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苏州民俗博物馆 相关景点共 3970
苏州文山寺
苏州文山寺
2023-11-21
苏州文山寺背枕桃花坞,面临中市,现占地面积2206.19平方米,建筑面积2889.69平方米,为南宋古寺
靖港古镇江南民俗文物馆
靖港古镇江南民俗文物馆
2023-05-14
江南民俗文物馆,由花轿馆、千尊古神殿、珍藏馆三个小馆组成。馆藏以明清民俗文物为主,可上溯至五代唐朝,总计上万件。民俗文物多为古代百姓喜庆、祭祀等大型活动中的常见物品,花轿、面具、佛像、各类珍稀文物,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先民生活场景
蒋巷江南农家民俗馆
蒋巷江南农家民俗
2023-10-21
江南农家民俗馆位于展现江南农家风情的支塘镇蒋巷村,主馆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总投资达1000多万元。江南农家民俗馆里面有过去江南水乡农家所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品和用具近3000种,巧妙地运用人物腊像、动物标本、民间建筑、农村习俗等,布置了水乡农村活动场景
西大庄科民俗村
西大庄科民俗
2023-03-21
西大庄科民俗村位于延庆县张山营镇,地处松山自然保护区腹地,背靠海坨峰,昼夜温差大,气候凉爽,风景以秀、幽、静、野为特色,林木葱茏茂密,四季流水不断,三季花香四溢,有北方天然植物园的美称。村里现有民俗户16家,朴素整洁、设施齐备,可同时接待300人食宿
历城区博物馆
历城区博物馆
2023-04-06
历城区博物馆位于历城区唐冶文博中心北区三楼,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设有馆藏文物、大辛庄商代历史文化、历城民俗三个展厅,展厅着重展现历城县历史沿革和考古遗存,突出表现历城的来历和作为不同时期济南国、郡、府首邑的经历,展示历城在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地位
东北亚艺术博物馆
东北亚艺术博物馆
2023-03-28
东北亚艺术博物馆合理发挥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的后续效应,全面展示吉林区域形象,彰显文化艺术魅力为陈列理念;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亚六国的文化艺术特点,认识东北亚六国不同区域民俗特色
吉林省农民收藏博物馆
吉林省农民收藏博物馆
2023-03-14
东北三省唯一一家农民收藏博物馆近日落户长春九台市其塔木镇刘家满族村,并正式命名为吉林省农民收藏博物馆。这家博物馆的全部藏品共2万余件,全部由我国著名农民收藏家、剪纸艺术家关云德个人提供,藏品以民俗用品为主,从古到今
东蒙民族民俗艺术馆
东蒙民族民俗艺术馆
2023-03-27
喀左东蒙民族民俗艺术馆是由北陶实业投资创办的全省第一家宣传展示、保护研发、继承发扬民族工艺美术的机构,在创办过程中,得到喀左县委宣传部、县民宗局、文广局、旅游局、档案局等部门的鼎力支持,期间,市民委、市文化局主要领导莅临艺术馆,给予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苏州珠宝国际交易中心
苏州珠宝国际交易中心
2023-03-12
苏州珠宝国际交易中心,国家AAA旅游景区,苏州珍珠宝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她是一家集经营珍珠、宝石、首饰的加工销售及房地产经营的多元化公司,由全球知名珠宝行业巨头香港怡安集团巨资5亿倾力打造的亚洲珠宝第一楼
厦门博饼民俗园
厦门博饼民俗
2023-11-15
博饼民俗园位于海沧大桥旅游区内,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它以中秋博饼活动为主要体验内容,是一座集游览、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旅游景区。在这里您可以亲历厦门独有的博饼活动,体验赢取状元头彩的好运道
爬街生态自然民俗村
爬街生态自然民俗
2023-09-28
爬街生态自然民俗村爬街生态自然民俗村位于孟连县至西盟县途中,距县城约10公里,整个村落依山而建,完整的保留了佤族传统的民居、建筑、服饰、生产生活习俗,村容寨貌民族特征鲜明,周围生态环境保扩较好,是西盟县佤族文化保留比较完整的村落之一
苏州万寿宫
苏州万寿宫
2023-11-21
万寿宫位于苏州民治路,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宫自1951年起辟为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一度改称人民文化宫,牌楼上刻有郭沫若先生当年题写的人民文化宫五字。1966年起,万寿宫长年失修。1986年修缮后辟为青年宫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旧址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旧址
2023-11-21
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旧址位于人民路三元沧浪亭东侧,1987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由画家颜文梁创办于1922年夏,初设于海虹坊,后借沧浪亭对面正谊院旧址。两年后,租沧浪西侧中州三贤祠
苏州小外滩
苏州小外滩
2023-11-21
苏州小外滩总占地面积约9.75万平方米,以塔影桥、S型彩虹桥、俄罗斯风情建筑、滨河步道等现有资源为基础;以郁金香、樱花、月季等花卉组成的缤纷花园为补充;并在其间点缀了荷兰风车、皇家马车、欧式火车、水上教堂、空中花园、婚礼现场等各类艺术化摄影场景;再加上元和塘两
苏州朴园(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
苏州朴园(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
2023-11-20
朴园位于平门校场桥路8号,园址原为荒地,1932年为上海蛋商汪氏购得,建造宅园,占地1万平方米,造价10万银元。日伪时期,园被日军军官占住。抗战胜利后,又为国民党军队驻扎。1953年,国家公路总局第三工程队购得此园,开办疗养院,增建三层楼房一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