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茶马古道-大石川黔驿道 相关特产共 3034 条
饭茶
2023-10-31
饭茶:用大米磨成粉后加水加芝麻、黄豆、香料、盐等揉成团后做成各种漂亮的形状,再放入油中炸成微黄就可以吃了。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螃蟹,有的像花瓣,所以名字也形象,口味各一,有甜有咸的两种口味。湘南一带做的比较多。
秀茶
2023-07-05
秀茶:一、基本属性及功能介绍秀山县茶叶产于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上的云雾山中,远离城区,空气清新,无公害,无污染,山峦叠翠,环境优美,冬春多雾,夏秋多云,土地肥沃,养分全面,富含人体必须的硒、锌等20多种微量无素,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
崇庆枇杷茶
2023-12-08
崇庆枇杷茶:崇州市现有茶园面积3328亩,产量131吨,茶树品种主要为四川中小叶种和崇庆枇杷茶,崇庆枇杷茶是我国珍贵而又稀少的茶树品种资源,唯崇州独有,因时似枇杷叶而得名。1965年被评为全国21个优良茶树品种之一,1985年被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议定为四川省
君山银针茶
2023-11-02
君山银针茶:君山银针,我国著名黄茶之一。君山茶,始干唐代,清代纳入贡茶。君山,为湖南岳阳县洞庭湖中岛屿。岛上土壤肥沃,多为砂质土壤,年平均温度16~17度,年降雨量为134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较大。春夏季湖水蒸发,云雾弥漫,岛上树木丛生,自然环境适宜茶树生长,
武当道茶
2023-10-22
武当道茶:武当道茶,产自于世界着名道教圣地、中国茶叶主要发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鄂西北秦巴武当山区。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500m1000m的崇山峻岭之中,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条件优越,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优势茶叶产区,湖北省着名高香型绿茶基地和有机茶产区
瀑泉茶
2023-10-19
瀑泉茶:瀑泉茶是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黄金洞乡的特产。瀑泉茶品质特征:外形紧秀匀整,色泽嫩绿油润,嫩香浓郁持久,滋味鲜爽醇厚,汤色明亮,叶底嫩绿。咸丰生态环境好,农药残留低,生产的茶叶无泥腥味,有天然兰草香,市场前景广阔。
瑞金擂茶
2023-09-22
瑞金擂茶:是客家人独特风味的食品,在瑞金同样世代相袭,广泛流传。擂茶是将适量的大米加进芝麻、花生、绿豆、黄豆、茶叶、桔皮等擂制后,熬煮而成。擂茶风味独特,清香、微苦,呈灰绿色,稀糊浑浊,喝时加些香油,十分可口。
衢州玉露茶
2023-08-31
衢州玉露茶:产品名称:衢州玉露茶产品产地:浙江衢州产品特性:绿翠鲜活,香气高,汤色嫩绿明亮,芽叶成朵,滋味醇。产品成分:氨基酸、茶多酚、儿茶素、铁、锌、硒等营养成分。产品功效:解渴提神,含有抗癌作用的物质。产品简介:衢州玉露茶产于浙西深山、常年云雾、山青水秀的
南川大树茶
2023-07-05
南川大树茶:大树茶故里——南川南川茶(学名:Camelliananchuanica)是山茶科山茶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3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阔叶林里,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南川区独特的生态气候和环境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
唐汪川杏
2024-01-02
唐汪川杏:唐汪川杏:又名大接杏、大桃杏,主产于唐汪川,以个大色鲜,皮薄肉厚,汁多味美,纤维少为特色,营养丰富,宜生食。其仁味甜,也可食用。桃杏栽培源于明代,距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唐汪乡:以大接杏、软儿梨著名。唐汪乡照壁山村、塔石沟村:特产红枣、大接杏。
鹤峰茶
2023-10-20
鹤峰茶:在2004年底公布的第三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名单中,鹤峰县荣膺中国茶叶之乡称号。鹤峰县有茶园10.8万亩,去年茶叶总产量近6500吨,总产值1.45亿元,出口创汇380万美元,直接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5000万元,茶叶已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下川虾糕
2023-11-08
下川虾糕:下川岛,屹立南海、宛若明珠。海湾优良、风光绮丽、土地肥沃、果木繁茂;渔场宽广、资源丰饶。全岛总面积为98.6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2.98公里,自然港湾15处,岛周围港湾盛产苗虾,年产量达3500多吨,是全省最大的苗虾生产基地苗虾(又名银虾),可直
广南姑娘茶
2023-12-19
广南姑娘茶:姑娘茶,提起这甜滋滋、亲昵昵的名字,总抹不掉生平第一次接触品尝的深刻印象。七十年代初的一天,幸运到了出名的茶乡——广南底圩,刚进一农户家还未坐定,一位戴花头巾、身着粉雅布大摆衣裤、脚穿白毛边底布鞋、水灵灵面带羞涩的勒少(壮族姑娘)就在主人招呼下敬上
通道蜜饯茶
2023-10-28
通道蜜饯茶:蜜饯茶在通道有艺术茶之称,通道侗乡的汉族妇女有制作蜜饯的传统习俗。蜜饯的原料有两种,即柚子和冬瓜。心灵手巧的妇女会用特制的蜜饯刀把原料雕刻成花,鸟,虫鱼等各种图案,然后需要与铜。明矾一道煮熟加糖、晒干,不可在客人们来访时,放上三四片到杯子里,加糖冲
桃林茶
2023-10-08
桃林茶:桃林茶1968年诸城引进安徽茶树,在桃林乡试种,经过驯化和选育,使茶树在诸城安家、繁衍下来,并保持特有的品质和风味。以后,又扩种到皇华、郝戈庄、桃园、石门等乡镇,曾一度发展很快,达1000多亩,以后受干旱和寒冷的影响,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因当初试种这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