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绵竹年画村有什么耍的 门票多少钱 相关景点共 7500
蛇虾垄遗址
蛇虾垄遗址
2023-05-16
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类型:古遗址地址:江西省新建县流湖乡新塘简介:位于新建县流湖乡新塘一个港汊中。垄上无砖木瓦遗迹,未受后代文化层破坏,垄上200米左右呈南北方向,宽80余米,狭长地带中隆起十个高约1米许土包
侯龙书院
侯龙书院
2023-06-06
侯龙书院位于永春县吾峰镇侯龙金字形面的双鬓垅山麓,坐北朝南。是永春县仅存仍保护完好古代书院。中文名:侯龙书院地理位置: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吾峰镇侯龙保护级别: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距今300年历史列入文物时间:2018年10月
来远寺
来远寺
2023-09-08
来远寺在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乡其宗。来远寺是直贡噶举派寺院,文革期间遭破坏,2005年重建,佛学院2014年底正式挂牌成为迪庆佛学院分院,2015年招收了二十多名学员。景点位置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乡其宗
安阳紫金山
安阳紫金山
2023-09-01
紫金山,位于马家乡王家岗西部,马鞍山位于马家乡东南部岭头。这两山是古都安阳西部屈指可数名山,是道教圣地。生态植被优良,保持着大自然原始形态。山上古庙建筑随处可见,自唐代始至今,历代修葺,寺庙壮观,亭容灵秀,雕塑精美,壁画神韵,古塔耸立
程子楷书院
程子楷书院
2023-04-09
程子楷书院位于资兴市唐洞街道石鼓,时代为清。程子楷书院位于唐洞街道石鼓,建于1905年,为中日式设计,壁瓦结构,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这座书院为程子楷将军所建,是当时众多有识之士满怀教育救国理想,努力提高民族素质,寻求强国之路艰辛历史真实写照
黄石宁海小学旧址
黄石宁海小学旧址
2023-04-04
黄石宁海小学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桥兜林墩自然村。1927年夏,初步接受革命思想教育黄元从福建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林墩,在林墩戚公祠创办宁海小学,从事农村教育,向学生宣传革命道理,以实现他教育救国理想
八道河刺槐山遗址
八道河刺槐山遗址
2023-03-27
八道河刺槐山遗址位于盖州市杨运镇八道河,在南约460米刺槐山东坡台阶地里。该遗址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40米,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在遗址土层里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夹砂灰陶残片,夹砂红褐陶残片
洗马庄遗址
洗马庄遗址
2023-03-25
洗马庄遗址(第五批省保)时代:旧石器时代地址:大同市广灵县蕉山乡洗马庄东北和加斗乡上恩庄北遗址地处大沙沟西岸台地上,俗称花石头沟,是晋冀两省分界线。东西长约872米,南北宽约679米,分布面积约59.2万平方米
高媒庙
高媒庙
2023-03-25
高禖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阳乡西南5公里连伯沙峰翠林中,占地面积达10000平方米,最古称皋庙。始建于夏朝,是河津古耿国文化典型代表,碑文记载宋、元、明、清历代皆修葺扩建过,但是具体建于何时无从考诈
山东宋香园生态世界旅游景区
山东宋香园生态世界旅游景区
2023-03-15
山东宋香园生态世界旅游景区,原名双雀山旅游景区,位于临朐县寺头镇张家庄时家庄原建制双雀山流域。由海拔490米左右东西两雀山和峡谷森林组成,第一期开发占地面积2700亩。原生态状况保存保护良好,具有丰富旅游资源
自贡七星湖
自贡七星湖
2023-03-13
七星湖坐落于自贡市贡井区建设镇固胜,占地约150余亩。其名源自于两个说法:第一个是说此地共有四个湖泊,连起来远看像一个横七字;另一个说法是站在固胜最高处眺望,这里湖泊周围共有七个山丘,远远看去,就像是北斗七星围绕四周
首阳山
首阳山
2023-03-10
首阳山位于渭源县东南34公里莲峰镇张家滩和古迹坪交汇处,海拔在21862509米之间,因其列群山之首,阳光先照而得名,素以奇秀著称,是古丝绸南路上一颗瑰丽明珠。商末周初孤竹国君二子伯夷、叔齐长眠于莲峰首阳山
郭楼古郕田园景区
郭楼古郕田园景区
2023-03-05
郭楼镇古城位于镇政府驻地,东邻济徐高速,距县城10公里,是西周时期分封郕国所在地,也是隐士荣子出生地。古城历史悠久、遗址涵盖范围较广,包括真武观音庙遗址,关帝庙遗址,观音堂遗址,城门遗址,古护城河和多处对花井遗址
花山谜窟
花山谜窟
2023-02-19
花山谜窟风景区原称古徽州石窟群,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篁墩至歙县雄之间新安江两岸,是以新安江为纽带,连接花山、雄两大景区,呈哑铃状形态国家4风景名胜区。是黄山山脉延伸部分,介于北纬290°44~290°46之间
虎岗中华儿童新村旧址
虎岗中华儿童新村旧址
2024-01-14
虎岗中华儿童新村旧址(含牌楼式山门、公所、礼堂、办公楼(蒋经国旧居)等16处)赣南中华儿童新村位于赣州城区东郊水东镇虎岗,是当年蒋经国主政赣南时创办,于1943年6月建成开学,村中儿童最多时达1000多名,多为抗战时期无家可归难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