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虎豹口红军强渡黄河旧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黄河博物馆
黄河博物馆
2023-11-09
黄河博物馆位于郑州紫荆山路4号。成立于1955年,隶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业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黄河为主题陈列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黄河博物馆占地7000平方米,现有建筑约29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200平方米
白沙红军独立二、四团和红三军驻军旧址群
白沙红军独立二、四团和红三军驻军旧址
2023-08-13
白沙红军独立二、四团和红三军驻军旧址群(含含毛泽东同志东旧居(白沙镇老街17号)、桥上村天性公祠、桥上村天海公祠、桥上村兴堂公祠、桥上村陈圣贤民居、桥南村红军独立团六连二排驻地旧址、赤岸村陈义荣民居、赤岸村陈义生民居、赤岸村陈圣习民居、赤岸村陈氏世本堂)
红19师强渡沙溪河战斗遗址
红19师强渡沙溪河战斗遗址
2023-04-05
红19师强渡沙溪河战斗遗址位于梅列区列西街道列西村的梅列门右侧。1934年5月27日,红7军团19师在师长周建屏、政委吕振球指挥下,参加建宁保卫战,建宁失守后,5月25日,红19师从建宁的石山经塔下山、黄舟堡转战宁化、归化(明溪),奔袭百余里
井冈山红军被服厂旧址
井冈山红军被服厂旧址
2023-08-13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了井冈山区,并决定在此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创造罗霄山脉中段红色政权。这时已近寒冬,然而,军中的物资却非常紧缺,每人每天只有五分钱的伙食费也时常难以为继
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暨红军标语房
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标语房
2023-04-04
三民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标语房位于大田县建设镇建设村45号。1934年5月,三民乡在红9军团帮助下,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林英火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当时的乡苏维埃政府就设于此
黄河水车
黄河水车
2023-04-21
黄河水车位于黄河河湾,距沙坡头7公里。这里耸立着6架木制巨型水车,经河水冲击,日夜缓缓旋转,并发出哗哗的巨大声音。水车是黄河沿岸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而今多被淘汰,现有的6个巨型水车是专供游人欣赏娱乐之用
黄河楼
黄河
2023-04-20
黄河楼位于黄河西岸、青铜峡滨河大道东侧,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打造沿黄城市带标志性建筑物。黄河楼总建筑面积23600平方米,高108米,由主楼、角楼、牌楼、十二生肖图腾柱、镇河铁牛等附属建筑和雕塑组成
黄河旅游区
黄河旅游区
2023-11-23
黄河旅游区,包括偏关、河曲和保德三个行政县。黄河经过内蒙托克托县的河日镇后,进人约180公里长的晋陕峡谷之中,咆哮奔腾,水面时宽时窄,河谷深切,山势险要,河水湍急,气势磅礴。特别是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之中有两个小岛,名娘娘滩、太子滩
红军堤
红军
2023-09-10
红军堤位于潜江市周矶街道办事处工家村。1931年6月,田关河溃口,贺龙率红九师两个团,组织4县2万多民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修筑起长19公里的大堤,堵住了洪水。群众取名为红军堤。1949年后,潜江县人民政府为红军堤立碑,上刻贺龙题词
红军挺进师与浙南红军游击队会师地旧址
红军挺进师与浙南红军游击队会师地旧址
2023-11-13
中共浙南委员会委员黄先河等从包垟赶至公阳村找到粟裕,并随军在泰顺、福鼎边界山区找到了刘英,向其汇报了浙南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情况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红军总部旧址暨朱德、周恩来旧居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红军总部旧址暨朱德、周恩来旧居
2023-04-04
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红军总部旧址暨朱德、周恩来旧居陈家大院位于泰宁县杉城镇红卫行政村岭上街12号。从1933年8月至1934年2月,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导每次来到泰宁都居住在陈家大院红军总部,总部第一厅左侧是红军总部机要科,当年红军就靠这里的一台电台指挥战斗
红军树
红军
2023-06-07
红军树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时期留下的遗迹,位于石首市桃花山西北角,由贺龙元帅命名。中文名:红军树遗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命名者:贺龙元帅地理位置:石首市桃花山
红军堂
红军
2023-05-01
红军堂原名三官堂,位于县城以北约23公里古镇界首境内的湘江畔,当年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渡河和湘江战役的指挥所,、、彭德怀等红军高级领导人曾在此指挥渡江和战斗。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
2023-08-13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经过在湘、粤、赣三省边界的艰苦转战,于192日年4月下旬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随即组建成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声强大的革命武装一一中国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红军无名烈士冢
红军无名烈士冢
2023-08-03
红军无名烈士冢位于三元区中村乡杜水村老村部后。1934年5月28日,红7军团在进行强渡沙溪战斗后,向沙县、明溪转移时经杜水村,有3名在战斗中负重伤的伤员,因伤势过重,抬至杜水村时壮烈牺牲。在杜水村邓仰云、张高地等多位村民的帮助下,就地葬于杜水村后山