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绵山思烟台 相关景点共 7500
烟台地震科普教育基地
烟台地震科普教育基地
2023-08-15
烟台市地震科普教育基地成立于2012年6月21日上午,烟台地震科普教育基地坐落在烟台市塔山公园内,由烟台市地震局与塔山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近1000万元建设,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于2011年7月开工建设
绵山大罗宫
山大罗宫
2023-07-07
传说因春秋时期介之推在此曾看到三清上,有玉京山,上有七宝树覆盖八方罗天,曰大罗的道家最高境界大罗仙境,后世遂建大罗宫。又传说宗唐太之妹曾修道于大罗宫,唐玄宗时期复修。经历代修葺,大罗宫成为中国道教最大的宫殿,号称天下第一道观
加思栏炮台
栏炮台
2023-04-23
栏兵营位於南湾以东的松山旁,即今天葡京娱乐场对面的山坡上。早年葡萄牙人在该处建工事、筑炮台。1622年,炮台扩建成今日之规模。炮台上的石墙高二丈、宽二十多丈、上放有大炮十门。石墙以巨大的麻石砌成,坚固挺拔,数百年来,多次维修,保存至今。炮台後的楼房是兵营
烟台竹林寺
烟台竹林寺
2024-01-12
竹林寺是胶东半岛唯一具有民族风格特色,香火旺盛的名胜古刹,曾经历代复修,明清两代重修,并有乾隆皇帝碑文记载。十年使之变为废墟,现今重建的竹林寺不仅保有历史记载的圣名美景,还扩大了规模,整个寺院具有皇家风格,雄伟壮观
小都村安思居
小都村安
2023-04-10
小都村安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小都村安居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烟台卍字会旧址
烟台卍字会旧址
2023-08-14
烟台卍字会旧址编号:编号44865053时代:1925年地址:烟台市芝罘区东山街道大马路十字街51号保护内容: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建筑、构筑物、碑刻、古树名木及其他各类文化遗存。保护范围:东北角:37°32′
六街林氏家庙(思成堂)
六街林氏家庙(成堂)
2023-08-06
六街林氏家庙(成堂)年代为明,位于南诏镇六街三民北路中段,类别为古建筑。2016年6月28日,六街林氏家庙(成堂)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家庙墙外延伸东5米、西1米、南、北各0、5米,六街林氏家庙(成堂),六街林氏家庙(成堂)简
沪江大学历史建筑建筑群--思雷堂
沪江大学历史建筑建筑群--雷堂
2023-03-29
雷堂建于1922年,美国南浸礼会差会拨款3.21万美元建设,原为中学上院。建筑风格同孟,现为上海理工大学第一办公楼。1922年秋,魏氏游泳池(WhiteSwimmingPool)建成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烟台办事处旧址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烟台办事处旧址
2023-08-14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烟台办事处旧址位于芝罘区大马路付3号,年代为1930年。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驻烟台办事处旧址被公布为烟台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思陵
2023-11-01
十三陵镇:昌平县辖乡。1956年置太陵园乡,1958年改十三陵公社,1982年置十三陵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公里。面积67.9平方公里,人口1.4万。108、110国道过境
沪江大学历史建筑建筑群--思魏堂
沪江大学历史建筑建筑群--魏堂
2023-03-29
魏堂(AuditoriumandandWhiteChapel):沪江大学大礼堂也称为魏堂,是为了纪念沪江大学第二任校长魏馥兰博士募集资金而建,同时也为了庆祝沪江大学建校30周年。1936年开工,1937年5月竣工
沪江大学历史建筑建筑群--思裴堂
沪江大学历史建筑建筑群--裴堂
2023-03-29
裴堂建于1915年,命名裴是为纪念美国墨疏利浸会第一任书记裴理克(Dr.ManleyJ.Breaker)。建筑费用是由校长魏馥兰向美国墨疏利浸会募得的0.94万美元
陈永思堂水步
陈永堂水步
2023-05-25
陈永堂水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马齐居委关东大道东北楼前马齐大涌边。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建。坐东北向西南,面向马齐大涌。中砌麻石平台,前有台阶上下船。麻石砌的后墙上嵌有石匾额,长2.6米,宽0.85米
溧阳路(狄思威路)
溧阳路(狄威路)
2023-11-21
溧阳路位于虹口区中部的鲁迅公园板块,南起黄浦江畔虹口港,北迄四川北路,原称狄威路,1943年更为今名,溧阳路因开辟较早,所以路两侧大多是旧式的里弄和仓库堆栈。著名建筑有郭沫若故居,鲁迅存书室,解放前上海总工会,曹聚仁旧居,金仲华旧居等
徐汇中学崇思楼旧址
徐汇中学崇楼旧址
2023-03-28
徐汇中学崇楼旧址位于虹桥路50号,现为徐汇中学(原徐汇公学)创办于1850年,迄今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是天主教在上海开办最早的洋学堂,是中国最早按西洋办学模式设立的学校之一,几乎与上海开埠同步,可以说在上海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