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肖纪美故居 相关信息共 7424
谷寅侯故居
谷寅侯故居
2023-04-03
谷寅侯故居位于瓯海区梧田街道梧田街村梧田街296号,建于1906年。故居坐南朝北,面向温瑞塘河。由门台、两厢、正屋组成小三合院。门台砖砌单开间,两侧为砖垛,基座砖砌做拼花几何条纹,上部各设两条长形凹槽,花岗岩门楣,上设四组斗拱,驼峰承方斗,出挑承砖挑檐
路大荒故居
路大荒故居
2023-08-21
位于曲水亭街8号的路大荒故居,在这个地方,省立图书馆馆长,第一个编写《聊斋全集》的蒲学专家路大荒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几乎耗尽毕生精力来整理《聊斋全集》和《蒲柳泉先生年谱》,瓦和花棱子换掉了,庭院里的小厢房也是后来盖的。庭院门口的大门倒是还保留着原来的模样
林如楚故居
林如楚故居
2023-06-04
林如楚故居,俗称尾衙,是水西林主街最后的一落,是林春泽长孙林如楚的故居,也称为且闲堂。林如楚(1543-1623),字道茂,号碧麓,福建候官县(今福建福州)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刑部主事。曾督学广东,好贤能,得士甚多。官终工部尚书
何应钦旧居(何应钦故居)
何应钦旧居(何应钦故居)
2023-09-25
何应钦在兴义市泥凼的故居有两处:一处在风波弯,在风波弯的故居占地10余亩,依山势筑石为堡,房屋于堡内、石垣上设有炮口枪洞,遇有攻击,可依堡自守。石堡好像建在一条回龙转向的龙头之上,易守难攻,坚固沉稳
陈布雷故居
陈布雷故居
2023-11-03
陈布雷故居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6号。陈布雷一家在抗战前一直租居在颐和路6号寓所。1936年由实业部农业司司长徐廷湖兴建。占地989.01平方米,建有一栋9间西式三层花园楼房和一栋二层2间西式小洋楼,以及5间砖木结构西式平房和一间旧式平房
常州盛宣怀故居
常州盛宣怀故居
2023-07-18
故居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来到旧鼓楼大街的小石桥胡同东口看到,金碧辉煌的牌楼在胡同口赫然屹立,而匾额上的盛园二字已改为竹园,原本刻有盛园坐落在小石桥胡同24号
天津冯国璋故居
天津冯国璋故居
2023-11-30
冯国璋故居坐落在河北区民主道50~54号和海河东路花园巷。是冯氏于1913年购自奥工程师布吕纳的三所楼房,占地6.376市亩。1915年冯国璋又委托一位德国建筑师按原建筑风貌设计进行扩建、接建,并修建了庭园式花园,人称冯家花园或冯家大院
吴有训故居
吴有训故居
2023-08-11
吴有训故居位于高安市荷岭石溪,年代为清。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周边30米为保护范围50米为建设控制地事。
夏鼐故居
夏鼐故居
2023-11-18
夏鼐故居位于鹿城区五马街道仓桥社区仓桥街102号,为我国考古学奠基者夏鼐祖居,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原南靠仓桥街部分为二层七间的木构排屋,用作店面,北部为居住的四组院落。东小院为前后屋排列的长条状院落,均为单层硬山式建筑。以两侧的院墙做为山墙,檩条直接搁于山墙上
杨坊故居
杨坊故居
2023-11-17
杨坊故居位于海曙区云石街29号,建于清代。市级文保点。原为秦氏所居,宅主生平不详。后售与甬籍旅沪商人杨坊。整宅由台门、轿门、仪门、正房和左右厢房组成。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台门朝东,面阔三开间硬山式,山墙饰马头墙,明间为抬梁式,梁架上有雕刻,单步月梁下有雀替
陈衍故居
陈衍故居
2023-11-14
陈衍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儒坊大光里4号,建于清代,木构建筑,坐北朝南,四面风火墙。内分四区,入门为第一区,系清初所建的五间排木构建筑。第二区名匹园,园西北隅建一座三楹双层楼阁,楼上藏书,名华光阁,阁上有联曰:移花分竹刚三径;听雨看山又一楼。楼下为卧室
何挺颖烈士故居
何挺颖烈士故居
2023-10-05
何挺颖烈士故居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办事处何家湾村,该建筑建于清末,房屋为土木结构,故居是集民居、革命文物保护、党史研究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场所。中文名:何挺颖烈士故居地理位置:南郑区汉山街道办事处何家湾村门票价格:免费占地面积:1.5亩建造时间:清
刘兆祥故居
刘兆祥故居
2023-11-19
刘兆祥故居位于文成县南田镇九都村新宅自然村参政路上。该房屋坐东北朝西南,由门台、厢房、正厅组成合院式砖木建筑。门台砖砌仿木构,双落翼式硬山顶屋面,两端塑卷草状脊头,紫红色花岗岩质门框上阴刻对联一副,门楣上刻有西山挹秀四字,这就是陆军少将刘兆祥的故居
吴石故居
吴石故居
2023-06-04
吴厝吴石故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1号,南偏西15度,占地面积602平方米,合院式民居,由屏风门、披榭、大厅、天井等组成。一进仅存正座,封火山墙二坡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用檩十一根,穿斗式,二进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用檩十七根,穿斗式
北京梁启超故居
北京梁启超故居
2023-03-20
梁启超故居北沟沿胡同属东城区北新桥地区,在东直门南小街迤西。胡同自北向南沟通大菊胡同和东四十四条,长300多米。明代,称学房胡同;清乾隆时称官学胡同,宣统时称北沟沿,因胡同临近水沟而得名;1949年称北沟沿胡同,文革中一度改称红都胡同,后复称北沟沿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