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莲花嘴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第五分医院旧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条
四新崖墓群
2023-09-14
四新崖墓群位于仁寿县黑龙滩镇,年代为古墓葬,类别为汉。2016年2月19日,四新崖墓群被公布为仁寿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新崖墓群,四新崖墓群简介,四新崖墓群眉山市仁寿县四新崖墓群
贾角嘴唐万国烈士及其家族墓
2023-09-07
贾角嘴唐万国烈士及其家族墓位于邻水县太和乡秧田沟村2组,年代为1949年。2019年3月21日,贾角嘴唐万国烈士及其家族墓被公布为广安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贾角嘴烈士园位于邻水县太和乡秧田沟村2组的贾角嘴
红七军和湘东南独立师会师旧址——万家大屋
2023-06-10
红七军和湘东南独立师会师旧址万家大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旧址系晚清江南民居建筑,坐北朝南,面积为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封火山墙。1931年3月,张云逸率红七军进入酃县苏区,于3月14日,在这里与王震率领的湘东南独立师第三团胜利会师
开封红洋楼(国共黄河归故谈判旧址)
2023-08-27
红洋楼,位于开封市禹王台区北临陇海铁路线的民生街北侧的驻军院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作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称为:国共黄河归故谈判旧址。现被驻汴某部队使用红洋楼建于1917年,由当时北京邮政总局拨款,作为时任邮务长的办公及居住寓所
红六军团第十八师长征旧址(黄木潭老街及誓师地)
2023-04-09
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六军团第十八师长征旧址(黄木潭老街及誓师地)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陈家河镇。年代为1935年。2019年,红二、六军团长征出发地旧址——红六军团第十八师长征旧址(黄木潭老街及誓师地)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六军团第十
四官营子小塔
2023-03-26
四官营子小塔位于辽宁省凌源市四官营子镇魏杖子村小塔子沟大黑山下山洼内,始建于辽代。2007年5月,四官营子小塔被辽宁省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文名:四官营子小塔别名:四官营子白塔地理位置:辽宁省凌源市四官营子镇魏杖子村修建年代:辽代类别:高僧墓塔规
大源乡革命委员会暨红13师指挥部旧址
2023-04-04
大源乡革命委员会暨红13师指挥部旧址戴氏官厅位于泰宁县大源行政村下大源自然村。戴氏官厅是戴氏村民建造的在古驿道上专门接待过往宾客的一所民居。1931年6月红军第一次解放泰宁时,大源村就成立了红色政权——乡革命委员会,机构设在戴氏官厅,主席严广兹
水西红三军指挥部旧址
2023-04-04
水西红三军指挥部旧址位于高新区水西镇沙陂村。1930年10月—11月初,红一方面军向袁水流域转移,并在罗坊召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与江西省行委联席会议。期间,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指挥部驻扎于此
盛世莲花农业休闲观光园
2023-02-24
衢州盛世莲花休闲农业观光园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东北部的莲花镇,东与十里丰农场、龙游县相邻,南接高家镇,西连云溪乡,北与杜泽、峡川两镇交界,交通十分便利,距衢州市区25公里,距G60沪昆(杭金衢高速)衢州东、杭新景高速龙游北出口均约15公里
四龙庙
2023-11-09
四龙庙位于盐镇东村,坐北面南。此庙面阔三间,硬山顶五架梁。出檐有卷云斗拱,屋脊有雕花和走兽,屋内有东西两根主梁,东为荆木,西为枣木,原有堆塑龙形彩画,现已不存。四龙庙创建于明朝中期,后经清雍正、乾隆、光绪时期重修
四洮铁路发电厂
2023-07-14
四洮铁路发电厂位于四平市铁西区,类别为古建筑。四洮铁路发电厂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金氏宗祠
2023-06-15
红二六军团司令部旧址—金氏宗祠地址:沅陵县七甲坪镇年代:清金姓是七甲坪的大姓,其祖先原本是汉室宗亲,王莽篡位后大肆诛杀刘氏,刘钦就带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刘演、刘仲和刘秀,隐姓埋名,把刘字上面的卯刀去掉,更姓为金。新莽五年,刘演、刘秀两兄弟分别以金演、金秀之名起义
那住村四水屋
2023-10-16
那住村中保留着一栋木建筑,当地人称之为四水屋,其平面布局和北京的四合院建筑类似,故名。四水屋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黑龙窟地区最有特色的建筑。四水屋局部为两层建筑,居住着三户人家。三户都由同一门厅进入,以天井为中心,分堂屋和厢房分居
红二军团总部北邑碉楼岗哨旧址
2023-05-05
红二军团总部北邑碉楼岗哨旧址位于昆明市富民县永定镇北邑村委会北邑村。1936年4月10日,红二军团从嵩明的阿子营一带向昆明挺进,旁晚突然向西进入富民地域,殿后的六师十八团成为前锋,军团总参谋长李达随十八团行动,路上李达交代任务:六甲战斗打得很艰苦
四大股庙
2023-07-10
四大股庙位于五原城南5公里处,又名诸神庙。所谓四大股是指着最初合股开渠的四家而言,王同春是其中之一。原来的庙址很小,后经王氏重修,才有了现在的规模。庙正殿前廊东壁下有光绪二十八年立重修诸神庙并开渠筑堤碑一建于清穆宗同治十一年(18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