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苏村苏氏大屋 相关信息共 7500
谢林大宅院
谢林大宅院
2023-07-24
谢林大宅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谢林大宅院为大型合院式民居建筑,位于文成县西坑镇双田。周族人周铭褀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三面环山,为防范山匪、佣兵的袭击,四周筑两米高的块石围墙,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泰州明代住宅
泰州明代住宅
2023-07-19
住宅位于泰州公园路104号。宫为明末至清代泰州望族。宅南向,今存东西两条轴线各4进,占地约1500平方米,是保存较完好的进士宅第。东部主体建筑有厅、堂屋.均为硬山屋面,青砖小瓦
日嘉寺
日嘉寺
2023-04-17
公元1179年,由辛家族的高僧滚钦·益西洛卓扩建该寺,现由辛.诺布旺杰担任该寺住持。日嘉寺为雍仲苯教鼻祖敦巴辛绕的亲传后裔辛家族的寺庙,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辛家族的府邸色古查姆
安丰卜页
安丰卜页
2023-08-28
安丰卜页:安丰卜页相传源自汉朝,至明朝中叶,安丰庞建成当地最大的加工坊,卜页制作技艺作为家传秘技,只在庞嫡系子女间传承。到了清朝,因婚嫁等因素,庞之女将此技艺带到婆家,安丰卜页制作工艺才逐渐流传开来。1898年,安丰武举人梁巨魁被点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水阁楼
水阁楼
2023-10-17
水0位于义乌市福田街道森屋162号,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正式堂名为一鉴堂,俗称水0。建于清嘉庆年间,当地人据《森屋龙港王宗谱》记载,该建筑为清嘉庆年间王祈顺或其子王世华所建。解放后又在正厅北侧建造了5间民宅
醴峰观
醴峰观
2023-09-18
醴峰观是四川省仅存的七处元代建筑之一,历经690余年风雨仍保存完好,西晋末年罗皇娘坟与《卖油翁》主人公陈尧咨之墓均在它附近。被人们称为元代建筑标本的醴峰观位于南部县丘垭乡金星大铜锣山(即皇后山)梁
后田爆动旧址——火星祠堂
后田爆动旧址——火星祠堂
2023-08-06
后田爆动旧址——火星祠堂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后田。原为陈宗祠,又名火星祠堂。建于清末。占地面积650平方米,穿斗式木构架。1928年3月4日,中共龙岩临时县委罗怀盛、郭滴人、邓子恢等在此领导后田农民举行武装暴动,揭开福建农民武装暴动序幕
温泉牌坊
温泉牌坊
2023-08-01
岳西县温泉镇牌坊,因境内有一座高大的贞节牌坊而得名,这古老的贞节牌坊有着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相传清朝康熙年间,这个风景优美的小山村着储志瑞一家,妻子聂在储志瑞病逝后,洁身自好,节衣省食、开荒种粮、纺线织布
大圣庵
大圣庵
2023-07-18
大圣庵,位于天宁区郑陆镇新沟桥村委麻皮桥北侧,现存砖木结构建筑一进五开间,坐北朝南,西面紧邻李宗祠。明孙慎行曾为大圣庵前的一棵古老的柏树赋诗。大圣庵南墙上有清乾隆年间《大圣庵碑记》,记载大圣庵自康熙、皆有修缮,至清乾隆再修
三多堂博物馆
三多堂博物馆
2023-07-08
三多堂位于太谷县西南5公里北洸乡北洸曹家大院,1995年10月建馆并对外开放。明清时期晋商巨富曹家族在极盛之时,建起富丽堂皇的宅院,以福、禄、寿、禧四大院为代表,现存三多堂为一幢寿字型宅院,三多意为福多、子多、寿多,始建于明末清初
金紫名宗
金紫名宗
2023-06-24
金紫名宗即黎宗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桃上街6号。始建于明末。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坐东北向西南,原为三间三进,现存三间两进。面阔12.5米,进深29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素胎瓦当、滴水剪边,山墙、后墙都用蚝壳砌成,红砂岩石脚
中央苏区运输食盐仓储旧址
中央苏区运输食盐仓储旧址
2023-06-19
中央苏区运输食盐仓储旧址中央苏区运输食盐仓储旧址位于龙川县细坳镇小参。该址始建于清朝中期,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原是该村李其昌公的老屋——龙井屋。该址先后于2010年和2013年按原貌进行修缮。2014年被龙川县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件保护单位
林家坞红军征兵处旧址
林家坞红军征兵处旧址
2023-05-28
林家坞红军征兵处旧址位于鹰潭市余江区画桥镇林家坞,旧址为民国早期所建的张宗祠,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3年10月,国民党以20万兵力对赣东北苏区进行围攻。面对国民党第五次围剿,闽浙赣省委领导根据地军民展开了积极的备战
中龙院古民居
中龙院古民居
2023-05-24
中龙院古民居位于新宁县一渡水镇石楼,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古民居由何儒达等兄弟修建,系三渡水节孝坊所旌表之人李赵钱之妻何的出生地,该建筑占地1710平方米,坐西南朝东北,为三进二天井、三重封火山墙围成的院落式布局
嘉庆古井
嘉庆古井
2023-05-16
时代:清类型:古建筑地址:南昌县三江镇汗塘简介:嘉庆古井位于三江镇汗塘村村前东北侧,从井圈题刻的嘉庆癸亥余重修文字可知道,该井是本村余姓群众于清嘉庆癸亥(公元1808)年间重新疏浚修葺,并证明此前在该处当有一口老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