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芙蓉镇在哪里 芙蓉镇旅游攻略详细版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怒江桃花岛
2023-09-08
怒江桃花岛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以东怒江彼岸,当地称扎那桶村,因怒江环绕,而成半岛状,又因岛上桃花甚多和当地人每年都过桃花节,故人称桃花岛。中文名:怒江桃花岛地理位置: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扎那桶村气候条件: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开放时间:全天景点级别:
翠屏叠嶂
2023-09-04
左面有狮子岩,右面有白虎岩,镇仙岩等点缀其间。山下石笋林立,清泉长流,镇仙岩为革命烈士公墓
镇南关起义遗址
2023-09-03
镇南关起义遗址位于友谊关右侧右辅山,炮台是清边防提督苏元春于18871892年修建,分镇南、镇中、镇北三台,砖石砌筑,内为拱顶容洞,分上中下三层和前后厅、库房、通道等,炮台安装德国伯鲁克大炮7门,二炮台互为犄角,海拔590米,四面陡壁,居高临下,形势雄伟
决定中原突围会议会址
2023-08-31
决定中原突围会议会址,位于光山县城南20公里的泼河镇,泼河街河东的一个村庄,属泼河镇街,北靠紫云山,西依紫云湖,湖的对岸为泼河明清街。湖下约三百米处为河南省最长的明代石拱桥——永济桥。距叶信高速公路口约35公里,离新县城不足30公里
乘广禅师塔和甄叔禅师塔
2023-08-12
时代:唐类型:石塔古墓葬及石刻地址: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上栗镇杨岐行政村简介:乘广禅师塔及塔铭,唐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建塔立碑,坐落在上栗镇杨岐行政村。乘广禅师为唐代高僧,容州(今广西容县)人,姓张,十三岁出家,初至衡阳,依天主想公,三十岁
石牌黄氏民居(北辰高拱)
2023-08-05
石牌黄氏民居(北辰高拱)位于上杭县稔田镇石牌村,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石牌黄氏民居位于稔田镇石牌村,建于清代,坐东南朝西北,外大门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整座建筑起二层,主座上、下两厅,中间天井石板围砌,右侧护厝2列2天井,护厝各设天井
中央苏区闽西虎岗保卫战旧址(永平桥)
2023-08-05
中央苏区闽西虎岗保卫战旧址(永平桥)位于虎岗镇虎东村,年代为1930。中央苏区闽西虎岗保卫战旧址(永平桥),位于虎岗镇虎东村木坑入口处,始建于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嘉庆三年增修。该桥占地140平方米,南北走向,单孔石砌廊桥,横跨于自西向东流的永定河上
东吴石塔
2023-08-02
东吴石塔位于莆田市北岸东埔镇梯吴村东吴自然村华胥山与吉了烟台山之间,即东为烟台山,西为华胥山,故称东吴石塔。中文名:东吴石塔地理位置:莆田市北岸东埔镇梯吴村东吴自然村华胥山与吉了烟台山之间塔建时间:明万历46年(1618年)所属国家:中国
康桥古城孜遗址
2023-07-27
古城孜遗址位于口孜镇康桥行政村古城孜自然村东侧。当地群众称此处为西古城(颍上县江口镇北有古城,习惯称其为东古城)。城址呈边长为250米的正方形,城垣范围清晰可辩,原东、南、西、北护城河址现有浅沟。城址内皆为耕地,曾在原北城墙处挖出很多砖
柳孜运河码头遗址
2023-07-27
柳孜运河码头遗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柳孜原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上的一个镇,因运河的开通而繁荣。遗址出土了唐宋时期中国南北方十几个窑口的大批瓷器,发现唐代沉船8艘,发掘出土3艘,还发现清理出一座完整的宋代石筑码头
秋官里进士牌坊
2023-07-21
秋官里进士牌坊位于绍兴县陶堰镇,年代为明。秋官里进士坊,位于浙江省绍兴县陶堰镇浔阳村,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建,乃为明弘治三年会稽县陶堰陶氏第一位进士、刑部主事陶怿所立。当时刑部称秋官,陶堰是陶怿的故里,故而称秋官里
溃水堤遗址
2023-07-03
溃水堤遗址,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街关镇,古堤现存长120米,宽厚3米,高3米。清道光《武强县志》载:古堤,县治四面皆有,相传为宋杨延昭决水灌河而筑。溃水堤遗址原为溃水阵,南起街关镇,北至合立、沙洼村,分为南、中、北三溃水
高洞子墓群
2023-04-13
高洞子墓群年代为南宋,位于永川市板桥镇高洞子村位于重庆市永川区板桥镇高洞子村高洞子社一山坡上,共分布有3座墓葬,均坐北朝南,为南宋晚期较为罕见的仿木结构单室崖墓,由东向西依次编号为M1M3。M1形制较为特殊,墓室为八边形仿木结构,穹窿顶,高2.6米
石井郑西庭墓
2023-04-03
石井郑西庭墓位于石井镇苏内村九仔寮山,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墓坐西南朝东北,糖水灰夯筑。花岗石碑上镌刻皇明西庭郑公墓,碑高196厘米,宽162厘米,厚25厘米。郑西庭,五虎门副总兵,诰赠镇国将军,系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曾祖父
谦祥益绸缎庄旧址
2023-03-20
谦祥益的历史要追溯到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孟子的第五十五代孟子伦支,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直隶枣强迁入山东章丘旧军镇。孟子伦兄弟初迁旧军镇,也不过初定之家,孟家在此传了七代,至六十一代孟宏谦时,已发展成能以耕读付二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