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育德中学旧址 相关景点共 6910
中共葫芦沫江中学支部活动旧址——沫江中学
中共葫芦沫江中学支部活动旧址——沫江中学
2023-09-12
沫江中学(现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敬老院)位于乐山市沙湾区葫芦镇,筹办于1939年,成立于1940年,是一所私立中学,2009年改建为葫芦镇敬老院。1940年9月,中共乐山中心县委根据川康特委要求,为保存革命实力,对暴露的共产党员进行疏散转移
潘育龙墓
龙墓
2023-10-07
龙,靖远人,清康熙年间曾任陕西提督,赐镇绥将军。其墓冢以南120米处有一石坊,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通高6.5米,宽7.55米。三门四柱,明间面阔1.55米。梁坊、立柱及其他构件均为青石条榫接垒砌而成
德合店油坊分店旧址
合店油坊分店旧址
2023-11-02
合店油坊分店旧址,位于神池县龙泉镇西关村四大队西四道街19号。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48平方米。原有临街门面,油作坊,办公区。现仅存四合院办公区。正房三间,东、南和西房各三间,均为硬山顶。南房中间设过道,宽2米,深5.2米。通往作坊与门面区
当阳育溪民俗博物馆
当阳溪民俗博物馆
2023-04-26
溪民俗博物馆是湖北省建筑规模最大、工程投资最大、收藏文物最全的乡镇民俗博物馆,应该也是截止目前唯一的乡镇博物馆。溪民俗博物馆占地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为三进两院式总体格局,座北朝南
湖北省黄冈中学
湖北省黄冈中学
2023-06-09
湖北省黄冈中学简称黄高,前身是1904年创办的黄州府中学堂,1949年6月,正式改名为黄冈中学。1953年被湖北省政府首批确定为省重点中学,1993年被湖北省政府首批认定为省级示范学校。一百多年来,黄冈中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周恩来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活动旧址—岳云中学果园
周恩来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活动旧址—岳云中学果园
2023-05-24
周恩来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活动旧址——岳云中学果园位于衡山县岳云中学果园内的周恩来在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活动旧址(简称南岳游干班),原是一所青砖青瓦、三厢间结构房子
台山县立中学
台山县立中学
2023-06-27
台山县立中学位于台山市台城镇纱帽山。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台山县立中学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纪念中学
中山纪念中学
2023-06-25
中山纪念中学(SunYatsenMemorialSecondarySchool)是一所由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主管的公立全日制完全中学;1953年被确定为广东省首批七所重点中学之一;1994年被确定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
安仁中学
安仁中学
2023-11-06
安仁中学地处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在这个集全国文博基地、西南影视基地、成都会议基地于一身的世界级博物馆小镇,她以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彰显出她独特的文化魅力,并承担起文化育人、文化强镇的功能
春晖中学
春晖中学
2023-07-22
1908年,上虞富商陈春澜捐银五万元,在小越横山创办春晖学堂;1919年,陈春澜再捐银二十万元,委托乡贤王佐和近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经亨颐等续办中学。今存一字楼、科学馆、图书馆、曲院等,各幢建筑均有长廊相连
震旦中学礼堂
震旦中学礼堂
2023-03-23
震旦中学礼堂民国9年(1920),由法国耶稣会士山宗机在扬州创设,开始称为圣约翰伯尔各满公学,后称扬州震旦大学预科。民国20年改称私立震旦大学附属扬州震旦中学,由江苏省教育厅核准立案,开办时仅有高中部。民国21年后,增设初中部
国立第十一中学纪念碑
国立第十一中学纪念碑
2023-06-15
国立第十一中学纪念碑位于邵阳市洞口县竹市镇中学内。竹篙塘(今洞口县竹市镇)国立第十一中学创办于1939年,接收沦陷区、抗战区学生2000余名。当时,国民党右派掀起一股逆流,限制异党活动,从严处置异党
仙德游击大队驻地旧址罗汉岩
游击大队驻地旧址罗汉岩
2023-08-02
游击大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龙华镇金沙村石宝自然村。1949年4月上旬,中共仙工委干部扩大会议后,根据毛票等人提供的情况,工委决定率先袭击晋仙所。4月9日,刘佐周、毛票率领仙游击队分两路攻打磨头街晋仙所
仙德游击大队驻地旧址玉山祠
游击大队驻地旧址玉山祠
2023-04-04
游击大队驻地旧址玉山祠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望厝村棋杆自然村。1949年8月仙游解放前夕,仙游击大队及组奉上级指示驻扎榜头镇玉山祠待命,期间,中共仙工委对游击队进行整训,组织大家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宣布进城纪律
广雅中学
广雅中学
2023-11-07
广东广雅中学是著名的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中学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她创建于1888年,其前身是由清朝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与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上海南洋公学并称为当时中国四大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