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莫家塔红军洞 相关信息共 7500
岳家洞
岳家
2023-09-19
岳家:位于小巫峡景区内,现未开发,该在悬壁200多高处,仅有一条人工开凿的不足0.6米的小道。传说,八大王剿四川,小股残兵流窜于土潭河,在该地烧杀抢掠,当地群众四散奔逃,其中,在该地居住的岳黄、岳唐逃到此洞内,凭借天险的优势,抵御残兵的追杀
李八佰洞天(私钱洞)
李八佰洞天(私钱
2023-08-11
李八佰洞天(私钱)位于高安市华林李口李家岭山腰遗址海拔580米,年代为商周。19341937年高奉边区红军游击队曾在该宿营。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洞穴周边20米为保护范围5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
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
通江红军石刻标语群
2023-09-20
1.写字岩红军石刻标语(通江县)保护范围:分布标语的山崖顶向后外延40米、前临河,以政字向右、活字向左各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2.王家湾红军石刻标语(通江县)保护范围:标语岩石四周边沿各外延2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
际下塘红军墓
际下塘红军
2023-08-03
际下塘红军墓位于明溪县枫溪乡枫溪村际下塘路口左2米。1934年5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共临时中央左倾错误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此时,地方民团也乘势蠢蠢欲动,频繁对当地的革命队伍发动袭击
望城惜字塔
望城惜字
2023-05-14
湖南茶亭镇九峰山村惜字位于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九峰山村洞庭组,为一座清代石塔。其因塔上生树,树共生而闻名遐迩,备受当地人推崇,奉为神、神树,为当地一宝。据考证:该建于道光十八年(1838)
上沙窝红军旧址
上沙窝红军旧址
2023-10-04
上沙窝红军旧址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佛坪县长角坝镇上沙窝村,是红二十五军的一处革命战斗遗址,2018年被列为陕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上沙窝红军旧址地理位置:陕西省佛坪县长角坝镇所处时代:近代保护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天洞景区
九天景区
2023-03-08
沂源九天景区包含九天和灵芝两个天然石灰岩、溶洞,在沂源县城西北18公里处。九天位于山东省第四高峰鲁山的对面灵芝则座落在鲁山脚下、朱阿南小佛山西麓。九天位于秀丽的鲁山南麓,1991年正式向游人开放,后经多次继承性扩大开发,但设施相对比较落后
红军标语万应庙旧址
红军标语万应庙旧址
2023-04-04
红军标语旧址万应庙位于大田县屏山乡内洋村文化大院旁边。8月22日,朱德率领红4军第2、第3纵队进入屏山,红军驻扎在万应庙及周围,红军在庙的墙壁上刷写了男女平等、买卖公平、打倒土豪劣绅、人人有田种等6幅标语,红军出击闽中,在闽中留下了革命火种
慈云塔
慈云
2023-11-03
慈云建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镇中心偏东,古镇一瑰宝,其历史追溯久远:赤乌三年(238251年),在震泽镇东建五级浮屠——慈云。该为六面五级,砖木结构,高38.44米,由壁、回廊、心组成。自第二层起每施平座腰檐,并辟有三面壶门,开口方位上下相错
花瓦塔
花瓦
2023-06-13
花瓦时代为宋。位于湖南省澧县宜万乡花瓦岗,此为省内现存最早的古塔建筑之一。塔体单瘦,结构稳重坚实,并用黄沙泥作粘合剂,与岳阳慈氏极相似,应为宋代建筑,现寺毁存。为楼阁式建筑,除基外,主要用青砖砌筑,平面呈八面形,七级实心
文明下塔
文明下
2023-06-10
文明下:位于县城西鸭塘铺乡桐坝村,米水河中央,距县城7公里。该建造年代无记载。经考证比上、中两稍晚,距今约200余年。该通体由红石砌成,八方七层。高22.35米,占地约64m2,基呈桥墩型,前尖后宽,以抗水流冲击。塔身虽处于河中,仍巍然屹立。
葫芦洞游览区
葫芦游览区
2023-08-03
葫芦景区地处太姥山步游道枢纽,连接迎仙台、九鲤峰、一片瓦。此处岩洞众多,最有特色的要数素有中乐园之称的葫芦,紧接着是四通八达的将军,出洞时回头可赏妙趣横生的亲嘴岩
南郑珍珠洞
南郑珍珠
2023-10-05
珍珠,位于南郑县两河镇竹坝村境内,这里灵山绵延,秀水环绕,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珍珠洞内幽曲幔径,中连中仙景,景景传神。游人进入中,忽上忽下,地河与天上疑似云彩咫尺对接,弯弯曲曲,浑然一体
大万伍佛洞(擂鼓台中洞)
大万伍佛(擂鼓台中)
2023-11-09
大万伍佛又叫擂鼓台中,开凿于唐武则天时期,因窟楣刻有大万伍佛字样而得名。平面呈马蹄形,洞顶作穹窿状,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雕有坐佛、伎乐天、金翅鸟和琵琶等乐器
永春红军烈士纪念碑
永春红军烈士纪念碑
2023-04-03
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永春县横口乡福中村横口中学后山上。1929年8月22日,朱德率红四军到永春县福鼎(现横口乡福中、环峰、福联村)开展革命活动。由于之前在大田石牌格遭到军阀卢兴邦所部阻击,部分战士负伤,加上时值酷暑,疟疾、痢疾流行,官兵患病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