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芭茅坡森林公园 相关景点共 4189
南娄山景区
南娄山景区
2023-05-23
在肇大鸡山国家森林公园中,有一处集山、水、石于一体的自然奇景,置身其中,凤凰瀑、飞龙潭、长寿岩、金龙泉、金狮望月等自然景观尽收眼底。春季,这里高山叠翠,山花烂漫;夏季,这里绿浪翻滚,林涛低吟;秋季,这里云织霞彩,尽染层林;冬季,这里冰瀑飞悬,玉树琼天
美人谷景区
美人谷景区
2023-05-20
座落在镇西的美人谷森林公园以巢凰山的自然风貌为依托,有竹海、有松涛,花卉苗木点缀其间,茶园、粟林风起碧波
骊山烽火台
骊山烽火台
2023-05-04
烽火台是骊山森林公园内海拔最高的景点,也是整个骊山景区的亮点之一。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周幽王被绝代佳人褒姒所吸引,褒姒入宫后,从来不笑。周幽王便觉得美中不足,为博佳人一笑,听信谗言以烽火戏诸侯
日照万平口海滨旅游区
日照万平口海滨旅游区
2023-03-01
日照市万平口海滨风景区位于日照新市区东侧,市内主要干线海曲路的最东端,景区依黄海而建,南临日照港,西接植物园,是日照旅游专线阿掖山风景区-刘勰故里-九仙山风景区-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桃花岛风情园-王家皂民俗旅游村-万平口海滨旅游区-灯塔风景区-刘家湾赶海园的
恰西风光
恰西风光
2023-04-22
恰西风光位于巩留东南部山区,距县城72公里,由县城东上,途经特克斯河山口水利枢纽工程,穿过恰甫其海峡谷和吉尔格郎谷地,出吉尔格郎乡向东,沿山路盘旋东行,到达被称为沙格的恰西谷口,这里东西两条路在此交汇,西路通往著名景区塔里木森林公园,过恰西沙格大桥
融水双龙洞景区
融水双龙洞景区
2023-02-20
桂西北极大极原始的森林公园,整个森林面积约一万多亩,林内各种植被保存完整,奇石俊秀,古树参天,林中两条峡谷瀑布群飞流直下,溪水长流,汇集成100多亩的水库,故称之双龙沟
百草畔自然风景区
百草畔自然风景区
2023-11-23
景区的全称为:北京霞云岭森林公园白草畔自然风景区。它包括:白草畔、鲲鹏峡、百里香谷、松林圆城、老道洞、龙骨石堂和杏林苑等七个景点,好称山上八景、山下八景,106处景现。山上八景为:丁香清泉、亭台赏月、极顶晨光、五指峰秀,云海烟波、京城灯火、千秋古拍、高坪百草
董奉草堂
董奉草堂
2023-10-29
草堂位于森林公园董奉山主景区,面积398.2公顷,区内有中国长乐中医馆、杏林望重照壁、清代名医陈修园专馆南雅堂、百草园、建安三圣医亭以及各种石刻等景点。草堂的南大门前有一条人工凿就顺势而下的溪流,溪上架着一座造型古朴的石拱桥,踏过桥去
六十石山
六十石山
2023-10-29
六十石山位于花莲县富里乡竹田村境之东海岸山脉西侧突延而出之山岭,海拔约800公尺,面峻陡,岭顶平缓宽广,因顶面有巨石错落而得名为六十石山,由台九线省公路东转,沿六十石山产业道路(宽二至四公尺)蜿蜒而行约十至十五分钟车程,即可到岭顶,一眼望去尽是一片绿野平芜
武康石采石宕遗址群·百丈潭
武康石采石宕遗址群·百丈潭
2023-10-14
武康石采石宕遗址群·百丈潭位于三合乡二都村防风山西,时代为宋至明,类别为古遗址。2006年9月,武康石采石宕遗址群·百丈潭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武康石采石宕遗址群·百丈潭,武康石采石宕遗址群·百丈潭简介,武康石采石宕遗址群·百丈潭湖州市德清县武康石采石宕
福庆寺
福庆寺
2023-05-11
福庆寺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南苍岩山风景名胜区内,东邻銮驾山,西连朱会岭,南接天台山,北与銮台隔寺沟河相望。福庆寺原名兴善寺,相传为观音菩萨古老道场。据寺中现存最早的宋乾兴元年(1022年)《井陉县大化乡新修苍岩山福庆寺碑铭井序》碑文所记,福庆寺原创建于何人何代
英德南山
英德南山
2023-06-18
这里的主要景观在江边一侧的东岭,岭脚有翁堂、读易亭等景点,这一带摩崖石刻丰富,共存有由唐至清的70多副石刻
天马峰
天马峰
2023-06-12
也叫峡峙峰,是湘潭县花石、茶恩寺与衡山岭三镇交界之天马山主峰,距湘潭市区70余公里,属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李殉作《南岳七十二峰歌》曰:白石为屏障。清文人李杞柳亦作《南岳七十二峰歌》曰:屏嶂永参石禀旁
足下亭
足下亭
2023-07-07
以介之推隐居地介公岭中心的介公岭景区属于山西省介休旅游区,主要景点有:有哀号、绵山碑林、神仙石林、一掌山、呼介石、子母石、莲叶泉、白鸦山、如意泉、鱼龟山、避火洞、思烟台、足下亭、介公岭、柏树岭、介公墓、慑神
仙人张果老墓
仙人张果老墓
2023-07-04
仙人张果老墓位于县城西南13公里仁彰村,在村西岭之半,名曰柏林,此村存有果老故里碑石一幢。张果老,名果,因年岁大,故称张果老,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庆阳府志》、《正宁县志》都有记载:张果老墓在县(罗川)东七十里。县东有洞,相传果老隐居炼丹处,故有墓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