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老屋徐家民居群 相关信息共 4736
塘桥徐家湾遗址
塘桥徐家湾遗址
2023-10-19
徐家湾遗址位于塘桥镇花园村境内徐家湾。遗址原为一高地,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1985年5月和8月,苏州博物馆和沙洲县文化馆联合发掘,发掘面积425平方米,发现墓葬13座、灰坑18处、房基3座以及水井、水沟、灶台等
范家老屋
范家老屋
2023-06-09
范家老屋位于利川市柏杨坝镇团圆村。建于1948年。坐北朝南,主体建筑两进五院,两楼(绣花楼、碉楼),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碉楼位于院坝左侧,平面方形,边长4.8米,条石垒砌,四角攒尖顶,通高4层13米
刘家老屋
刘家老屋
2023-06-08
刘家老屋位于郧西县涧池乡军家河村,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平面矩形,对称布局,二进二天井带厢房,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灰砖斗砌清水墙体,单檐硬山顶,木结构架梁,屋面布小青瓦,屋嵴青瓦干摆,室内青砖铺地,天井青石板铺墁。正房面阔五间,后天井两侧厢房面阔二间
甘明雨老屋
甘明雨老屋
2023-04-26
甘明雨老屋位于古夫镇平水村三组,2011年入选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老屋山窑址
老屋山窑址
2023-07-23
老屋山窑址位于温岭市大溪镇塘岭村东端,窑址周边历史遗存密集,东有下圆山窑址,西面有东瓯古城遗址与古墓。中文名:老屋山窑址位置:温岭市大溪镇塘岭村年代:宋代窑址面积:1万平方米堆积层厚:17米文保级别:温岭市级
王氏老屋
王氏老屋
2023-06-08
王氏老屋位于咸宁市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清代建筑。占地面积736平方米,由正屋、横屋组成。正屋坐南朝北,面阔五间,深四进,青砖筑体,硬山青瓦顶,一字式山墙,八字形面墙,檐下以砖砌成倒须弥座式,通饰斗拱彩绘,一、二、三进为穿斗抬梁混合构架,四进为穿斗木构
客家老屋苏家围
客家老屋苏家围
2023-10-30
客家老屋苏家围:苏家围风光。来自网络7月底,我们重走客家迁徙古道首发团一行抵达广东省河源市。河源是岭南客家先民最早的涉足地,也是东江流域客家人聚居中心,有着2000多年客家文明史。河源的客家民居建筑风格和形式,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变化,有围龙屋、走马楼、四角
柯家老屋
柯家老屋
2023-06-29
柯家老屋位于阳新县木港镇金河村。建于清末。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一进三重,砖木结构。由主体建筑和次第建筑组成,现存大门、前厅、中堂、后堂、厢房及水井等。该建筑建筑风格独特,构造独具匠心,对研究鄂东南地区的建筑历史、建筑风格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例证
徐家坪-岳家坪遗址
徐家坪-岳家坪遗址
2023-10-07
徐家坪岳家坪遗址位于漳县城关镇徐家坪村西北200米。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和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不详,断面暴露有白灰面居址。采集有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遗存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彩陶纹饰有黑彩平行带纹、弧线三角纹、圆点纹
占庄老屋
占庄老屋
2023-08-01
占庄老屋位于余井镇田乐村占庄组。整座建筑初始于乾隆时期,兴建嘉庆年间,是由清代奉直大夫余行笃、大学士余法锟、候选县丞余云溪等人设计,募集能工巧匠营建而成。整个工程前后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才形成了今天这座宏大的建筑规模。余氏家族在此衍生近二百年,已逾十余代
金庭徐家祠堂
金庭徐家祠堂
2023-11-04
徐家祠堂位于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东村街西,该堂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原有门屋、轿厅、大殿、后楼四进。其间以两座门楼,三个天井间隔,占地甚广,分布面积为1252.6平方米。宗祠祭典代表着中国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红军养伤地旧址(横塘湾谷氏民居群)
红军养伤地旧址(横塘湾谷氏民居
2023-04-09
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军养伤地旧址(横塘湾谷氏民居)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2019年,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军养伤地旧址(横塘湾谷氏民居)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军养伤地旧址(横塘湾谷氏民居),红军养伤地旧址
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
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
2023-03-22
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位于宜昌市枝江市安福寺镇徐家嘴村1组)。1927年8月,省农协特派员、宜都县农协主任委员、中共党员陈德华(别名陈希实,系徐家嘴村人)从宜都县城潜回徐家花屋、陈家院子等地,发展党员40余名,组建了徐家花屋、陈家院子等党支部
东桂民居群
东桂民居
2023-05-16
时代:清代类型:古建筑地址:进贤县李渡镇东桂村简介:东桂村位于李渡镇东南950米,村庄坐北朝南,前有石砌边沿水塘。清代建筑16幢共2000余平方米分布在3条巷道之间,皆红石斗砖木结构
雍口徐家大院
雍口徐家大院
2023-08-04
雍口徐家大院位于尤溪县西滨镇雍口村,年代为清。简介:清道光十六年(1836)建,坐东向西,平面呈前方后圆,前低后高不对称布局,由门前小道、多级台阶、门埕、旌表、下堂、上堂、南一横厝、北一横厝一扶楼、书楼、跑马道、堡墙等组成,建筑面积444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