墙保存较为完整,城内发现有多处居址区及墓地等,房址普遍存在地画,绘画内容丰富。
寿王坟铜冶遗址
2023-03-22
遗址现存矿坑、选矿场、道路、冶炼场及居住址。遗物主要有铜饼,上刻东六十东五八东五四西六十西三五西五三,还有铁锤、钎子、小铁刀、铁带钩、残铁锄、陶罐、陶豆等。
正南城子古文化遗址
2023-11-20
正南城子古文化遗址汤泉街道大黄村正南组东北300米�周�区文物保护单位俗名正南城子,面积约2400平方米,高约4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1982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鬲、甗,黑皮陶罐、钵等残片,泥质灰陶豆、钵,几何印纹陶罐、钵,石斧,长方形带孔小砺石等
合水东关遗址
2023-10-09
东关遗址位于合水县太白乡东100米。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5米。采集有彩陶盆、钵,泥质红陶盆、罐、钵、重唇口尖底瓶、夹砂红陶绳纹罐等器物残片。彩陶施,纹样有宽带纹、变形鱼纹、变形叶纹等
黑城子古城遗址
2023-10-07
黑城子古城遗址位于靖远县大芦镇黑城子村西北1公里。是一处大型土筑军防城堡。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80米,东西宽172米,面积约4.8万平方米。城墙为夯土版筑,夯层厚约0.14米,墙残高24米,基宽911.8米,顶宽12米。南墙正中偏东开门,门宽5米
罗家湾遗址
2023-10-06
罗家湾遗址位于天祝县东坪乡罗家湾村西北2公里。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2米,暴露有泥质、夹砂红陶片。曾出土方格纹彩陶双耳罐、筒状杯、尖底瓶和红陶罐多件,并有石刀、石斧等
郑家坡遗址
2023-10-02
郑家坡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47公里处武功县武功镇漆水河东岸。1980年发现的,面积2000平方米。发掘区分南北两个小区,中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壕沟。遗存主要有房基、灰坑、窑穴、陶窑,还有陶器、石器等物。房基的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是同一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
沙苑文化遗址
2023-10-02
沙苑文化遗址沙苑文化是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三门峡水库区考古工作队于1955年冬在本县南部的沙丘地带发现的,当时仅发现了石器。1973年,县馆组织的调查组在沙苑地区调查时在s19地点发现了人头顶骨化石。以后又与陕西省考古所相继进行了四次调查和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