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翁达格萨尔藏寨景区 相关信息共 7500
藏民族居民碉楼
民族居民碉楼
2023-04-20
民族居民碉楼班玛县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林边家碉楼点缀其间,更有一番情韵。班玛河谷地带小块农业区或半农半牧区的藏族人民世代在碉楼里居住。碉楼为两层或三层,上层居住或放粮食,下层为牲畜棚圈。多用石头和木料砌筑而成,造型古朴典雅,独具民族特色
武威海藏寺
武威海
2023-10-06
在武威城西北2.5公里处,也有人称海(Cang)寺,因寺院周围林泉茂密,犹如海中寺,故名。创建年代现在无从考证,是现存比较完整的一处古建筑,占地11,600平方米,是河西的名刹古寺,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山门、大殿、灵钧台、天王殿、无量殿等保存完整
宋朝寨
宋朝
2023-09-19
宋朝位于宋朝村与铁炉村交届处,是和平乡所有古中保存比较好的一个寨子。南宋淳佑二年(公元1242年),为抗击元军入侵,当地军民在此修了军。宋朝以山为垒,四周绝壁千仞,需凿筑石本,扶梯才能前进,地势极为险要
七星寨景区路线怎么规划?游玩路线怎么安排?
七星景区路线怎么规划?游玩路线怎么安排?
2024-08-09
最近不少的朋友想到这个七星景区去玩,但是不知道这个路线是怎么规划的,那么相关的问题还是比较多人问,那么这个七星景区游玩的路线到底怎么安排的呢?下面一起来简单的分析看看吧。
净藏禅师塔
禅师塔
2023-10-22
禅师塔坐落于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6公里会善寺山门的西坡之上。唐天宝五年(746年),净禅师逝于会善寺,之后建塔埋葬,这是中国最早的八角形砖塔。塔为砖砌,平面呈八角形,单层重檐,高约9米
周达文故居
文故居
2023-09-21
文故居亦称周公馆,位于镇远县卫城和平街南侧,原系周文祖父周炳元于光绪初年修建的住宅。周文故居占地1250平方米,是一座四合院,四周为高大的风火墙,内设前后天井,建有前厅后厅和厢房。前厅大门挂有伍修权同志书写的周文故居金字匾
同安寨
同安
2023-10-26
同安张昭乾、张昭容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平面呈方形,堡式建筑,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中轴线由前到后依次为:寨门、前廊屋、前天井、门厅、中天井、主座、后天井、后廊屋。四面外墙以巨石垒砌而成,环墙建有双层廊屋。墙高7米,宽3米
永安寨
永安
2023-07-29
又名剥驴,位于金寨县吴家店镇境内,海拔825米。由四大山峰组成,南峰为主峰,顶平呈石鼓状;中峰尖秀,现南峰呼应;东南是绝壁,西北陡峭,地势十分险要;南部稍平,是入寨主道。东北有攀登小道,鲜为人知,永安,永安简介,永安六安市金寨县永安旅游指南
马埠寨遗址
马埠遗址
2023-08-14
马埠遗址位于莱州市虎头崖镇虎头崖村东。明代时期,莱州境内设有多处防倭所建的城,马埠即为其一。遗址紧邻虎头崖村东侧,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2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12000多平方米
踏“空”观景——寻乌县石崆寨旅游景区
踏“空”观景——寻乌县石崆旅游景区
2023-08-30
踏空观景——寻乌县石崆旅游景区:注意啦!注意啦!注意啦!万众瞩目的石崆5D玻璃悬索桥将于9月28日9月30日试营业试营业期间:原价68元的观光景区免费!原价40元的石崆玻璃桥免费!(备注:上桥收取10元鞋套费用)我们的玻璃桥是这样的:走上去会裂!会裂!会
转轮藏阁
转轮
2023-05-12
转轮阁,位于大悲阁右侧,座西面东,平面和外观与慈氏阁相同。创建于北宋,为单据歇山顶二层楼阁。建筑手法保留着突出的宋代特点。历代均有过不同程度的修茸。1956年国务院拨款落架重修,拆除了明代重修时所添腰檐,恢复了北宋时建筑的原貌
达里湖鲫鱼
里湖鲫鱼
2023-08-14
里湖鲫鱼:里湖是距北京最近的高原内陆湖泊,地处贡格尔大草原深处,方圆百里之内无任何农业污染源。里湖由于其特殊的高原气候条件、纯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碳酸盐型半咸水湖水质。每年的十二月下旬是里湖的开捕时节,当地自然保护区的捕捞队会举行富有民族特色的
龙藏寺碑
寺碑
2023-05-12
寺碑在正定大佛寺大悲阁东南侧。碑高二点二米,宽零点九米,碑文三十行,每行五十字。它对研究汉隶至唐楷过渡向的书法艺术和字体演变,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据《畿辅通志》记载:龙寺碑刻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有人说刻碑比建寺还要早
仪征地藏寺
仪征地
2023-05-04
寺位于素有西山小扬州之称的陈集镇镇南,始建于唐代,毁于五代十国的战乱,宋代重建,又毁于宋元战火,明初重建,隶属于九华山管理。清末扬州高旻寺0师来果曾来此传经,塑有藏身像一尊,后将地寺列为高旻下院,至战乱期间被毁
福州地藏寺
福州地
2023-11-15
寺建于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当时叫作法林寺,是福建省最早的尼寺。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重修。五代时期称金鸡山报恩寺,寺内建有地殿。宋、元、明各代皆有修葺。后因遭火灾,寺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