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蒙岩石刻 相关景点共 4561
狮岩摩岩石刻
石刻
2023-08-11
狮嵓石刻位于县城北2.5公里鹅峰乡多江村俗名兰田的狮子石上。狮子石宽约200、高约150米。狮子山由九峰并列相连,九座山峰峭壁巉岩,石色如铁,恰似神工鬼斧把九峰镂刻成九头怒发圆眼的雄狮,盘踞在蜀江东岸
龙龛岩摩崖石刻
龙龛摩崖石刻
2023-06-28
龙龛(kān)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罗定市苹塘镇谈礼村榃阳龙龛岩洞室内的石壁上。是广东现存年代早的摩崖石刻,也是岭南最早的有绝对年代的石刻。作者陈集原,唐朝岭南泷州人,官为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将军、上柱国、颖川郡开国公,世为岭表酋长,又以孝友著名
大云洞摩岩石刻
大云洞摩石刻
2023-06-18
大云洞,位于连州市连州镇城西3公里,其摩石刻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中有溜点滴,四时不涸,状如滴翠,故称秀滴翠,为古湟川八景之一。岩洞中镌有宋代周敦颐、张浚(南宋宰相)等许多历代名流的石刻。其中有镌有:何人凿破池中天,鬼斧神工不记年
需岩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2023-04-05
位于于都县城西南二十公里的小溪乡桃枝村香台山。为北宋书法家、理学家王鸿隐居处。在香台山方圆约2平方公里一带的需、木樨、钓、涵虚洞等处的崖壁上,分布有4余处共18品摩崖题刻,题刻大多为王鸿亲自篆刻
古琉璃关摩岩石刻
古琉璃关摩石刻
2023-09-19
琉璃寺很小,现把古琉璃关摩石刻记载如下。一、唐碑:《养生潭》唐禧宗入蜀刻于潭上石壁二、宋碑:《绍兴三年二月十五日金贼犯兴元府》弓级任荣记古琉璃关(琉璃寺)摩石刻三、宋碑:《古道边江夏
圣水岩石刻造像
圣水石刻造像
2023-08-15
圣水位于乳山市冯家镇孔家村西北1000米的尼姑顶东坡。这里山水幽深,林木茂美,岩壁下有一天然石洞,洞内流水常年不断,水质清纯,因名圣水。据现存于该处的玉虚观碑记载,金大定年间(1161~1189),全真道七真人之一的王玉阳在这里搭建茅屋道行
石门漏月摩岩石刻
石门漏月摩石刻
2023-05-28
石门漏月摩石刻位于福安市城阳镇石门院村,年代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类别为石刻类。位于城阳镇石门院村西向400米处。刻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由两块硕大自然岩石相倚成门,故称石门,涧水从其门中流淌而过,分布面积约130平方米
柯岩造像及摩崖石刻
造像及摩崖石刻
2023-07-21
造像及摩崖石刻位于绍兴城西柯桥镇柯山南麓。隋唐时期石刻。《柯山小志》卷上载:石佛高五丈六尺,相传隋开皇间有石工发愿为此,未成而逝,以禅之子,子复禅孙,三世讫功。嘉庆《山阴县志》卷二十四:柯山寺在县西三十里,晋永和年间敕建
蒙古庙
古庙
2023-10-10
古庙古庙,俗称达孜庙,位于沙湾县南部高山区,与旅游胜地水沟隔山相望,北距县城87公里,海拔1918米。古庙按蒙古族自己的称呼叫佛爷堂。史料记载,明代这里属于蒙古卫拉特部落的领地
竹山洞摩岩石刻
竹山洞摩石刻
2023-08-11
竹山洞石刻,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马步乡洞口村委会竹山洞口,竹山洞为喀斯特溶洞,全长近四千米。石刻位于北洞口内,由三幅题刻组成:竹山古洞,横书阳刻,字体楷书,长约2.5米,高约1米,题刻于民国二十九年
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岩摩崖石刻
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摩崖石刻
2024-01-15
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摩崖石刻位于松溪县茶平乡吴山头村,时代为宋代。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摩崖石刻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摩崖石刻,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摩崖石刻简介,湛卢山中庵巉岩古道、香摩崖石刻南平市松溪县湛卢山中庵巉岩古
胡公岩摩崖石刻
胡公摩崖石刻
2023-10-18
胡公位于余姚胜归山南坡。明嘉靖二十七年,胡宗宪任余姚知县,有效地禁住了胜归山开凿山石之风。十年后,胡宗宪调任浙江总督,为抗倭多次来到余姚,屯兵胜归山下,后人为纪念胡宗宪,特于嘉靖四十年在胜归山南坡雕凿胡宗宪官服像,故称之为胡公
蒙泉
2023-10-24
泉位于县城西南芙蓉峰下,泉水甘冽,烹茶无垢,煮酒醇香,可与长沙的白沙井媲美。井旁有宋绍熙壬子年(1192年)鄱阳张垓书刻泉石碑一块,碑高2.3米,宽1.02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知州陈国仲雇石匠用条石将泉砌成八角形井,并在井旁建一石亭
进士坟-戴蒙墓
进士坟-戴
2023-07-24
进士坟戴墓位于坦镇溪口社区溪一村,年代为南宋,类别为古墓葬。1984年,进士坟戴墓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士坟戴墓,进士坟戴墓简介,进士坟戴墓温州市永嘉县进士坟戴
象山四泉石刻
象山四泉石刻
2023-10-13
象山四泉石刻位于荆门市东宝区城西区象山东麓。共4处,分别为、惠、龙、顺四泉题铭。石刻,共5方,最大石刻高2.30米,宽1.35米,厚0.24米;最小石刻高0.93米,宽0.72米,厚0.19米。2方楷书,3方行书。记泉形成时间,颂扬泉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