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红花岗、老鸦山战斗遗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长白山神庙遗址
长白山神庙遗址
2023-03-28
遗址的发掘,是中原以外首次发现的国家山祭遗存,对探索金代礼仪制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研究金王朝的边疆经略、探索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充实长白山悠久历史文化的内涵亦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勤丰遗址
勤丰遗址
2023-03-22
勤丰遗址在巴城镇勤丰村的西巴城村。1986年春,村民开挖鱼塘时,发现表土中陶器碎片甚多,并在深层挖得椭圆形石器一件,扁平光滑,陶豆圈两件,交巴城文化站收藏。后来,服装厂陈乾元,又在该址挖得石犁、石钺、小光面石器、唐代瓦当、陶豆圈各一件
王家碥遗址
王家碥遗址
2023-10-04
王家碥遗址位于本县建设乡红旗村,1981年文物普查发现。东临洋芋河,西连丘陵,地形平缓,黄土覆盖约0.80~1.00米,表层是耕地,东、南有断层,黑褐色灰土厚约0.90米。采集标本有石锛、石刀和夹沙陶片。石锛、石刀皆小巧,通体磨光。夹沙陶片里红外灰,很有特色。
老官台遗址
老官台遗址
2023-10-01
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陕西省华县城西南,滑河支流西沙河的东岸。1959年试掘。在清理的两个灰坑中,出土的陶器具有显著特征,器形以罐居多,钵、碗、杯和小口鼓腹平底瓮次之,鼎极少。纹饰以划文为主,其次是绳纹,也有少量的线纹、锥刺纹、附加堆文。
明城堡遗址
明城堡遗址
2023-10-01
定边县境内,现遗存的古城遗址,宋代有10处(包括西夏):冯地坑乡旧城、王盘山乡西海螺城、樊学乡石城子(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马崾先乡安达城、铁角城,张崾先乡木瓜城,罗庞塬乡荞麦城,新安边堡城,油房庄乡黄花城等
小金川流域古遗址群·木坡招牛喇嘛寺遗址
小金川流域古遗址群·木坡招牛喇嘛寺遗址
2023-09-13
小金川流域古遗址群·木坡招牛喇嘛寺遗址(小金县)保护范围:以遗址内村民肖永林住房为基点,向东外延95米至木坡小学围墙处,向西外延95米,向南、北外延4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60米。
巢湖银屏山景区
巢湖银屏景区
2023-07-28
是重延群山中的一座气势雄伟的高山,之所以名为银屏是因为上有一块巨石,色如白银,形似花瓶之故。银屏山的周,群山,共有九座山峰,形如狮,名日九狮,九狮座、卧、立、行,各异
惠安科山森林公园
惠安科森林公园
2023-06-07
惠安科森林公园惠安科森林公园占地总面积2.2平方公里,是惠安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城市综合型区休闲公园,现已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和泉州市首批风景名胜区。整个公园主要包括科寺、平山寺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的景区和总容量为65万立方米的两个小型水库以及25个大小不一
水神山烈女祠
水神烈女祠
2023-05-25
水神也称烈女,位于盂县县城东北5公里处,海拔1200米,三山环抱,山势迤逦,松柏叠翠,在山腰处,建有一庙宇———烈女祠,亦名圣母祠,当地人称奶奶庙。相传,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后周世宗柴荣之女柴花公主为避战乱,携宫女潜入此,面对国破家亡,回天无力,悲愤之极
碌摩山古寺
碌摩古寺
2023-05-02
碌摩古寺距南涧县城3公里处有座被世人称之为有虎之雄俊,龙之灵气的碌摩,山中古寺错落有致,风景优美,每年引来成千上万的游客到山上观光游览。据史料记载,碌摩古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9)即南诏国阁罗凤主政时
天崮山景区
天崮景区
2023-03-11
天崮又名崮,地处苹果之都——山东省栖霞市境内。矗立于栖霞市西北端苏家店镇,北临龙口,东衔蓬莱,西眺招远,四市交界,地势优越。天崮山势险峻、奇峰凸立,异石遍地,悬崖峭壁好似刀削斧劈一般,此番景象只见于江南名山大川,江北少有,齐鲁罕见
江山浮盖山
江山浮盖
2023-02-24
浮盖,又称雾盖、盖仙山,国家AAAA级景区。位于廿八都南9公里。为仙霞岭山脉与武夷山脉结合部,一山跨两省。主峰海拔1250米,周围30余公里,面积590公顷。浮盖主峰,全由花岗岩组成,层层盘石叠置成数十丈高的悬崖峭壁。山势雄峻,怪石嶙峋,如重楼复阁
北渔山灯塔
北渔灯塔
2023-10-27
北渔灯塔位于位于猫头洋的东部,象山县石浦镇东南25海里的渔列岛,北渔山巅,中国领海线基点,是我国最东面的一座国家一级灯塔,有远东第一大灯塔之誉,成为国际航标。光绪二十一年(1895)建成,塔身呈圆台形,生铁所铸,塔高16.9米,直径4米
马家垸遗址
马家垸遗址
2023-10-13
马家垸遗址是现存城垣内侧护坡平缓,外侧坡面陡直。古城西依东港河,北、东、南为人工水道,与东港河流连为一体。城内有一条河道,由西北流向东南,与护城河贯通。东、南、西、北城垣各设一道门,其中东、西城垣为水门
婆枣林遗址
婆枣林遗址
2023-08-19
婆枣林遗址位于无棣县西小王乡吴岔河村,据考,该村于明代永乐年间建立,随栽植一株婆枣树,而后通过根部不断繁衍,加上当地村民的精心护理,逐渐形成了小型婆枣林。当前,多数生长旺盛,有的长势奇特,形成当地一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