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苏州值得一去的冷门景点被称七里山塘就在姑苏区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大新苦丁茶
2023-11-22
大新苦丁茶:大新县是苦丁茶之乡,是苦丁茶的原产地,据旧版《辞海》记载:苦丁茶者广西特产也,产于万承县苦丁乡。万承县苦丁乡即是现在的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千年苦丁茶树王就在大新县龙门乡苦丁村。历史上大新苦丁茶曾作为进贡皇帝的贡品,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入口先苦
四顶山庙会
2023-09-12
四顶山庙会:四顶山奶奶庙,供奉的是神妃碧霞元君(即四顶奶奶)。她是传说中的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女儿。据传,很久以前四顶奶奶经过寿州回河南固始娘家,从恶狼口中救出少儿。为了纪念四顶奶奶,人们就在四顶山建造庙宇,称为四顶山奶奶庙。因救孩童是在农历三月十五日,因而定此日
鸟岛彩蛋
2023-07-29
鸟岛彩蛋:彩蛋是一种具有欣赏价值的装饰工艺美术品。青海的彩蛋多以青海湖鸟岛的弃蛋壳为原料,精心绘出各种工笔画或彩色图案制作而成。青海湖鸟岛每到夏季,就在斑头雁、棕头雁、棕头鸥、鸬鹚等几十种数万只候鸟在岛上产卵、孵化、传中接代。大批雏鸟破壳而出,也有不少孵化不成
崂山菇炖鸡
2023-10-11
选用本地一年内的小公鸡,用高汤炖制而成。鸡和崂山菇合炖,鲜美是自不必说的。此菜品的特点是:仔鸡入口鲜嫩,崂山菇爽滑,汤浓味鲜。这道菜的重点在于崂山菇。小公鸡是好吃,入了味的崂山菇味道更好。这道菜看似简单,其实功夫就在炖的
粄条
2023-07-13
粄条:粄条是客家食物的代表,亦即广东人所称的河粉,或台湾人说的粿仔。干炒或者煮汤各具风味,惟一般以煮汤较能吃出原味。由于用料简单,粄条好不好吃,要诀就在粄条的Q度,以及爆香的葱头。新埔粄条以井水制造,有别于其他地区以自来水调制,因此味道较甘甜,而坚持传统的手工
潮州老香黄
2023-07-20
潮州老香黄:潮汕凉果老香黄(也称老香橼、佛手香黄),是用佛手柑(也称五指柑、蜜罗柑或福寿柑)的果实腌制而成的,因其药用价值显著备受潮人青睐并享誉海内外。老香黄是药膳类制品,不是花。老香黄原材料是药用植物佛手的果子,大则几斤,小则几两。潮人泡制它时,加蜂蜜,加药
化橘红
2023-11-04
化橘红是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干燥外层果皮。前者习称毛橘红,后者习称光橘红,有散寒、利气、消痰的功能。主要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吐痞闷等疾病。其中毛橘
白马掌小米
2023-08-13
白马掌小米:白马掌小米产于泥屯白马掌,所以称这种小米称白马掌小米,有两个新品种,一种叫东风亮,一种叫朱砂红,营养成分丰富,所含脂肪和蛋白质都高于大米和小麦。东风亮小米也叫东方亮,在夏商时期就开始种植,因为它的谷穗形状像小茅草,所以又有个毛尖谷的绰号。白马掌小米
槟豆凉粉
2023-12-24
槟豆凉粉:槟豆凉粉是汉中人夏天吃凉粉消暑解渴,冬天则爱吃热凉粉,称热打铁,加上各种调料,吃了回味无穷,味口大开。凉粉是以槟豆、豌豆凉粉为上品,米凉粉次之。汉台区铺镇的槟豆凉粉更为可口。由于汉中人吃腻了凉粉,于是独出心裁变个形式,趁凉粉没有冷却之前佐料热食,便称
西瓜鸡
2023-08-29
西瓜鸡:西瓜鸡是苏州的时令名菜,曾风行过四五十年,由于只能在夏天吃,又要当天煮当天吃,不能贮存,不能携带,所以知道的人还不多,吃过的人当然更少。其实,只要学会了烹煮的方法,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西瓜上市,就可以泡制。原料:子母鸡1只(用一只或半只),西瓜1只,清
青砖茶
2023-10-22
青砖茶:青砖茶主要产于湖北的咸宁地区。已有一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它以老青茶为原料,经压制而成。青砖茶的压制分三四面、二面和里茶三个部分。其中三四面,即面层部分质量最好。色泽为棕色,茶汁味浓可口,香气独特,回甘隽永。最外一层称洒面,原料的质量最好,最里面的一层称二
汶上白莲藕
2023-09-30
县之辛店乡、次邱乡东部、南站镇西部,地处泉河下游,蜀山湖之滨,土壤粘重而保水性强,水源充足,故当地农民在历史上就有白莲藕的传统与技艺盛传白莲藕的故乡就在这里。建国前后,上述乡镇各村几乎家家种藕。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批资本主义之风兴起,
扬州刺绣
2023-08-28
扬州刺绣:扬州刺绣:扬州刺绣与苏州刺绣的技艺虽属于同一门类,但由于受扬州历代文化的影响和扬州八怪画派的熏陶,追随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仿古山水绣和水墨写意绣逐步形成扬州刺绣的两大特色。扬州刺绣源于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早在西汉之
徐闻黄牛
2023-11-05
公牛头颈粗短,肩峰特别发达,群众称之高肩峰牛。徐闻黄牛在国内、国际称雷琼黄牛。徐闻黄牛是我国地方优良品种之一,其主要特点是:1、体型匀称,全身肌肉丰满,毛色以黄色为主,也有
八岭山朱橘
2023-10-23
八岭山朱橘:朱橘在荆州种植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就在楚都江陵一带大量种植,爱国诗人屈原的一首《橘颂》让朱橘名满天下。盛唐时期,著名诗人杜甫、白居易、杜牧、元稹、杨衡等都对朱橘大加赞扬。到了宋代,朱橘成为朝廷贡品。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加大了对朱橘这种具有地方特色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